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试卷1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二级 ACCESS 机试选择题(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运行算法时特定的输入有关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条数成正比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编制者的水平有关2.下列各排序法中,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最低的是(分数:2.00)A.堆排序B.快速排序C.希尔排序D.冒泡排序3.设栈的存储空间为 S(1:50),初始状态为 top=5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
2、top=5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1B.OC.50D.494.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分数:2.00)A.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B.200C.198D.199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于各种特定的输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固定不变的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无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无关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实现算法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无关6.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中查找一个元素,假设需要查找的元素一定在表中,并且元素出现在表中每个位置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在平均情
3、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分数:2.00)A.(n+1)2B.nC.3n4D.n47.设非空二叉树的所有子树中,其左子树上的结点值均小于根结点值,而右子树上的结点值均不小于根结点值,则称该二叉树为排序二叉树。对排序二叉树的遍历结果为有序序列的是(分数:2.00)A.中序序列B.前序序列C.后序序列D.前序序列或后序序列8.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50),初始状态为 front=rear=5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25,此后又插入一个元素,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1,或 50 且产生上溢错误B.5 1C.26D.29.下列算法中均以比较
4、作为基本运算,则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相同的是(分数:2.00)A.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B.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C.在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中进行对分查找D.在链式存储的有序表中进行查找10.在只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分数:2.00)A.nB.n+1C.n-1D.n2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栈中,栈顶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栈中元素的个数B.在循环队列中,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C.在循环链表中,头指针和链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链表的长度D.在线性链表中,头指针和链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链表的长度12.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
5、为 O(1:40),初始状态为。front=rear=4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15,此后又退出一个元素,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39,或 0 且产生下溢错误B.14C.40D.1513.某二又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CBADE,后序遍历序列为 CBADE,则前序遍历序列为(分数:2.00)A.EDABCB.CBEDAC.CBADED.EDCBA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B.在循环队列中,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C.在带链的队列中,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的动态变
6、化决定队列的长度D.在带链的栈中,栈顶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栈中元素的个数15.设栈的存储空间为 S(1:60),初始状态为 top=6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 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60B.59C.0D.116.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n。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小于 n(n1)2 的是(分数:2.00)A.堆排序B.快速排序C.简单插入排序D.冒泡排序17.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中查找一个元素,假设需要查找的元素有一半的机会在表中,并且如果后表中,则出现在表中每个位置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在平均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大约为(分数:2.00)A.(3+n
7、)4B.nC.n2D.n418.设一棵树的度为 3,其中度为 3,2,1 的结点个数分别为 4,1,3。则该棵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分数:2.00)A.10B.11C.12D.不可能有这样的树19.设栈的存储空间为 S(1:50),初始状态为 top=0。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 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不可能B.50C.0D.120.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n。下列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等于 n(n-1)2 的是(分数:2.00)A.快速排序B.堆排序C.顺序查找D.寻找最大项21.设表的长度为 n。下列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小于 n 的是(分数:2.00)
8、A.二分查找法B.堆排序C.快速排序D.顺序查找法2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循环链表是循环队列的存储结构B.二叉链表是二叉树的存储结构C.栈是线性结构D.循环队列是队列的存储结构23.设一棵树的度为 4,其中度为 4,3,2,1 的结点个数分别为 2,3,3,0。则该棵树中的叶子结数为(分数:2.00)A.16B.15C.17D.不可能有这样的树24.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100),初始状态为 front=rear=10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99,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0 或 100B.1C.2D.992
9、5.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n。下列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小于 n 的是(分数:2.00)A.寻找最大项B.堆排序C.快速排序D.顺序查找法26.设栈的顺序存储空间为 S(1:m),初始状态为 top=m+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不可能B.m+1C.1D.m27.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与中序遍历序列相同,均为 ABCDEF,则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分数:2.00)A.FEDCBAB.CBAFEDC.DEFCBAD.ABCDEF28.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200),初始状态为 front=rear=200。
1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1,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0 或 200B.1C.2D.19929.设栈的顺序存储空间为 S(1:m),初始状态为 top=0。觋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m+1,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不可能B.m+1C.0D.m30.下列排序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分数:2.00)A.堆排序B.快速排序C.希尔排序D.冒泡排序31.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与中序遍历序列相同,均为 ABCDEF,则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分数:2.00)A.ABCDEFB.BCDEFAC.
11、FEDCBAD.DEFABC3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对数据进行压缩存储会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B.算法的优化主要通过程序的编制技巧来实现C.算法的复杂度与问题的规模无关D.数值型算法只需考虑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国家二级 ACCESS 机试选择题(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试卷 16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运行算法时特定的输入有关 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有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条数成正比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算法程序编制
12、者的水平有关解析: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工作量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行次数来度量,所以与运行算法时特定的输入有关,选项 A 正确。2.下列各排序法中,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最低的是(分数:2.00)A.堆排序 B.快速排序C.希尔排序D.冒泡排序解析:解析: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 O(nlog 2 n)次比较。相比以上几种“除希尔排序法外”,堆排序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小,故选项 A 正确。3.设栈的存储空间为 S(1:50),初始状态为 top=5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5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1 B.OC.50D
13、.49解析:解析:栈的存储空间为 S(1:50),初始状态为 top=5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作后,top=50,则栈中有 51-50=1 个元素,因此选项 A 正确。4.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分数:2.00)A.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B.200 C.198D.199解析:解析:在二叉树中,设叶子结点个数为 n 0 ,度为 2 的结点个数为 n 2 ,叶子结点的个数计算方法 n 0 =n 2 +1=199+1=200,所以选项 B 正确。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对于各种特定的输入,算法的时间复杂
14、度是固定不变的 B.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无关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无关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实现算法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无关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算法的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模块 n 的某一个函数 f(n)。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做 T(n)=O(f(n)。随着模块 n 的增大,算法执行的时间的增长率和 f(n)的增长率成正比,所以 f(n)越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越低,算法的效率越高。因此算法会随着输入数据的不同而有执行效率的不同,有时候会快点儿,有时候会慢点儿。因此选项 A 正确。6.在长度为 n 的顺序表中查找一个元素,假设需要查找的元素一定在表中,并且
15、元素出现在表中每个位置上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在平均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分数:2.00)A.(n+1)2 B.nC.3n4D.n4解析:解析:在一个长度为 n 的线性表中顺序查找值为 x 的元素时,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平均查找长度为(1+1)2,所以选项 A 正确。7.设非空二叉树的所有子树中,其左子树上的结点值均小于根结点值,而右子树上的结点值均不小于根结点值,则称该二叉树为排序二叉树。对排序二叉树的遍历结果为有序序列的是(分数:2.00)A.中序序列 B.前序序列C.后序序列D.前序序列或后序序列解析:解析:中序遍历的次序是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根节点,最后遍历右子树。而左子树结点值根
16、节点节点值右子树节点值,是有序序列,因此选项 A 正确。8.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50),初始状态为 front=rear=50。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队与退队操作后,front=rear=25,此后又插入一个元素,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分数:2.00)A.1,或 50 且产生上溢错误 B.5 1C.26D.2解析:解析:循环队列初始状态 front=rear=50,经过一系列入队和出队操作后,结束状态还是front=rear=25,这说明入队元素个数和出队元素个数一样多。这样一来最后的元素个数就和原来的元素个数一样多,明显不是 0 就是 50,即要么队空(0 个元素),要么队满(50
17、 个元素)。这时进行入队操作,如果是队空(0 个元素)的情况,此时元素个数为 1;如果是队满(50 个元素)的情况,就会产生上溢错误。9.下列算法中均以比较作为基本运算,则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相同的是(分数:2.00)A.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 B.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C.在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中进行对分查找D.在链式存储的有序表中进行查找解析:解析: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称为最坏时间复杂度。一般不特别说明,讨论的时间复杂度均是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算法在任何输入实例上运行时间的上界,这就保证了算法的运行时间不会比任何情况更长。 平均时间复
18、杂度是指所有可能的输入实例均以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算法的期望运行时间。在输入不同的情况下算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平均时间复杂度给出了算法的期望运行时间,有助于算法好坏的评价以及在不同算法之间比较时有一个统一标准。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其平均情况与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n2。10.在只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分数:2.00)A.n B.n+1C.n-1D.n2解析:解析:在具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2n+1)2 取整,其值等于 n。所以选项 A 正确。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栈中,栈顶指针的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国家 二级 ACCESS 选择题 数据结构 算法 模拟 试卷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