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95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9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95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申论)195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2005 年 6 月 27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
2、资源保证。 2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约为 33%,比发达国家低大约 10 个百分点,还有较大差距。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产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 2l%、45%和 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 25%,比日本高 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 23 倍。 3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 5%,能源费用超过 800 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过世界头号耗能大国美国政府机关 1999 年平均
3、水平的 33%。 4在大学校园里,很容易看到的一种现象就是水房里的水龙头在一刻不停地运转。有时是盆里放几件衣服,一冲就是一天。 5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 400 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仅到 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 3.76 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 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 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 18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 70 亿元,多排二氧化碳 52 万吨。 6有数字显示,由于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在 20%左右,每年因此损失的自来水近 100
4、亿立方米,甚至高于南水北调中线的输水量。 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数字显示,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 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有些甚至低至 10%。煤矿回采率之所以这么低,是煤矿开采企业“挑肥拣瘦”造成的。据了解,在我国不少地区的煤层平均厚度有 50 米至 60 米。按国家规定,开采较厚的煤层要采用工艺复杂的分层技术,逐层开采。而面对旺盛的需求,一般企业往往只是开采中间最“肥”的煤层,大量资源就这样被浪费了。而煤矿开采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低的回采率下仍旧生活得很好,原因就是我国当前的资源税过低,而且收费方法不合理。为了照顾地方利益,获得开采权的企业现在交付的资源税往往不足成本的
5、 1%。这样企业就很难对这一税种产生足够的重视。 8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而煤炭的大量使用,造成能源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介绍,中国原煤产量 2001 年为 11.6 亿吨,2004 年已达到 19.6 亿吨。2004 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约 2200 万吨,居世界首位,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张晓强说:“这些已大大超过中国的环境容量,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9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2004 年电荒席卷了国内 21 个省、市,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缺口达 2000 万至 3000 万千瓦。2005 年一季度全国共有
6、 24 个省、市拉闸限电。而这一缺电缺口提前增大的严峻态势,使得业内专家把今年普遍视为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电力最紧缺的一年。 国电网按照各主要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结果,预计 2005 年全国电力供应缺口仍然很大。在全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将达到 1100 万至 1400 万千瓦;华北电网最大电力缺口竟高达 300 万千瓦;华中电网和西北电网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而在今年枯水期,南方五省区电网最大电力缺口大致为 700 万至 800 万千瓦。 12我国共有 660 座城市,其中 2/3 缺水,110 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 2000 亿人民币。 13中国
7、的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 53 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国的淡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l/4,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的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 2030 年中国将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14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节约资源,高效和循环的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世纪头二十年要紧紧地抓住重要发展机遇期,全面建设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包括进一步实现GDP 翻两番,能源消费只翻一番甚至更好一点的目标。这样必须走出一条
8、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中国要在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大力降低资源的消耗,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率的提高,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家应该明确制定环保和技术消耗的技术门槛,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在这一点上,东部尤其要先行,产业体系结构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迎难而上。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
9、发展道路。”徐匡迪说。 162004 年与 1990 年相比,全国每万元 GDP 能耗下降了 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 7 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耗煤、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 11.2%、29.6%和 21.9%,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17北京市工业能耗占全市总能耗的 50%,其中五大重点高耗能行业(冶金、石化、建材、化工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28%,却耗用了全市工业 85%的能源、77%的新鲜水、排放了 93%的大气污染物;万元 GDP 能耗为 7.13 吨标准煤,是全市万元 GDP 能耗1.33 吨标煤的 5 倍以上。 18当下中国的能源供应主要靠煤炭
10、支撑,据统计,2003 年度,中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印度的 10 倍、美国的 100 倍。可见能源成本实质上是生命成本,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地节制能耗,就不只是为了节约几个钱,更是为了体恤民力尤其是体恤人的生命和健康。 (分数:99.99)(1).就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用不超过 150 字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分数:33.33)_(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推进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33.33)_(3).就给定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
11、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国家公务员(申论)195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2005 年 6 月 27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
12、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2在能源利用效率上,目前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总效率约为 33%,比发达国家低大约 10 个百分点,还有较大差距。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 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产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 2l%、45%和 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 25%,比日本高 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 23 倍。 3一组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 5%,能源费用超过 800 亿元,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国家公务员 申论 19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