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需求与预测及答案解析.doc
《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需求与预测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需求与预测及答案解析.doc(4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旅游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旅游需求与预测及答案解析(总分:9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47,分数:47.00)1.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的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称为U /U旅游需求。 A.潜在 B.有效 C.延缓 D.受抑制(分数:1.00)A.B.C.D.2.下列实现旅游需求的条件中,属于客观条件的是U /U。 A.具有个人支付能力 B.满足开阔眼界的需要 C.满足放松身心的需要 D.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数:1.00)A.B.C.D.3.旅游支付能力取决于人们全部收入中扣除U /U之后的余额。 A.
2、社会保险费 B.子女教育费 C.必须交纳的税金及生活和社会消费支出 D.个人生活费(分数:1.00)A.B.C.D.4.旅游产品价格变化对旅游需求量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和U /U。 A.动态效应 B.替代效应 C.关联效应 D.互补效应(分数:1.00)A.B.C.D.5.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外出旅游的人次与其人口的比率为该国或该地区的U /U。 A.净出游率 B.总出游率 C.旅游重游率 D.旅游发生率(分数:1.00)A.B.C.D.6.正确认识旅游需求的U /U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对竞争者的价格行为及其影响做出动态预测,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3、达到竞争取胜的目的。 A.价格弹性系数 B.交叉弹性系数 C.收入弹性系数 D.时间弹性系数(分数:1.00)A.B.C.D.7.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有效或现实的旅游需求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按照U /U的旅游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A.弹性 B.变动 C.竞争 D.一定(分数:1.00)A.B.C.D.8.为避免给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带来过大的压力,旅游目的地应主要通过提高U /U的途径来增加其旅游经济效益。 A.游客人均消费额 B.游客接待量 C.旅游产品数量 D.旅游产品质量(分数:1.00)A.B.C.D.9.U /U是衡量一个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需求潜力
4、的重要指标。 A.支付能力 B.旅游动机 C.闲暇时间 D.心理刺激(分数:1.00)A.B.C.D.10.旅游需求的实现与其他商品需求的实现不同的是U /U。 A.产品不具有使用价值 B.具有旅游意愿 C.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D.具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分数:1.00)A.B.C.D.11.旅游需求可以分为U /U。 A.长期旅游需求和短期旅游需求 B.直接旅游需求和间接旅游需求 C.现实旅游需求和受抑制的旅游需求 D.主观旅游需求和客观旅游需求(分数:1.00)A.B.C.D.12.旅游市场形成的基础是U /U。 A.旅游者 B.旅游需求 C.旅游供给 D.旅游资源(分数:1.00)A.B.C.
5、D.13.一般以U /U的高低作为衡量旅游支付能力高低的指标。 A.总收入 B.可自由支配收入 C.当年收入 D.活期存款(分数:1.00)A.B.C.D.14.旅游需求的地域指向性的特征决定了旅游企业的U /U。 A.规模小型化 B.布局分散化 C.组织集团化 D.配套有序化(分数:1.00)A.B.C.D.15.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是指旅游需求具有U /U。 A.季节性 B.敏感性 C.地域性 D.多样性(分数:1.00)A.B.C.D.16.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后,该国的旅游人次和收入都急剧下降,这种现象反映了旅游需求的U /U。 A.多样性 B.敏感性 C.指向性 D.季节性(分数:1.
6、00)A.B.C.D.17.旅游需求的U /U构成了旅游市场的复杂性。 A.指向性 B.敏感性 C.多样性 D.主体性(分数:1.00)A.B.C.D.18.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其需求具有多面性或系列性,即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的需要,这体现了旅游需求的U /U。 A.指向性 B.敏感性 C.多样性 D.整体性(分数:1.00)A.B.C.D.19.旅游需求的U /U要求加强对旅游需求变动趋势的预测和分析,以提高旅游经济的应对能力。 A.指向性 B.敏感性 C.多样性 D.整体性(分数:1.00)A.B.C.D.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间是一种U /U关
7、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 D.非线性(分数:1.00)A.B.C.D.2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余暇时间之间是一种U /U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 D.非线性(分数:1.00)A.B.C.D.22.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之间是一种U /U关系。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 D.非线性(分数:1.00)A.B.C.D.23.闲暇时间对旅游需求量的影响以U /U达到一定水平为前提。 A.可自由支配收入 B.闲暇时间 C.旅游价格 D.旅游动机(分数:1.00)A.B.C.D.24.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指U /U。 A
8、.旅游需求量变化百分数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百分数之比 B.旅游需求量变化与旅游产品价格变化之比 C.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产品价格之比 D.表示产品价格增减一个单位,需求量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分数:1.00)A.B.C.D.25.时,表明旅游要求价格弹性较小,旅游需求曲线表现得比较陡峭。 A.|Ep|1 B.|Ep|1 C.|Ep|=1 D.|Ep|1(分数:1.00)A.B.C.D.26.若 Ei表示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在U /U情况下,旅游需求曲线表现为一条正双曲线。 A.Ei1 B.Ei1 C.Ei1 D.Ei=1(分数:1.00)A.B.C.D.27.旅游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活
9、动,属非基本生活资料,因此U /U。 A.|Ep|1 B.|Ep|1 C.|Ep|1 D.|Ep|=1(分数:1.00)A.B.C.D.28.若 Ep表示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在U /U情况下,通过提高旅游价格会导致总收入的增加。 A.Ep1 B.Ep1 C.Ep=1 D.Ep1(分数:1.00)A.B.C.D.29.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p|1 时,一般来说将价格下降 5%,将引致U /U。 A.旅游需求量增加大于 5% B.旅游需求量下降大于 5% C.旅游需求量增加小于 5% D.旅游需求量下降小于 5%(分数:1.00)A.B.C.D.30.旅游销售收入与旅游价格和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10、绝对值 Ep有直接关系,当 Ep=1.8 时,若提价 9%,则旅游需求量的变化为U /U。 A.增加 16.2% B.减少 16.2% C.减少 20% D.增加 5%(分数:1.00)A.B.C.D.31.某旅游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为增加经济效益,经营者将价格提高 2%,实施后发现在其他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下降了 4.1%,这种现象表明该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U /U。 A.Ep1 B.Ep=1 C.Ep1 D.Ep0(分数:1.00)A.B.C.D.32.某饭店将其房价下调 5%,导致第二个月接待量上升 8%。下列各项符合这种情况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p)是U /U。 A.Ep
11、1 B.Ep=1 C.Ep1 D.Ep1(分数:1.00)A.B.C.D.33.一般而言,价格变化幅度越大,旅游需求变化的幅度U /U。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分数:1.00)A.B.C.D.34.一般来说,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U /U。 A.等于 1 B.总为正数 C.总为负数 D.不确定(分数:1.00)A.B.C.D.35.某旅游企业在 2009 年 5 月将其某项旅游产品的价格下调 20%以后,引起另外一家旅游企业同类产品的需求量减少了 15%,说明这种现象的指标是旅游需求的U /U。 A.价格弹性 B.时间弹性 C.收入弹性 D.交叉弹性(分数:1.00)A.B
12、.C.D.36.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说明两种产品间U /U。 A.替代程度强 B.互补性强 C.是一种替代关系 D.是一种互补关系(分数:1.00)A.B.C.D.37.如果旅游需求交叉弹性系数U /U,则表示两种产品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 A.大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 1 D.小于 1(分数:1.00)A.B.C.D.38.客源地推力与旅游需求量之间U /U。 A.成正方向变化 B.没有关系 C.成反方向变化 D.成线性关系(分数:1.00)A.B.C.D.39.目的地拉力与旅游需求量之间U /U。 A.成反方向变化 B.没有关系 C.成正方向变化 D.成线性关系(分数:1.00)
13、A.B.C.D.40.在客源地与目的地互动因素中,U /U是衡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A.经济距离 B.文化距离 C.汇率 D.政治因素(分数:1.00)A.B.C.D.41.文化距离是指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U /U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差异程度。 A.生活习惯 B.社会文化 C.语言 D.传统风俗(分数:1.00)A.B.C.D.42.下列各项中,U /U是影响旅游需求规模的一个基本因素。 A.总人口 B.年龄 C.职业构成 D.城市化程度(分数:1.00)A.B.C.D.43.一定时期内到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地区)游客数与平均到访次数的乘积被称为U /U。 A.旅游人次 B.旅游人数
14、 C.旅游消费总额 D.旅游开支率(分数:1.00)A.B.C.D.44.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先确定影响预测对象(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自变量),然后根据这些自变量的观测值建立回归方程或模型,再由自变量的变化来推算因变量的变化的需求预测方法是U /U A.时间序列分析法 B.趋势分析法 C.因果关系分析法 D.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数:1.00)A.B.C.D.45.某地区为了预测当地旅游需求,对消费者旅游意向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1-1-1 所示,假设该地区总人口为 60 万,则该地区未来一定时期的旅游总需求量为U /U万。 B表 1-1-1 旅游意向汇总表/B旅游意向 肯定出游 可能出游 不一定
15、出游 可能不出游 肯定不出游人数/X i 60 50 110 120 40概率/P i 100% 75% 50% 30% 0 A.36 B.33.2 C.30 D.25(分数:1.00)A.B.C.D.46.下列关于德尔菲(Delphi)法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B.是专家意见法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C.通常需选择的专家人数为 2030 人 D.该法以匿名的方式书面轮番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分数:1.00)A.B.C.D.47.假定 2003 年以来,某寺庙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和客源地人均收入如表 1-1-2 所示。若 2009 年客源地人均月收入为 1750
16、元,请用一元回归预测法预测 2009 年到该寺旅游参观的人次为U /U。 B表 1-1-2/B200320042005 2006 2007 2008客源地人均月收入/元 100011001200 1350 1400 1500旅游接待人次 4000800010000150002000033000A33959 B39124 C40120 D42001(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48.现实旅游需求是指U /U等条件都已具备时的状态。 A.旅游动机 B.旅游环境 C.可自由支配收 D.旅游政策 E.闲暇时间(分数:2.00)A.B.C.D.E
17、.49.支付能力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U /U。 A.旅游方式 B.旅游等级 C.旅游消费结构和水平 D.旅游的地域范围 E.旅游产品(分数:2.00)A.B.C.D.E.50.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U /U。 A.病假 B.法定假期 C.带薪假期 D.周末的闲暇时间 E.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分数:2.00)A.B.C.D.E.51.闲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U /U。 A.外出旅游的地域范围 B.旅游等级 C.旅游方式 D.消费时间的集中程度 E.旅游需求实现程度(分数:2.00)A.B.C.D.E.52.影响可自由支配收入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U /U。 A.居民所在
18、国(地区)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 B.职业 C.家庭结构 D.一次性中奖所得 E.消费习惯(分数:2.00)A.B.C.D.E.53.影响个人出游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U /U。 A.心理特征 B.文化素养 C.社会历史条件 D.闲暇时间 E.朋友、同事等(分数:2.00)A.B.C.D.E.54.旅游需求的特征主要有U /U。 A.指向性 B.敏感性 C.多样性 D.导向性 E.整体性(分数:2.00)A.B.C.D.E.55.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主要是指旅游需求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形成旅游的U /U。 A.淡季 B.旺季 C.平季 D.热点地区 E.冷点地区(分数:2.00)A.B.C.
19、D.E.5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U /U。 A.可自由支配收入 B.闲暇时间 C.旅游客源地因素 D.偶然一次性所得 E.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分数:2.00)A.B.C.D.E.57.闲暇时间对于旅游需求量的多少具有较其他因素更为重要的约束作用是由于旅游产品的U /U特点。 A.奢侈品 B.异地消费 C.指向性 D.所有权不可转移 E.弹性(分数:2.00)A.B.C.D.E.58.旅游客源地推力因素主要包括U /U。 A.客源地经济状况、趋势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B.政府对国民旅游的态度和政策 C.旅游供给因素 D.人口因素与城市化程度 E.通货膨胀程度(分数:2.00)A.B
20、.C.D.E.59.影响旅游需求的目的地因素中,旅游供给因素包括U /U。 A.旅游吸引物的赋存状况 B.通货膨胀程度 C.旅游设施完善程度 D.旅游交通条件 E.旅游服务能力(分数:2.00)A.B.C.D.E.60.影响旅游需求的客源地因素中,人口结构是指人口的U /U。 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文化水平 E.规模(分数:2.00)A.B.C.D.E.61.一般来说,影响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互动因素主要包括U /U。 A.两地间的经济距离 B.两地间的文化距离 C.货币汇率 D.政治因素 E.两地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分数:2.00)A.B.C.D.E.62.旅游需求指标中,属
21、于为了了解和掌握有关客源国(地)旅游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便于有重点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指标有U /U。 A.旅游消费总额 B.旅游出游率 C.出游频率 D.旅游开支率 E.游客停留天数(分数:2.00)A.B.C.D.E.63.反映入境旅游需求实际发展状况的指标有U /U。 A.游客人均消费额 B.旅游出游率 C.旅游人次 D.旅游开支率 E.游客停留天数(分数:2.00)A.B.C.D.E.64.旅游需求预测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U /U。 A.经理评判意见法 B.旅游意向调查法 C.专家意见法 D.趋势分析法 E.营销人员意见法(分数:2.00)A.B.C.D.E.65.采用一元线性回
22、归法进行旅游需求预测时,假设方程为 Y=a+bx,其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是U /U (分数:2.00)A.B.C.D.E.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2004 年 11 月 30 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随后全国不少景点跟着涨价,另一些景点也在酝酿涨价。然而面对 2005 年“五一”黄金周的到来,不少拟涨价的景点还是推迟了实施日期。与此种情况相反,杭州则于 2003 年 4 月将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还给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同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杭州市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经济 专业知识 实务 需求 预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