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六)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六)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六)及答案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六)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_名录。 A.燃料 B.原料 C.设备 D.产品(分数:2.00)A.B.C.D.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新建的所采煤炭属于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必须建设配套的_设施,使煤炭中的含硫分、含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 A.煤炭洗选 B.脱硫 C.除尘 D.降硫(分数:2.00)A.B.C.D.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开采含_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 A.高硫分、高灰分 B.重金属 C.恶臭 D.放射性和砷(分数:2.00)A.B.C.D.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属于_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按规定限期治理。 A.改建企业 B.已建企业 C.扩建企业 D.新建企业(分数:2.00)A.B.C.D.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推行_,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 A.煤炭脱硫脱灰加工 B.固煤加工 C.煤炭洗选加工 D.型煤加工(分数:2.00)A.B.
3、C.D.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采取有利于煤炭清洁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_的优质煤炭,鼓励和支持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A.高硫分、低灰分 B.低硫分、高灰分 C.低硫分、中灰分 D.低硫分、低灰分(分数:2.00)A.B.C.D.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在燃煤供热地区,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_供热锅炉。 A.燃煤 B.燃油 C.燃气 D.太阳能(分数:2.00)A.B.C.D.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未划定为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大、中城市市区内的其他民用炉灶
4、,限期改用_或者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A.燃气 B.低硫型煤 C.燃油 D.固硫型煤(分数:2.00)A.B.C.D.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_。 A.禁止焚烧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 B.严格限制焚烧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 C.取缔产生恶臭气体物质的生产厂家或生产工艺 D.焚烧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分数:2.00)A.B.C.D.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工业生产中产生的_应当回收利用。 A.可燃性气体 B.可利用的废渣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分数:2.00)A.B.C.D.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5、防治法,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_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A.重金属 B.硫氧化物 C.有毒物质 D.氮氧化物(分数:2.00)A.B.C.D.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活动是_。 A.建设海岸防护工程 B.建设跨海桥梁工程 C.生产经营滨海大型养殖场 D.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航行(分数:2.00)A.B.C.D.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的原则是_。 A.预防为主、限期治理、综合整治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限期整改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D.
6、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区域限批(分数:2.00)A.B.C.D.14.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务院 B.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国务院水行政和环境保护部门(分数:2.00)A.B.C.D.15.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可以对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标准。 A.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1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
7、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_。 A.生态集中治理 B.环境影响评价 C.水土保持评价 D.纳污申报(分数:2.00)A.B.C.D.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应当取得_同意。 A.水利工程管理部门 B.交通主管部门 C.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 D.渔业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1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_。 A.停止审批本地区所有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
8、.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暂停审批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D.停止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数:2.00)A.B.C.D.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国家 C.地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国务院
9、C.市、县人民政府 D.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_规定。 A.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分数:2.00)A.B.C.D.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市、县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分数:2.00)A.B.C.D.23.
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对_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A.COD B.重点水污染物 C.BOD5 D.特征水污染物(分数:2.00)A.B.C.D.2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_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A.限制 B.允许 C.禁止 D.预防(分数:2.00)A.B.C.D.2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船舶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B.禁止向水体排放船舶含油污水 C.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执行当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分数:2.00)A.B.C.
11、D.2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应当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负责的单位是_。 A.设施的运营单位 B.设施的施工设计单位 C.设施所在地的建设主管部门 D.设施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船舶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船舶无毒垃圾可以排入水体 B.船舶的少量残油可以排入水体 C.船舶产生的废油禁止排入水体 D.船舶含油污水处理达标后也不得排入水体(分数:2.00)A.B.C.D.2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_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
12、染物。 A.最高水位线以下 B.最低水位线以下 C.最高水位线以上 D.最低水位线以上(分数:2.00)A.B.C.D.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未明确禁止的行为是_。 A.向水体排放含有高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B.向水体排放含有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C.向水体排放含有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D.向水体排放碱液(分数:2.00)A.B.C.D.3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如果各_的水质差异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A.隔水层 B.含水层 C.潜水层 D.承压水层(分数:2.00)A.B.C.D.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13、法,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应当保证其_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A.上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 B.中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 C.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 D.中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分数:2.00)A.B.C.D.3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权批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是_。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3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_。 A.限期治理 B.
14、搬迁改造 C.停产治理 D.拆除或关闭(分数:2.00)A.B.C.D.3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被禁止的行为是_。 A.垂钓 B.网箱养殖 C.新设排污口 D.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但不增加排污量的项目(分数:2.00)A.B.C.D.3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当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并可能威胁到供水安全时,有权作出责令有关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停止或减少排放水污染物等措施决定的是_。 A.当地人民政府 B.水行政主管部门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3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
15、保护区内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_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镇级以上人民政府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3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_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A.新建、改建 B.改建、扩建 C.新建、扩建 D.新建、扩建、改建(分数:2.00)A.B.C.D.3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_新建、扩建、改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A.三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一级保护区 D.准保护区(分数:2.00)
16、A.B.C.D.3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_提出划定方案,报_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市、县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4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跨市、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协商不成的,由_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征求同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7、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人民政府(分数:2.00)A.B.C.D.4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协商_划定。 A.有关流域管理机构 B.有关建设行政管理机构 C.有关水行政管理机构 D.有关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机构(分数:2.00)A.B.C.D.4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协商不成的,由_会同同级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等部门提出划定方案,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 A.省、自
18、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4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_直接排入水体。 A.生产废水、废液 B.生活废水、废液 C.消防废水、废液 D.危险废水、废液(分数:2.00)A.B.C.D.4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法,_可以对风景名胜区水体划定保护区。 A.县级以上民政府 B.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水行政主
19、管部门(分数:2.00)A.B.C.D.4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_的声音。 A.干扰周围工作环境 B.超过国家排放标准 C.超过地方排放标准 D.干扰周围生活环境(分数:2.00)A.B.C.D.4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_的现象。 A.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C.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D.干扰周围生活环境(分数:2.00)A.B.C.D.4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
20、治法,“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_辐射噪声。 A.工作环境 B.生态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分数:2.00)A.B.C.D.4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被定义为_。 A.噪声敏感建筑物 B.噪声敏感点 C.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 D.噪声敏感保护区(分数:2.00)A.B.C.D.4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于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向_申报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及相关技术资料。 A.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
21、人民政府 C.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地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数:2.00)A.B.C.D.5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_。 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B.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分数:2.00)A.B.C.D.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与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六)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依据中华人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 法律 法规 其他 法律法规 规定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