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50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5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50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申论分类模拟题 5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 年,入汛以来,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怎样防涝,一时间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这也令“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寄希望通过打造“海绵城市”,以源头控制来解决城市内涝,以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告别“一下雨就看海”的尴尬境地。 现实中,有些地方治理者对于洪水的认知主要还是单纯“防”“堵”的思维,一边蚕食洪泛土地,一边试图把水挡住,哪里会淹就在哪里垒堤筑坝。洪水也动辄被视为猛兽,人与洪水间的关系被界定为征服与被征服,而“人定胜天”的自信和改造自然的雄心也因此衍生。但是,堤坝
2、越修越高,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相反,河面、江面变窄,河床逐年提高,河流倒悬于头顶,这不啻于一颗定时炸弹。 说到底,洪水并不必然是灾害,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现象。天灾固然无常,但有些灾难之所以成灾害,是因它是违背自然规律后大自然的报复。眼下很多地方都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日程,投入甚巨,但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把落脚点放在顺应自然、恢复自然调控能力上,而不是继续在“堵”上做文章。顺从了自然规律,可被自然调蓄的洪水才能跟“灾”字脱钩。 根据背景材料,围绕“防洪抗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但不拘泥于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
3、分数:34.00)_2.【背景材料】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 1098.2 亿元,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岩溶石漠化、三江源、青海湖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支撑保障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工程区林草植被覆盖度大幅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全国生态恶化态势趋缓。 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认真
4、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着力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着力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努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努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防范生态风险,增强生态承载力,提高生态服务价值,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结合背景材料和社会实际,以“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33.00)_3.【背景材料】 2016 年 6 月 1 日,四川省环保厅向媒体宣
5、布,四川省本月将试点启动环境保护督察,选择省内四个市(州)开展督察,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及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对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行终身追究制,无论是否调离、提拔或退休都将被严格追责。 实行环保终身追责,是随时随地悬在官员头顶的一把利剑, 目的就是要领导干部转变发展理念。一些原本抱有片面政绩幻想的官员,必须及时扭转已被污染的政绩观,不再一味为追求政绩数字而违背国家环保政策及法律法规。 背景材料提到“实行环保终身追责,是随时随地悬在官员头顶的一把利剑”。请你依据自己的心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结合背景材料,观点正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
6、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33.00)_申论分类模拟题 5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 年,入汛以来,多个城市发生严重内涝。怎样防涝,一时间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这也令“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寄希望通过打造“海绵城市”,以源头控制来解决城市内涝,以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告别“一下雨就看海”的尴尬境地。 现实中,有些地方治理者对于洪水的认知主要还是单纯“防”“堵”的思维,一边蚕食洪泛土地,一边试图把水挡住,哪里会淹就在哪里垒堤筑坝。洪水也动辄被视为猛兽,人与洪水间的关系被界定为征服与被征服,而“人定
7、胜天”的自信和改造自然的雄心也因此衍生。但是,堤坝越修越高,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相反,河面、江面变窄,河床逐年提高,河流倒悬于头顶,这不啻于一颗定时炸弹。 说到底,洪水并不必然是灾害,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现象。天灾固然无常,但有些灾难之所以成灾害,是因它是违背自然规律后大自然的报复。眼下很多地方都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日程,投入甚巨,但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把落脚点放在顺应自然、恢复自然调控能力上,而不是继续在“堵”上做文章。顺从了自然规律,可被自然调蓄的洪水才能跟“灾”字脱钩。 根据背景材料,围绕“防洪抗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但不拘泥于材料; 3思路清晰
8、,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4.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守住城市良心 化解洪涝风险2016 年入夏以来,罕见的暴雨使得多个城市遭遇洪涝灾害,给各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暴雨固然是天灾,但由此所暴露并演变成真正灾害的,是城市建设和灾情应对中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是赤裸裸的人祸。城市良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守护城市良心,不仅能够化解洪涝风险,更是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 守住城市良心,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现代文明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但这并不是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追求短期利益、肆意妄为的理由。为避免违背自然规律所引发的大自然报复,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
9、律。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保留和利用原有的自然水系,秉持“海绵”哲学,在一瓦一舍间与在一草一木中,打通城市的微观水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守住的不仅是城市调控水的能力,更是城市未来的安全。 守住城市良心,意味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现代防灾体系中,以转嫁为手段的防灾,决定了总有一部分人要遭受灾害。而“海绵城市”理念,倡导的是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其他民众受灾的基础上,把原来的转嫁灾害转换为就地调节。在新闻媒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协调发展”一词,它讲的是发展权利的均等。“海绵”哲学强调的是建设自身的水体系和水循环,体现出来的是城市灾害自救能力,也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在担当城市社会责任的过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申论 分类 模拟 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