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4年7月12日海南省检察院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4年7月12日海南省检察院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2014年7月12日海南省检察院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 7 月 12 日海南省检察院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3,分数: 6.00) 1.你怎么理解“疑罪从无” ?(分数: 2.00) _ 2.你负责和下面厅局合作来共同草拟一个公告。公告发出后,下面厅局有很多的意见,你怎么办 ?(分数:2.00) _ 3.习近平主席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分数:2.00) _ 2014 年 7 月 12日海南省检察院公务员(面试)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总分: 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2、3,分数: 6.00) 1.你怎么理解“疑罪从无” ?(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轻重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 :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对于这一原则,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 一方面,“疑罪从无”原则最大程度地为无罪的犯罪嫌疑人洗刷嫌疑,但同时,由于“疑罪从无”原则遵循着“有利被告”的思想可能会出现由于证据不充分而使真正的罪犯无罪获释、逍遥法外的情况,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威胁,也使受害
3、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真正的维护。因此,这一原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既对维护司法公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由于犯罪的隐蔽性、复杂性及不可再现性,证据的暴露状况,侦查手段、技术限制,侦查人员主观 局限性,人为原因或自然因素造成证据灭失等诸多原因,可能导致真正的罪犯被无罪获释而引起争议。但“疑罪从无”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定和平衡对公民的人权给予了保障和尊重,是现代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面对这样一种原则,司法机关应该坚持与贯彻。 另一方面,对于疑罪,可能随着诉讼阶段的深入而使不充足的证据得以获取,从而排除了疑罪之“疑”。即便最终仍旧证据不足,对于司法人员
4、,也可以说是尽了最大努力。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是以牺牲社会秩序为代价的,在调查取证方面付出的努力越 多,诉讼阶段进行的越完全,“从无”就更加接近真实无罪。所付出的社会秩序代价就越少。因此,加强调查取证方面的努力,是确保“疑罪从无”原则发挥其最大法律价值的关键。只有将“疑罪从无”这一法律原则与调查取证的司法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减少冤假错案,还无罪者以清白让犯罪者得惩处,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 解析: 2.你负责和下面厅局合作来共同草拟一个公告。公告发出后,下面厅局有很多的意见,你怎么办 ?(分数: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会在自我检讨的同时,与厅局的同事多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2014 12 海南省 检察院 面试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