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哲学(四)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哲学(四)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党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哲学(四)及答案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党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哲学 (四 )及答案解析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5,分数: 25.00) 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_。(分数: 1.00)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2.生产方式是 _。(分数: 1.00) A.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 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 _。(分数: 1.00)
2、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 _。(分数: 1.00)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没有抽象的真理 ,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_。(分数: 1.00)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
3、样性的统一 6.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_。(分数: 1.00)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7.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_。(分数: 1.00)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8.矛盾的两
4、种基本属性是指 _。(分数: 1.00)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运动性和静止性 C.时间性和空间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9.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_。(分数: 1.00)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10.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分析,体现了 _。(分数: 1.00)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C.矛盾普遍性的观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 11.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 _。(分数: 1.00) A.阶级斗争规律 B.上层建筑适
5、合经济状况的规律 C.生产关 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 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_。(分数: 1.00)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D.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 13.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_。(分数: 1.00)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C.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_。(分数: 1.00) A.经 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
6、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_。(分数: 1.00)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16.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_。(分数: 1.00) A.社会存在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17.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_。(分数: 1.00)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1
7、8.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_。(分数: 1.00)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 所决定的 19.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_。(分数: 1.00)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 20.“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_。(分数: 1.00)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
8、机械论观点 D.历史辩证法观点 21.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_。(分数: 1.00)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22.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 _。(分数: 1.00) A.物质的承担者 B.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 C.物体的位置移动 D.事物的显著变化 23.1894 年 1 月 3 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
9、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 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_。(分数: 1.00)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4.“客体”这一概念是指 _。(分数: 1.00) A.客体就是客观世界 B.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 观事物 C.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 D.由主体自由创造的对象 25.下列活
10、动属于精神生产实践的是 _。(分数: 1.00) A.科学实验 B.阶级斗争 C.地质考察 D.天文观察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20,分数: 20.00) 26.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_。(分数: 1.00)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27.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 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_。(分数:1.00)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C.离开理性的
11、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28.19 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_。(分数: 1.00)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 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2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讲的主体是 _。(分数: 1.00) A.人的主观意识 B.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一定的社会集团和社会 D.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 3
12、0.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做了修改。例如 1971 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 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 1992 年版删去“反动“二字, 1998 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 2008 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_。(分数: 1.00)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
13、达出来 31.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 _。(分数: 1.00) A.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 B.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性 C.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D.时间、空间是感觉系统整理了的体系 3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是 _。(分数: 1.00)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3.增强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有 _。(分数: 1.00)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 B.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C.辩证否定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 34.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_。(分数: 1.00) A.决定事物的特殊 本质 B.在一定条
14、件下向普遍性转化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均有其特点 D.人的认识从矛盾特殊性开始 35.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它的含义是 _。(分数: 1.00) A.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的发展过程仅是纵向联系 D.不同的事物经过一系列中介统一起来 36.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_。(分数: 1.00) A.科学技术是否发达 B.生产力是否先进 C.上层建筑不同 D.生产关系不同 37.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 _。(分数: 1.00) 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
15、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的统一 D.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38.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_。(分数: 1.00) A.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39.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因为 _。(分数: 1.00) A.它们对实践有反作用 B.它们的内容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C.它们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D.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认识 4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 _。(分数: 1.00) A.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B.感性认
16、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理性认识 _。(分数: 1.00) A.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接受实践的检验 C.起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2.认识论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思想路线的 _。(分数: 1.00) A.哲学依据 B.具体运用 C.理论基础 D.基本出发点 43.辩证唯物主义承认客观真理的前提是 _。(分数: 1.00)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能够反映客观 C.唯物主义一元论 D.承认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内容 4
17、4.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的三个关系是 _。(分数: 1.00) A.社会财富的 积累和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关系 B.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和劳动者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关系 C.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D.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的关系 45.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_。(分数: 1.00) A.我国的民主建设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越高,民主权利越真实、越广泛 C.社会文化条件制约着民主的发展 D.民主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5, 分数: 1
18、5.00) 46.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8.脱离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丧失科学性和革命性。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4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罗万象,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0.物质是标志自然界客观存在物的哲学范畴。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1.农民种庄稼属于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实践形式。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2.根据其存
19、在和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主体可以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这三个层次。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3.意识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4.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样两次飞跃构成的。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5.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们的客 观存在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6.认识来源于实践,先实践,然后才能产生认识,因此,人的认识落后于实践活动。 (分数: 1.00) A.正确 B.错
20、误 57.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8.科学实践是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59.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60.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 (分数: 1.00)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 (总题数: 3,分数: 12.00) 6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什么 ? (分数: 4.00) _ 6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 (分数: 4.00) _ 63.为什么说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分数
21、: 4.00) _ 五、辨析题 (总题数: 3,分数: 12.00) 6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分数: 4.00) _ 6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分数: 4.00) _ 66.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分数: 4.00) _ 六、论述题 (总题数: 2,分数: 8.00) 67.试分析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分数: 4.00) _ 68.运用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分数: 4.00) _ 七、材料分析题 (总题数: 2,分数: 8.00)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苹果
22、公司传奇人物乔布斯溘然逝世,世界一片哀悼之声。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因病逝世,为何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 不少人将乔布斯称之为神话,其实,他的出现更像是一个奇迹。他的才华可以复制,他的产品可以复制,他的管理可以复制,他的企业也可以复制,但唯独他 的成功不能复制。 不少人把乔布斯没有通过复杂的技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改造,使电子产品更加复杂化,而是通过改进电子产品的使用方式,增加电子产品的一些日常实用功能,从而使电子产品成为融入人们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时尚用品。他的成功,是因为他坚持了工业化时代的一些基本原则,将产品的美观与简洁融为一体,将技术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使产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这是一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党领导 干部 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 哲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