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3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3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 3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35.00)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过程,其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增量”。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定义了四种通用的开发阶段,它们按照过程顺序分别是:起始阶段、 (1) 、构建阶段和 (2) ,其中在构建阶段主要产生的文档有 (3) 。(分数:3.00)A.分析阶段B.细化阶段C.设计阶段D.交付阶段A.分析阶段B.细化阶段C.设计阶段D.交付阶段A.初始用户手册B.用例模型C.项目计划D.设计模型1.敏捷软件过程强调:让客户满意和软件尽早增量发布;
2、小而高度自主的项目团队;非正式的方法;最小化软件工程工作产品以及整体精简开发。 (4) 不是采用这种软件开发过程的原因。(分数:1.00)A.难以提前预测哪些需求是稳定的和哪些需求会变化B.对于软件项目开发来说,设计和实现可以做到基本分离C.从制订计划的角度来看,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并不容易预测D.可执行原型和部分实现的可运行系统是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的有效媒介2.软件的逆向工程是一个恢复设计的过程,从现有的程序中抽取数据、体系结构和过程的设计信息。逆向工程的完备性可以用在某一个抽象层次上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来描述,在大多数情况下,抽象层次越高,完备性就越低。下列可以通过逆向工程恢复的制品中,完
3、备性最低的是 (5) 。(分数:1.00)A.过程的设计模型B.程序和数据结构C.对象模型、数据和控制流D.UML 状态图和部署图3.条件测试是检查程序模块中所包含逻辑条件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注重于测试程序中的条件。BRO(Branch and Relational Operator)测试保证能发现布尔变量和关系操作符只出现一次且没有公共变量的条件中的分支和条件操作符错误。考虑条件 C1:(E1E2)(E3E4),其中 E1,E2,E3,E4 是数学表达式,“&”表示逻辑“与”,“”和“=”是关系运算符,则 C1 的条件约束至少为 (6) 时,就可以检查 C1 中的关系操作符错误。(分数:1.
4、00)A.(,=),(,),(,),(,),(=,)B.(,),(,=),(,),(=,),(=,=),(=,),(,),(,=),(,)C.(,),(=,),(,=)D.(,),(=,),(,=),(,)4.服务组件体系结构(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SCA)是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思想描述服务之间组合和协作的规范。以下关于 SC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7) 。(分数:1.00)A.SCA 定义了语言中立的服务组合方式,能够进行跨语言的服务调用B.SCA 加强组件的接口与传输协议的关联
5、,提高组件的内聚性C.SCA 实现服务组件和其传输协议的绑定,这种绑定是可扩展的D.SCA 主要是为了满足软件集成的需要而创建的架构5.希赛公司欲实现一个数据处理软件,该软件需要从网络接收一组复杂的数据,然后分步进行解析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8) 的体系结构风格比较适合。(分数:1.00)A.远程过程调用B.层次化C.管道/过滤器D.共享数据6.希赛公司欲开发一个图像处理系统,在项目初期,开发人员对算法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和人机交互的形式等情况并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9) 方法比较合适。(分数:1.00)A.瀑布式B.形式化C.协同开发D.快速原型螺旋模型是一种演进式的软件
6、过程模型,结合了原型开发方法的系统性和瀑布模型可控性特点。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采用 (10) 的方式逐步加深系统定义和实现的深度,降低风险;二是确定一系列 (11) ,确保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利益者都支持可行的和令人满意的系统解决方案。(分数:2.00)A.逐步交付B.顺序C.循环D.增量A.实现方案B.设计方案C.关键点D.里程碑7.极限编程是一种重要的敏捷开发方法,包含策划、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框架活动的规则和实践。下面关于极限编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12) 。(分数:1.00)A.极限编程中使用的重要技术是重构,既包括设计技术的重构,也包括构建技术的重构B.极限编程提倡在基本设计完成后
7、,立即进行编码实现,并进行测试C.极限编程活动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是“结对编程”,推荐两个人面对同一台计算机共同开发代码D.极限编程过程中建立的单元测试应当使用一个可以自动实施的框架,支持代码修改后即时的回归测试策略8.需求工程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好地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下列开发过程中的活动,不属于需求工程范畴的是 (13) 。(分数:1.00)A.理解客户需要什么,分析要求,评估可行性B.与客户协商合理的解决方案,无歧义地详细说明方案C.向客户展现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并得到客户的认可D.管理需求以至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可运行的系统9.面向团队的需求收集方法能够鼓励合作,为解决方案的各个要素提供建议,协商不
8、同的方法,以及说明初步的需求方案。下列关于面向团队的需求收集方法叙述,不恰当的是 (14) 。(分数:1.00)A.举行团队需求收集会议,会议由软件工程师、客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举办和参加B.拟定一个会议议程,与会者围绕需求要点,畅所欲言C.会议提倡自由发言,不需要特意控制会议的进度D.会议目的是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要点,初步刻画解决方案中的需求问题10.质量功能部署(QFD)是一种将客户要求转化成软件需求的技术。QFD 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软件工程过程中客户的满意度。为了这个目标,QFD 确认了三类需求,常规需求、 (15) 和意外需求。(分数:1.00)A.期望需求B.基础需求C.
9、显式需求D.功能需求11.在软件需求工程中,需求管理贯穿整个过程。需求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明确需求,并使项目团队和用户达成共识,即建立 (16) 。(分数:1.00)A.需求跟踪说明B.需求变更管理文档C.需求分析计划D.需求基线12.某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欲开发一个新的应用系统以替换原有系统。在需求分析阶段,为尽快从已有系统文档资料和用户处获取整体系统需求,采用 (17) 的方法捕获需求最为合适。(分数:1.00)A.用户访谈B.联合需求计划C.抽样D.头脑风暴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完全确定软件需求为前提的 (18) ;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
10、(19) ;第三种是以形式化为基础的变换模型。(分数:2.00)A.协同模型B.瀑布模型C.交互式模型D.迭代式模型A.协同模型B.瀑布模型C.交互式模型D.迭代式模型13.希赛公司欲开发一个基于 web 的考勤管理系统,客户对系统的基本功能、表现形式等要求并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采用 (20) 比较合适。(分数:1.00)A.瀑布模型B.螺旋模型C.V 模型D.原型化模型净室软件工程是软件开发的一种 (21) 方法,可以开发出具有较高质量的软件。它使用盒结构规约进行分析和建模,并将 (22) 作为发现和排除错误的主要机制,采用统计测试来获取验证软件可靠性所需要的信息。(分数:2.00)A.形
11、式化B.迭代式C.瀑布式D.交互式A.测试B.仿真C.实验D.正确性验证软件架构评估中,评估人员主要关注系统的质量属性,并确定采用何种架构更为合适。在对某个应用软件进行评估时,该应用软件采用的 web 服务器所支持的并发连接数是整个系统性能的一个 (23) ;改变加密级别可能会对安全性和操作性均产生重要影响,则加密级别是系统的一个 (24) 。(分数:2.00)A.检查点B.敏感点C.权衡点D.风险点A.检查点B.敏感点 c权衡点 D风险点14.以下关于敏捷开发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5) 。(分数:1.00)A.强调通过尽早地、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来使客户满意B.经常交付可以工作的软件
12、,但是每次都必须交付具有完整功能的系统C.在团队内部,最具有效果并富有效率的信息传递方法是面对面的交谈D.强调应对需求的持续变更,即使在项目后期也可灵活应对需求变更15.以下敏捷软件开发方法中, (26) 方法强调以业务为核心,快速而有效地进行系统开发。(分数:1.00)A.极限编程B.自适应软件开发C.特性驱动开发D.动态系统开发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 (27) 结合起来,强调项目的风险分析,特别适合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过程。螺旋模型沿着螺线进行若干次迭代,依次经历了计划指定、风险分析、工程实施和 (28) 四个主要活动。(分数:2.00)A.喷泉模型B.增量模型C.v 模型D.快速原型模型A.
13、客户评估B.客户使用C.工程交付D.软件测试16.希赛公司欲开发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在开发初期对系统的功能并不清楚,但明确表示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需要对软件功能进行不断调整,针对这种情况,采用 (29) 开发模型比较合适。(分数:1.00)A.瀑布式B.喷泉C.增量D.螺旋17.软件需求开发是指从情况收集、分析和评价到编写文档、评审等一系列产生需求的活动,分为获取情况、分析、 (30) 和评审四个阶段。(分数:1.00)A.制订规格说明B.形成需求基线C.跟踪需求变更D.控制需求版本18.下列活动中, (31) 不属于需求开发活动的范畴。(分数:1.00)A.跟据系统需求识别
14、和确认系统功能B.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文档和模型C.针对系统特点,考虑并确定系统开发平台与程序设计语言D.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19.软件需求管理是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控制和维持需求约定的活动,包括 (32) 、版本控制、需求跟踪、需求状态跟踪等活动。(分数:1.00)A.需求发现B.需求变更控制C.需求排序D.需求评估希赛公司正在承担开发一个字处理器的任务。在需求分析阶段,公司的相关人员整理出一些相关的系统需求,其中,“找出文档中的拼写错误并提供一个替换项列表来供选择替换拼错的词”属于 (33) ;“显示提供替换词的对话框以及实现整个文档范围的替换”属于 (34
15、) ;“用户能有效地纠正文档中的拼写错误”属于 (35) 。(分数:3.00)A.业务需求B.用户需求C.功能需求D.性能需求A.业务需求B.用户需求C.功能需求D.性能需求A.业务需求B.用户需求C.功能需求D.性能需求系统分析师-软件工程师 3 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35.00)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过程,其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核心,迭代并增量”。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定义了四种通用的开发阶段,它们按照过程顺序分别是:起始阶段、 (1) 、构建阶段和 (2) ,其中在构建阶段主要产生的文档有 (3)
16、。(分数:3.00)A.分析阶段B.细化阶段 C.设计阶段D.交付阶段解析:A.分析阶段B.细化阶段C.设计阶段D.交付阶段 解析:A.初始用户手册B.用例模型C.项目计划D.设计模型 解析:分析 统一过程适合于大中型项目的开发,可以分为 4 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阶段。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在初始阶段,必须识别所有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交互的特性。在这个阶段中所关注的是整个项目的业务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风险。对于建立在原有系统基础上的开发项目来说,初始阶段可能很短。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领域,建立健全的架构基础,淘
17、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在细化阶段,必须在理解整个系统的基础上,对架构做出决策,包括其范围、主要功能和诸如性能等非功能需求,同时为项目建立支持环境。在构建阶段,要开发所有剩余的构件和应用程序功能,把这些构件集成为产品,并进行详细测试。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阶段是一个制造过程,其重点放在管理资源及控制操作,以优化成本、进度和质量。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确定软件、场地和用户是否已经为部署软件作好准备。在构建阶段,开发团队的工作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并行。即使是较小的项目,也通常包括可以相互独立
18、开发的构件,从而使各团队之间实现并行开发。当基线已经足够完善,可以安装到最终用户实际环境中时,则进入交付阶段。交付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软件对最终用户是可用的。交付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B 测试,制作产品发布版本;对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基于反馈调整产品,如进行调试、性能或可用性的增强等。根据产品的种类,交付阶段可能非常简单,也可能非常复杂。例如,发布现有桌面产品的新发布版本可能十分简单,而替换一个国家的航空交通管制系统可能就非常复杂。交付阶段结束时还要进行技术评审,评审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应该开始演化过程,用户对交付的产品是否满意
19、等。1.敏捷软件过程强调:让客户满意和软件尽早增量发布;小而高度自主的项目团队;非正式的方法;最小化软件工程工作产品以及整体精简开发。 (4) 不是采用这种软件开发过程的原因。(分数:1.00)A.难以提前预测哪些需求是稳定的和哪些需求会变化B.对于软件项目开发来说,设计和实现可以做到基本分离 C.从制订计划的角度来看,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并不容易预测D.可执行原型和部分实现的可运行系统是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的有效媒介解析:分析 敏捷软件过程主要有 4 大价值观: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这种价值观的前提是软件需求是
20、难以提前确定的,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采用可执行原型和部分实现的可运行系统来了解用户需求,通过用户的反馈来明确需求。从制订计划的角度来看,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并不容易预测。2.软件的逆向工程是一个恢复设计的过程,从现有的程序中抽取数据、体系结构和过程的设计信息。逆向工程的完备性可以用在某一个抽象层次上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来描述,在大多数情况下,抽象层次越高,完备性就越低。下列可以通过逆向工程恢复的制品中,完备性最低的是 (5) 。(分数:1.00)A.过程的设计模型B.程序和数据结构C.对象模型、数据和控制流D.UML 状态图和部署图 解析:分析 根据试题 1 的分析,在本题给出的 4 个选项
21、中,UML 状态图和部署图可以用来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层次最高,完备性最低。3.条件测试是检查程序模块中所包含逻辑条件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注重于测试程序中的条件。BRO(Branch and Relational Operator)测试保证能发现布尔变量和关系操作符只出现一次且没有公共变量的条件中的分支和条件操作符错误。考虑条件 C1:(E1E2)(E3E4),其中 E1,E2,E3,E4 是数学表达式,“&”表示逻辑“与”,“”和“=”是关系运算符,则 C1 的条件约束至少为 (6) 时,就可以检查 C1 中的关系操作符错误。(分数:1.00)A.(,=),(,),(,),(,),(
22、=,) B.(,),(,=),(,),(=,),(=,=),(=,),(,),(,=),(,)C.(,),(=,),(,=)D.(,),(=,),(,=),(,)解析:分析 BRO 测试保证能发现布尔变量和关系操作符只出现一次而且没有公共变量的条件中的分支和条件操作符错误。BRO 策略利用条件 C 的条件约束。有 n 个简单条件的条件 C 的条件约束定义为(D1,D2,Dn),其中 Di(0fn)表示条件 C 中第 i 个简单条件的输出约束。如果 C 的执行过程中其每个简单条件的输出都满足 D 中对应的约束,则称条件 C 的条件约束 D 由 C 的执行所覆盖。对于布尔变量 B,B 输出的约束说
23、明 B 必须是真(t)或假(f)。类似地,对于关系表达式,符号、=、用于指定表达式输出的约束。作为简单的例子,考虑条件 C0:B1&B2,其中 B1 和 B2 是布尔变量。C0 的条件约束式如(D1,D2),其中D1 和 D2 是“t”或“f”,值(t,f)是 C0 的条件约束,由使 B1 为真 B2 为假的测试所覆盖。BRO 测试策略要求约束集(t,t),(f,t),(t,f)由 C0 的执行所覆盖,如果 C0 由于布尔算子的错误而不正确,至少有一个约束强制 C0 失败。作为第二个例子,考虑 C2:B1&(E3=E4),其中 B1 是布尔表达式,而 E3 和 E4 是算术表达式。C2 的条件
24、约束形式如(D1,D2),其中 D1 是“t”或“f”,D2 是、=或。除了 C2 的第二个简单条件是关系表达式以外,C2 和 C0 相同,所以可以修改 C0 的约束集(t,t),(f,t),(t,f),得到 C2 的约束集,注意(E3=E4)的“t”意味着“=”,而(E3=E4)的“f”意味着“”或“”。分别用(t,=)和(f,=)替换(t,t)和(f,t),并用(t,)和(t,)替换(t,f),就得到 C2 的约束集(t,=),(f,=),(t,),(t,)。上述条件约束集的覆盖率将保证检测 C2 的布尔和关系算子的错误。我们再来看试题中的例子,考虑 C1:(E1E2)&(E3E4),其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系统分析 软件工程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