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理论法学(一)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理论法学(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理论法学(一)及答案解析.doc(6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理论法学(一)及答案解析(总分:2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C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分数:1.00)A.B.C.D.2.凡是能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 )。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分数:1.00)A.B.C.D.3.未经正式公布的法律是( )。 A有效的 B无效的 C部分有效的 D以上答案都不对(分数:1.00)A.B.C.D.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属于(
2、 )。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章行为(分数:1.00)A.B.C.D.5.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包括有( )。 A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分数:1.00)A.B.C.D.6.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称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 D法人(分数:1.00)A.B.C.D.7.社会主义法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关系进行( )的手段。 A强制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引导性调整 D制约性调整(分数:1.00)A
3、.B.C.D.8.决定法的本质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党的政策 D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分数:1.00)A.B.C.D.9.在我国,16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应视为(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行为能力人(分数:1.00)A.B.C.D.10.立法必须以( )为依据。 A党的政策 B客观事实 C宪法 D领导人的讲话(分数:1.00)A.B.C.D.11.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 A根本法与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分数:1.00)A.B.C
4、.D.12.法律的公布是指( )将通过的法律用一定形式予以正式公布。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主席 C国家司法机关 D法律制定机关(分数:1.00)A.B.C.D.1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的一项基本原则。 A法律适用 B法律制定 C法律遵守 D法律实施(分数:1.00)A.B.C.D.14.法律事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事件,另一类是( )。 A法律后果 B法律责任 C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分数:1.00)A.B.C.D.15.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权利和义务 B物和行为 C法人和自然人 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分数:1.00)A.B.C.D.16.立法的关键性阶段是(
5、 )。 A法律议案的提出 B法律草案的审议 C法律草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分数:1.00)A.B.C.D.17.法律关系是由( )保证的社会关系。 A国家法律 B国家权力 C国家强制力 D国家司法机关(分数:1.00)A.B.C.D.18.在我国,法律监督客体的重点是( )。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 C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全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分数:1.00)A.B.C.D.19.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关系主体(分数:1.00)A.B.C.D.20.一个法律行为( )引起多种
6、法律关系的产生。 A不能 B可以 C必然 D肯定(分数:1.00)A.B.C.D.21.法的国家强制性来自( )。 A舆论力量 B国家强制力 C政党力量 D社会力量(分数:1.00)A.B.C.D.22.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以事实为根据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分数:1.00)A.B.C.D.23.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件( )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必须 B可以 C不能 D可能(分数:1.00)A.B.C.D.24.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分为( )。 A国内法和国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
7、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分数:1.00)A.B.C.D.25.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 A规范性的属性 B连续性的属性 C一般性的属性 D效率性的属性(分数:1.00)A.B.C.D.26.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国家机关的责任 A B C D(分数:1.00)A.B.C.D.27.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强制性(分数:1.00)A.B.C.D.28.根据法的域内效力原则,我
8、国法律规范的效力及于( )。 A制定规范的机关所辖领域 B全国 C我国领土部分 D我国领土及其延伸部分(分数:1.00)A.B.C.D.29.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规定属于( )。 A法律的技术性规定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范 D法律原则(分数:1.00)A.B.C.D.30.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 A行为 B非物质财富 C物质财富 D以上答案都不对(分数:1.00)A.B.C.D.31.法的共同本质是( )。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C法是领导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D法是全体公民的意志的体现(分数:1.0
9、0)A.B.C.D.3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法律关系的主体。 A不能成为 B可以成为 C部分可以成为 D必然成为(分数:1.00)A.B.C.D.33.同一种社会关系( )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A不能 B只能 C可以 D应该(分数:1.00)A.B.C.D.34.刑事制裁是( )对犯罪分子实施的刑罚。 A国家机关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分数:1.00)A.B.C.D.35.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分数:1.00)A.B.C.D
10、.36.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是( )。 A民事制裁 B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法律制裁(分数:1.00)A.B.C.D.3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且有( )的社会规范。 A特殊效力 B普遍约束力 C一定强制力 D特定效力(分数:1.00)A.B.C.D.38.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是靠( )。 A社会舆论 B领导的威信 C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分数:1.00)A.B.C.D.39.违宪制裁是依据宪法的特殊规定对( )实施的强制措施。 A违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章行为(分数:1.00)A.B.C.D.40.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 A内容与形式的关
11、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分数:1.00)A.B.C.D.41.我国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包括有( )。 A未满 10 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 C被逮捕的人犯 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分数:1.00)A.B.C.D.42.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 )。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分数:1.00)A.B.C.D.43.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分数:1.00)
12、A.B.C.D.44.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含义之一是指( )。 A公民在立法上平等 B公民在执法上平等 C公民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上平等 D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分数:1.00)A.B.C.D.45.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项原则的含义之一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C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5,分数:55.00)46.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 )的客观情况。(分数:1.00)A.发
13、生B.终止C.变更D.消灭47.能够影响守法主体的范围的因素有( )。(分数:1.00)A.法律的本质B.政体的性质C.社会力量对比关系D.历史及文化传统48.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 )。(分数:1.00)A.法律规范B.法律原则C.技术法规D.习惯规范49.权利能力( )。(分数:1.00)A.以权利主体的存在为前提B.以行为能力为前提C.以相应法律规定为前提D.是权利主体构成的条件50.法律效力可以分为( )。(分数:1.00)A.对人的效力B.对事的效力C.空间效力D.时间效力51.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分数:1.00)A.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B.法具有国家强制性C.法
14、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D.法是明确的普遍的规范52.法的基本特征是( )。(分数:1.00)A.法由国家机关公布B.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D.法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53.根据法定解释的主体或性质的不同,法定解释包括( )。(分数:1.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宪法解释54.作为法律事实组成部分的行为,具有的特点是( )。(分数:1.00)A.是人们对外部表现出来的行为B.是有自觉意识或意志的行为C.是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D.是计划实行的行为55.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分数:1.00)A.人民B.各级国家权力机关C.社会组织D.由人民代表
15、大会选举产生或任命的国家机构56.我国现阶段立法指导思想为( )。(分数:1.00)A.党的政策方针B.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党的基本路线D.统治阶级的愿望57.法的规范作用有( )。(分数:1.00)A.预测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强制作用58.立法的准备阶段包括( )。(分数:1.00)A.立法的预测B.立法规划的制定C.立法议案的形成和拟订D.法律草案的拟订和论证59.按照法是否规定根本制度和是否具有最高效力,法可以分为( )。(分数:1.00)A.根本法B.普通法C.公法D.私法60.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 )。(分数:1.00)A.法律的调整对象B.法律的调整方法C.法
16、律的调整机制D.法律的制定时间61.法的渊源主要有( )。(分数:1.00)A.宪法B.部门法C.地方性法规D.国际条约62.当代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为( )。(分数:1.00)A.以宪法为依据B.从实际出发C.保持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D.吸收、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63.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包括( )在内。(分数:1.00)A.国内法B.国际法C.已失效的国内法D.已失效的国际法64.根据立法主体行为的特征不同,立法可以分为( )。(分数:1.00)A.法的创制B.法的认可C.法的修改D.法的废止65.依法治国的对象是( )。(分数:1.00)A.自然人和法人B.社会组织C.国家机器和国家权力
17、D.国家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66.法律的溯及力是指( )。(分数:1.00)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的问题B.法律之溯及既往的效力C.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的问题D.新法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67.法的制定是指一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分数:1.00)A.制定B.审查C.修改D.废止68.下列属于立法技术范围的是( )。(分数:1.00)A.立法预测技术B.立法表达技术C.立法监督技术D.立法规划技术69.法治与法制的区别是( )。(分数:1.00)A.法治是指法律制度,而法制则不是B.
18、任何国家中都有法制,只有在民主国家中才有法治C.法治不必蕴含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D.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但有法治必有法制70.关于法与道德的共同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1.00)A.法律和道德都是一种社会规范,都具有规范性B.法律和道德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人们应该遵循的规范C.法律和道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不断变化的D.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之上的71.法的形成或者法的确立阶段包括( )。(分数:1.00)A.法律议案的提出和审议B.法律草案的审议C.法律草案的通过D.公布法律72.以实施法律的主体和内容为标准,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 )。(分数:1.00)A.法的制定B
19、.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适用73.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有( )。(分数:1.00)A.违法的客体B.违法的主体C.违法的客观要件D.违法的主观要件74.法治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 )。(分数:1.00)A.与人治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B.依法办事的原则C.良好的法律秩序D.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75.在我国,守法的内容包括( )的规定。(分数:1.00)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76.社会主义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是( )。(分数:1.00)A.法律地位是平等的B.享有广泛的权利C.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D.主体与客体是一体的77.按照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理论 法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