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 T 571-2017 裂头绦虫幼虫检测.pdf
《WS T 571-2017 裂头绦虫幼虫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S T 571-2017 裂头绦虫幼虫检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20 C 62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生 行 业 标 准 WS/T 571 2017 裂头绦虫幼虫检测 Detection of diphyllobothroid larvae 2017 - 08 - 01 发布 2018 - 0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WS/T 5712017 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本标准起草人: 陈韶红、李树清 、张小萍、许学年、卢艳、蔡玉春、
2、张永年、李浩、艾琳、郑彬 。 WS/T 5712017 1 裂头绦虫幼虫检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裂头绦虫幼虫检测的操作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食品检测机构对鱼、蛙和蛇中裂头 绦虫幼虫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88 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裂头蚴 plerocercoid larva
3、e 裂头绦虫的幼虫,是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 、 裂头科( Diphyllobothriidae)绦虫 第三期幼虫的总 称 ( 参 见附录 A) 。 3.2 阔节裂头蚴 plerocercoid larvae of Dibothriocephalus latus 或 phyllobothrium latum 寄生在鱼体内阔节裂头绦虫的 第三期 幼虫 。 3.3 曼氏裂头蚴 plerocercoid larvae of Spirometra mansoni 寄生在蛙 、蛇或人体内 曼氏迭宫绦虫的 第三期 幼虫 。 4 仪器器材 WS/T 5712017 2 4.1 生物显微镜
4、。 4.2 体视显微镜 。 4.3 PCR 扩增仪 。 4.4 电泳仪 。 4.5 凝胶成像系统。 4.6 超净工作台 。 4.7 高速离心机 。 4.8 解剖用手术器械。 5 试剂材料 5.1 试 剂 胃蛋白酶消化液; Tris-乙酸电泳缓冲液( TAE);琼脂糖凝胶; 6 加样缓冲液; 100 2000 bp DNA marker; 灭菌双蒸 馏 水 (ddH2O); 70%乙醇(配制见附录 B 的 B.1) 。 5.2 引物 扩增裂头蚴核糖体 DNA 转录间隔区( ITS)引物序列;扩增裂头蚴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Cox1)引物序列;阔节裂头蚴特异性引物序列及曼氏裂头蚴特异性引物序列(
5、 见附录 B 的 B.2)。 5.3 阳性对照 阳性对照为裂头绦虫相应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质粒或裂头蚴、裂头绦虫全基因组 DNA。 6 检测步骤 6.1 样品准备 6.1.1 样品种 类 : 海鱼、淡水鱼、蛙和蛇。 6.1.2 样品采集: 采样按照 GB/T 18088 执行。 6.2 样品检测 6.2.1 压片检查法 WS/T 5712017 3 用手术剪对受检的鱼、蛙和蛇逐条 /只进行解剖。取出内脏,将腹腔壁内膜刮下,观察腹腔内壁表面,若有可疑白色点状物,用手术剪或手术刀分离皮肉,用两把小镊子将肌肉撕开,取含有白色点状物的组织用载玻片压片, 用生物显微 镜 镜 检判定结果。 6.2.2 蛋白
6、酶消化法 称取样品 250 g 并剪成小块,按样品与胃蛋白酶消化液 1:5 的比例加入消化液, 37消化至无肉眼可见的肉组织为止。消化后用 0.8mm 0.8mm( 10 目)网筛过滤,滤 液置于尖底量筒内,加水(用水参照 GB/T 66828)至最大刻度处,沉淀洗涤至水清,全部沉渣置平皿, 用体视 显微 镜 镜检判定结果。 6.2.3 核酸检测法 6.2.3.1 取样 在体视显微镜下挑取虫体,初步鉴定后备用。 PCR 反应设立阳性对照,对照为裂头绦虫相应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质粒或裂头蚴、裂头绦虫全基因组 DNA。无菌水作空白对照。 6.2.3.2 DNA 的提取 (见 附录 B 的 B.3)
7、6.2.3.3 反应体系 总体积为 25 L, 模板 DNA 2 L,上下游引物( 10 mol/L)各 0.5 L, dNTPs 2 L, MgCl2 2.5 L,10Buffer 2.5 L, Taq 酶 (5 U/L) 0.2 L,补充 ddH2O 至 25 L。 6.2.3.4 PCR 反应程序 94预变性 3 min; 94变性 30 s, 55退火 30 s, 72延伸 1 min , 35 个循环; 72延伸 7 min。 6.2.3.5 电泳 取 10 L 产物与 2 L 的 6 加样缓冲液混合,加样于含溴化乙锭的 1.5%琼脂糖凝胶中。在 1TAE缓冲液中, 3 V/cm 4
8、 V/cm 电泳约 30 min,当溴酚蓝到达底部时停止电泳,用凝胶成像系统分析。 6.3 结果判定 6.3.1 裂头属的裂头蚴判定 若从鱼体内检出的幼虫 大小若长 2mm20 mm,宽 2mm3 mm,乳白色,头节呈匙形,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窄而深凹的吸槽,体前端有凹陷且稍大,体不分节但具有横皱褶,尾部细,呈棍棒状,具有与成虫相似的头节,可初步判定裂头属的裂头蚴( 参见 附录 C)。 6.3.2 迭宫属的裂头蚴形态判定 若从蛙或蛇体内检出的幼虫大小若长 0.5cm80 cm,宽 0.3cm1 cm,长带形,乳白色或淡黄色,虫体前端无吸槽,顶端中央有一孔向内凹陷成隧道状,并向后延伸形成盲管,虫体不
9、分节,具有不规则的WS/T 5712017 4 皱褶,可初步判定为迭宫属的裂头蚴( 参见 附录 C)。 6.3.3 核酸扩增结果 判定 6.3.3.1 目的基因扩增片段出现条带而空白对照未出现条带,实验结果成立。 6.3.3.2 阔节裂头蚴特异引物扩增,出现 428 bp 的特征条带,初步判定该虫种为阔节裂头蚴。 6.3.3.3 曼氏裂头蚴特异引物扩增,出现 156 bp 的特征条带,初步判定该虫种为曼氏裂头蚴。 6.3.3.4 若要进一步对幼虫定种,需将引物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其序列与 GenBank 上序列进行比对后定种。 WS/T 5712017 5 A A 附 录 A ( 资料 性附录
10、) 病原学资料 裂头蚴( plerocercoid)是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裂头科( Diphyllobothriidae)绦虫的第三期幼虫的总称。裂头科中的裂头属( Dibothriocephalus) 又名 双叶槽属( Diphyllobothrium)及迭宫属( Spirometra)的裂头蚴可感染人体。 A.1 形态 A.1.1 裂头属的裂头蚴的形态 阔节裂头蚴长 2 mm20 mm,宽 2mm3 mm,乳白色,头节呈匙形,其背腹面各有一条窄而深凹的吸槽,体前端有凹陷且稍大,体不分节但具有横皱褶,尾部细,呈棍棒状,具有与成虫相似的头节,裂头蚴皮层表面覆盖微毛,长度
11、约 1.5 m。 A.1.2 迭宫属的裂头蚴形态 曼氏裂头蚴长 0.5cm80 cm,宽 0.3cm1 cm,长带形,乳白色或淡黄色,虫体前端无吸槽,顶端中央有一孔向内凹陷成隧道状,并向后延伸形成盲管,虫体不分节,具有不规则的皱褶。 A.2 生活史 阔节裂头绦虫 成虫寄生在人以及犬、猫、猪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 1525的水中,经过 7d15d 的发育,孵出钩球蚴。当钩球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在其血腔内经过 2 周 3 周的发育成原尾蚴。当受感染的剑水蚤被小鱼或幼鱼吞食后,原尾蚴可在鱼的肌肉、性腺、卵 内 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并可随着鱼卵排出。当 大 鱼吞食 含有裂头蚴的 小鱼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S 571 2017 绦虫 幼虫 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