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2008年春季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2008年春季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2008年春季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 2008 年春季及答案解析(总分:79.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常识部分(总题数:20,分数:25.00)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分数:1.00)A.造纸、 火药、指南针B.甲骨文、造纸、印刷、火药:C.造纸、印刷、指南针、丝绸D.造纸、印刷、指南针、火药2.“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城市是当今的哪个城市:(分数:1.00)A.洛阳B.南京C.开封D.杭州3.蔡伦造的纸称为“蔡伦纸”,请问蔡伦生活在以下哪一个历史时期:(分数:1.00)A.西周B.东周C.西汉D.东汉4.商朝的都城 “殷墟“位于今日河南省的:(分数:1.00)A.洛阳市B
2、.南阳市C.安阳市5.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黄”指的是:(分数:1.00)A.黄河B.黄土C.黄D.黄帝6.从 2008 年开始我国又新增几个法定节假日,以下哪一个节日未被定为法定节假日:(分数:1.00)A.清明节B.重阳节C.端午节D.中秋节7.2008 北京奥运会是在哪个城市申办成功的: (分数:1.00)A.巴黎B.莫斯科C.悉尼D.雅8.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号”首个探月宇宙飞船已成功实现:(分数:1.00)A.绕月飞行B.登月C.载人飞行D.返回地球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全球环境问题:(分数:1.00)A.臭氧层空洞扩大B.气温转暖C.热带雨林过度砍伐D.月亮盈亏10.以下
3、哪一项污染是通过空气传播: (分数:1.00)A.水污染B.声污染C.光污染D.电磁污染11.以下哪一种加热炉是直接对食品进行加热的:(分数:1.00)A.电磁炉B.微波炉C.燃气炉D.煤炉12.台风登陆福建减弱的原因:(分数:1.00)A.离开海洋,没能量B.受到山峰阻挠C.下大雨D.受到房屋阻挠1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分数:1.00)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放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14.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被杂志社收编,请问这个著作权归谁所有
4、:(分数:1.00)A.教授B.杂志社C.国家版权局15.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 示愿意购买,应( )。 (分数:1.00)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16.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分数:1.00)A.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B.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合情性原则C.合情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D.合法性原则、合情性原则、应急性原则17.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政协主席是:毛泽东 (分数:1.00)A.
5、毛泽东B.宋庆龄C.周恩来D.朱德18.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分数:1.00)A.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B.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D.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19.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 (分数:1.00)A.公益性、无偿性、固定性B.公益性、强制性、固定性C.公益性、无偿性、强制性D.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2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实施日期为: (分数:1.00)A.2006 年 10 月 1 日B.2007 年 3 月 16 日C.2006 年 7 月 1 日D.
6、2006 年 1 月 1_二、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27,分数:30.00)26.你这着真绝,只能让他看着干着急,又无法着手。以下选项中,对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分数:1.00)A.zhao zhuo zhao zhaoB.zhao zhuo zhao zhaoC.zhuo zhe zhao zhuoD.zhao zhe zhao zhuo27.人在失败的时候,很容易自怨自哎、一蹶不振、悲叹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要是长期处 在逆境的话,恐怕更容易怨天尤人,或者会认为自己一定是一无是处了 句中划线部分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分数:1.00)A.自怨自哎(艾)B.一蹶不振C.怨天尤人D.一无
7、是处28.团团、圆圆这一对名字,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 与意蕴,也 着海内外华 人的美好祝福和期待。 句中划线出应填入:(分数:1.00)A.内涵 积聚B.信息 积聚C.内涵 凝聚D.信息 凝聚29.朱光潜说:“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细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 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 知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严谨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摘自 : 诗论) 上文中划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偏见B.精细(精微)C.片段D.严谨30.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
8、1.00)A.、“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南部地区的戕害(改重创)和美国这个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猝不及防、救援迟缓,令世人感到震惊和惶恐。B.宜家首创了“一体化品牌“的模式,实现了创造商品牌和经销商品牌的完美结合。C.我们认为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才会成为一个素质良好的成年人。然而,他们偏偏不听我们的,他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改完成)成长的过程。D.我们的确应当把费孝通先生所强调的文化自觉意识抬升(改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31.科学,长期以来被认为与艺术这种“文化的混沌“_。但是,20 世纪大科学的发展,使科学与艺术愈来愈统一起来,正像晶体与混沌在凝聚态物理学基础上统
9、一起来一样。 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哪个词语才恰当:(分数:1.00)A.风马牛不相及B.格格不入C.异曲同工D.如出一辙32.这是英国伦敦被称为“保守的思想库”政策研究中心提出的“警世恒言”!它说,如今的语文教师已不太看重语法对不对,不太强调要说标准语了。那份研究报告_说,在许 多名牌大学的应考生中只有少数能够拼写正确,标点无误,文句符合语法。这个研究机关把 这些现象(在我们这里就是写错别字、乱加标点和语句不通)称之为“语言技能的流失”。 这“将_到一个民族的未来”。 文中划线处恰当的措辞是(分数:1.00)A.于是 危害B.于是 危及C.甚至 危害D.甚至 危及33.是有同情心的富人也缺乏相
10、关的信息,他们完全可以帮助的一些人就在离他们 100 米之外的需要一件衬衫,但富人们却不得不把自己生产的衬衫以几美元的价格卖给沃尔 玛让它赚几千美元而自己却赚取几元人民币。最后让一个美国人穿一次就扔了它,也 缺乏信息不能把这件衬衫送给那个真正需要穿几十的他的同胞。 这一段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分数:1.00)A.虽然,原来,宁愿,由于B.尽管,或许,只好,因为C.虽然,也许,只能,由于D.即使,也许,只能,因为34.高中时的秦非交上了坏朋友,成绩_。多年不见,秦非已经考上了博士,发表了 多篇高水平的论文,令人_ 。请你选择恰当的成语天空。(分数:1.00)A.一事无成 侧目而视B.一
11、落千丈 刮目相看C.一落千丈 侧目而视D.一事无成 刮目相看35.中国大学校园的文化风景,正在现代化的名义下得到整容。新建筑层出不穷,旧建筑也 在被不断刷新。从北大、清华到复旦和交大,及广州、上海等地的远郊大学城,校园硬件设 施的增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但此举对提升学校质量和国际排名,似乎没有实质性的 推进,相反,它成为一件华丽的文化假领,阻止了大学行政官员的自我反省。 文段中加点的“它”是指代: (分数:1.00)A.中国大学校园的文化风景,正在现代化的名义下得到整容。B.新建筑层出不穷,旧建筑也在被不断刷新C.从北大、清华到复旦和交大,及广州、上海等地的远郊大学城D.校园硬件设施的增长
12、,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3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数:1.00)A.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平均年龄 20 岁,平均身高 1.69 米,平均文化程度高中以上。B.近年来,我国大中专院校学生出国留学申请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学子都希望获得更高学历的意识在不断提高。C.全宋文的出版,对于完善宋代的学术文献、填补宋代文化研究的空白、推动传统文化研究来说,意义特别重大。D.德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场馆对学生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市委有关负责人已在大会上予以否认。3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分数:1.00)A.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谁能否认这不是当代中
13、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B.由于在科研工作中的勤学好问,大胆创新,他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C.这里,昔日开阔的湿地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商品房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每年 15的速度缩减着,令人痛心。D.这家月饼店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月饼一直深受顾客信赖。38.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分数:1.00)A.今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B.近期汇市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C.“全国劳动模范”,育才学校校长冯斌的爱人杨华给大家介绍冯斌同志生前的模范事迹。D.阻碍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是教师的选用
14、。39.下列句子正确的顺序是: 他自负勇武,认为天下无敌,只知玩乐,终于醉生梦死。 传说夏桀身材高大,很有力气。 就在夏桀众叛亲离的同时,东部商部落日益强大,见到桀如此无道,起兵灭夏。 直到商兵杀到京城,夏桀才如梦初醒,逃向鸣条。 同时夏朝与周围方国矛盾也相当激烈。(分数:1.00)A.40.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 15 倍,如果把这此藻类加工成食,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如
15、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它们在人工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长,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 2000 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的巨大!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 (分数:1.00)A.广阔的海洋可供人类开发B.海洋能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C.海洋能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D.海藻的产量正在不断增长41.在那些有着较高的政治文明的国家,获得安宁与和平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必须要爱到理性的控制。争夺权力的斗争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任何一方都不会运用暴力谋求获胜,那里经常发生政见纷争和对抗,争取权力的竟争有时异常激烈,但没有任何需要打击和消灭的敌对分子。这样的社会就是由理性在支配的,而不是同权
16、力和力量在支配。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分数:1.00)A.人们争夺权力需要和平的方式B.获得安宁与和平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必须要受以理性的控制C.政治文明的社会是理性支配的D.政治文明的国家没有任何需要打击和消灭的敌对分子4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单从技术层面看,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满足我国人口消费所需要的粮食。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自然界在给我们产出粮食的时候,可能会付出生态失衡的代价:农民在接受新的生产手段的时候,也有可能付出更高成本。生态的成本最终会转化为经济的成本。但没高的亩产量不一定换来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率,因此也不一定换来农民收增加。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备
17、的是: (分数:1.00)A.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尽可能考虑农民的利益,降低环境代价B.生态环境保护是我面临的严峻问题。C.生态的本成转化为经济的成本,收益得不偿失D.我们完全有能力生产满足我国人口消费所需要的粮食,但要付出生态失衡的代价。43.悲剧是一回事,可怕的凶灾险恶又另是一回事。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 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在比喻。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 不外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锅炉中蒸馏过来的。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 (分数:1.00)A.悲剧和人生都有许多凶灾险恶B.悲剧与凶灾险恶不是一回事C.悲剧的凶灾险恶是比喻D.
18、悲剧是奠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44.阿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有一次,他乘飞机,飞机起飞时,空姐要求每 位乘客系好自己的安全带。阿里自恃身份特殊,并没有马上按照空姐的要求去做。空姐见状,便再次要求他系好安全带。阿里有些自负地说道:“超人是不需要系安全带的。”这位空姐平静地微笑着对阿里说了一句足以让他清醒的话:“超人用得着坐飞机吗?”阿里愣了一下,乖乖地系好了自己的安全带。阿里从此不再以超人自居。 (分数:1.00)A.世界上无超人 即使有也是自诩的B.任何人坐飞机都要遵守航空规则C.一个人,无论怎样杰出和卓越,他都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D.事业上的辉煌把握不当会冲昏人的头脑45.一位智者与
19、一位恶人同乘一条般航行,当船处于危难之时,恶人害怕得大声祈祷,发誓行善,知者对他说安静,我的朋友,若天神发现你在船上这船必沉无疑。“ 对上面这个寓言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分数:1.00)A.鸟之将死,其鸣也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B.智者不会被鳄鱼的眼泪所迷惑C.上帝不会救赎恶人D.作恶多端的人在生死关头才意识到善的可贵未免太晚了46.海啸、污染、艾滋病、种族仇杀、非法移民、恐怖主义、温室效应都需要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不仅关注那些具有跨国属性的风险和灾难,也关注一些国内严重人道灾难问题,比如饥荒与排雷。目前,联合国是全球治理行动的主要协调者,主要的参与者既包括各国政府、府间国际组织,也包括
20、跨国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人类目前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但共同灾难的紧逼促成了各国政府的开放式合作乃至“人类共同社区”的加速形成。 对上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况最准确的是: (分数:1.00)A.共同灾难促成人类进行全球治理B.跨国灾难需要全球治理C.全球治理不仅关注那些具有跨国属性的风险和灾难,也关注一些国内严重人道灾难问题D.联合国是全球治理行动的主要协调者47.庄子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作用,而不知道无用的作用”;“知道了无用的用处,才可以和他谈论用。所以,看到一个人已知的,还要看到其未知的;看到一个人有用的,还要看到其无用的;看到一个人有能的,还要看到其可能的看发展,就要看到一个人发展的
21、态势,发展的定位,发展的方向;看到一个人的思想能量和行动轨迹。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分数:1.00)A.用变化的眼光看人B.用全面的眼光看人C.用唯物的眼光看人D.用联系实际的眼光看人48.创造性是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哪个地方没有人才、没有人 才的创新,哪个地方就会很快停滞落后,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前进,实际上越明显地依赖人 才的发明创造、管理创新与文化创新,国内的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才 资源,才可以提提高生产力,从根本上推动整个社(分数:1.00)A.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动力49.目前,我国的文化领域确实存在着“大众文化、西方文化过度膨胀,而高雅文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福建省 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 测试 2008 春季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