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及答案解析.doc(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57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U /U。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C.白天风是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白天风是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分数:1.00)A.B.C.D.2.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69 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级 C.级 D.级 E.V 级(分数:1.00)A.B.C.D.E.3.某工程项目取用新水量为 40
2、00m3/h,循环水利用量为 46000m3/h,该工程项目工业用水循环用水率为U /U。 A.92% B.8% C.10% D.90%(分数:1.00)A.B.C.D.4.下列建设项目需可以不做环境风险评价的有U /U。 A.房地产开发 B.信息化学品制造 C.有色金属冶炼加工 D.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分数:1.00)A.B.C.D.5.下列选项中,环境影响识别的任务是U /U。 A.预测不利的环境影响,采取各种减缓措施 B.系统地检查各种“活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C.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项目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D.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和拟选厂址
3、周围的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分数:1.00)A.B.C.D.6.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的气象台(站)资料,必须在与现场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后方可考虑其使用价值,二级评价项目,相关系数 不宜小于U /U。 A.0.15 B.0.25 C.0.35 D.0.45(分数:1.00)A.B.C.D.7.对于有机物降解性物质,当需要考虑降解时,可采用_模式分段模型,但计算精度和实用性较差,最好用_模型求解。( ) A.零维,一维 B.一维,二维 C.一维,零维 D.二维,三维(分数:1.00)A.B.C.D.8.等标排放量 Pi(m3/h)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U /U。 A.Pi=*109
4、 B.Pi=*1010 C.Pi=*1011 D.Pi=*1010(分数:1.00)A.B.C.D.9.植被样方调查中,表示植被中的重要值为( )。 A.优势度+密度+频摩 B.相对优势度+相对密度+相对频度 C.样地密度+样地优势度 D.优势度+相对密度(分数:1.00)A.B.C.D.10.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01)中规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U /U。 A.焚烧炉渣与除尘设备收集的焚烧飞灰应分别收集、贮存和运输 B.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 C.焚烧飞灰按危险废物处理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分数:1.00)A.B.C.D.11.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EQ 为 80
5、时,生态系统属于( )。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分数:1.00)A.B.C.D.E.12.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U /U。 A.风频 B.风玫瑰图 C.联合频率 D.风场(分数:1.00)A.B.C.D.13.下列选项中,关于复杂地形风,概念不正确的是U /U。 A.山谷风可将夜间积累在地面的高琅度烟气导向高空,引起山谷熏烟污染 B.城市热岛环流可以将城市四周的冷空气向城区辐合补充 C.海陆风主要有两种类型:海陆风环流引起的污染;局地气团变性引起的污染 D.过山气流层的厚度及影响距离取决于地形和当时的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分数:1.
6、00)A.B.C.D.14.关于气象资料调查,下列内容正确的是U /U。 A.对于一、二级评价,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可直接使用气象台的地面资料 B.对于一、二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 C.对于三级评价,可直接取用距离建设项目最近的气象台资料 D.对于三级评价,如果气象台不在评价区域内,不能使用气象台的资料(分数:1.00)A.B.C.D.15.燃煤锅炉采用文丘里除尘,脱硫率 15%,煤的含硫率 0.5%,燃煤量 1000kg/h,SO 2排放量是U /U。 A.5kg/h B.6.8kg/h C.3.4kg/h D.13.6kg/h(分数:1.00)A.B.C.D.1
7、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电磁辐射的监测频次是在正常工作时段上,每个监测点监测U /U。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分数:1.00)A.B.C.D.17.达标排放的技术要求,必须以建设项目的( )负荷计算。 A.平均 B.最大 C.最小 D.常规(分数:1.00)A.B.C.D.18.下列选项中,关于不利气象条件说法错误的是U /U。 A.熏烟状态可以按一次取样计算 B.熏烟型气象条件出现在日出前 C.其他气象条件可酌情按 1h 取样或按日均值计算 D.在目前评价中选择不利气象条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从全年每小时和每日计算出的小时和日平均地面浓度中筛选出对环境敏感区和
8、综合各关心点造成污染较重的小时或日典型气象条件(分数:1.00)A.B.C.D.19.气温 22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 5.0mg/L,该河段属于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U /U。(根据 GB 3838-2002,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6mg/L) A.0.26 B.0.65 C.2.5 D.1.4(分数:1.00)A.B.C.D.20.日平均浓度计算首选( )的气象条件。 A.典型日的逐时 B.典型日的逐日 C.典型日的 D.典型日的平均日(分数:1.00)A.B.C.D.21.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是反映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U /U。 A.市场价格 B.均衡价格 C
9、.实际价格 D.使用价格(分数:1.00)A.B.C.D.22.费用效益分析中所使用的价格反映了U /U。 A.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差异之间的关系 B.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C.区域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的均衡价格 D.整个社会资源供给与国家宏观调控状况的关系(分数:1.00)A.B.C.D.2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声屏障保护的敏感建筑物外U /U处布设观测点位,进行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测量。 A.1m B.1.5m C.2m D.3m(分数:1.00)A.B.C.D.24.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
10、状况,以及由此而影响了U /U状况。 A.生态系统 B.生态景观 C.自然平衡 D.自然资源(分数:1.00)A.B.C.D.25.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预测的 1 h 浓度,通常利用U /U公式计算。 A.日均浓度 B.最大落地浓度 C.长期平均浓度 D.地面轴线浓度(分数:1.00)A.B.C.D.2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中规定,一类区禁止新建以U /U为燃料的锅炉。 A.煤粉 B.重油 C.轻油 D.天然气(分数:1.00)A.B.C.D.27.用来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U /U。 A.水力传导系数 B.渗流速度 C.有效孔隙度 D.水力梯度(分数:1.0
11、0)A.B.C.D.28.有关混合层高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U /U。 A.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的高度称为混合层高度 B.表征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 C.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 D.与大气稳定度有关(分数:1.00)A.B.C.D.29.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是U /U。 A.影子工程法 B.机会成本法 C.隐含价格法 D.调查评价法(分数:1.00)A.B.C.D.30.湖水混合的方式主要是U /U。 A.紊动混合和湍流混合 B.层流混合和紊动混合 C.紊动混合和对流混合 D.层流混合和湍流混合(分数:1.00
12、)A.B.C.D.31.验收监测时,水质监测采样应采集不少于( )的平行样。 A.5% B.10% C.8% D.15%(分数:1.00)A.B.C.D.32.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通过分散作用得到稀释,不属于分散机理的是U /U。 A.弥散作用 B.湍流扩散 C.物理扩散 D.弥散作用(分数:1.00)A.B.C.D.33.对河流环境调查时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可在U /U调查。 A.枯水期 B.枯水期和平水期 C.平水期和丰水期 D.三个时期都需调查(分数:1.00)A.B.C.D.34.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清算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其中正确的是U /U。 A.技改扩
13、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B.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C.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D.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分数:1.00)A.B.C.D.35.传统曝气法属于U /U废水处理方法。 A.物理化学处理法 B.化学处理法 C.物理处理法 D.生物处理法(分数:1.00)A.B.C.D.3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在U /U情况下,应提出整改建议。 A.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B.环评及
14、批复所提环保措施部分得到了落实 C.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D.目前遗留的环境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E.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分数:1.00)A.B.C.D.E.37.某工厂年消耗新鲜工业用水 1.1 万 t,排污系数设为 0.7,未设置排水流量监测,污水处理设施进口处COD 浓度为 550mg/L,排放 COD 浓度为 110mg/L,则该工厂每年去除 CODU /Ukg。 A.3388 B.3388000 C.847 D.847000(分数:1.00)A.B.C.D.38.关于污水排放口的考核,下面说法错误的是U /U。 A.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
15、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 B.对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应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C.总排放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外排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 D.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分数:1.00)A.B.C.D.39.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HJ/T 2.293)规定,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U /U的有效数据。 A.3 d B.5 d C.7 d D.9 d(分数:1.00)A.B.C.D.4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非稳定废水连续排放源,采用等时采样方法测试,每个周期依据实际排放情况,按每U /U
16、采样和测试一次。 A.12h B.13h C.24h D.34h(分数:1.00)A.B.C.D.41.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所说的逆温是指U /U。 A.气温随纬度增加的现象 B.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C.气温随高度递减的现象 D.气温随纬度递减的现象(分数:1.00)A.B.C.D.4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T 3492007)中规定,对于线状建设项目,一级评价范围为U /U。 A.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5 km 带状区域 B.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4 km 带状区域 C.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3 km 带状区域
17、 D.油气集输管线(油区道路)两侧各 0.2 km 带状区域(分数:1.00)A.B.C.D.43.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最后的附录中不应该包括U /U。 A.项目委托书 B.工艺流程图 C.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 D.公众参与调查分析表(分数:1.00)A.B.C.D.44.环评中颗粒物扩散模式通常采用倾斜烟云扩散模式,该模式适用于粒径( )的颗粒物。 A.15m B.15m C.10m D.10m(分数:1.00)A.B.C.D.45.某声源的衰减符合点声源衰减规律,在距离其 1m 处的声压级为 120dB(A),在距离 10m 处的声压级为U /U。 A.110dB(A) B.10
18、5dB(A) C.103dB(A) D.100dB(A)(分数:1.00)A.B.C.D.46.累积影响应当从U /U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A.时间和空间 B.数量和质量 C.时间和质量 D.空间和数量(分数:1.00)A.B.C.D.47.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 和 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U /U时,一般情况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A.10,20 B.10 C.20,10 D.20(分数:1.00)A.B.C.D.48.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为U /U。 A.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 B.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出水 C.曝气池初沉池二沉池出水 D.初沉池二沉池出水曝气池(分
19、数:1.00)A.B.C.D.49.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可采用U /U表示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A.浓度等值线 B.污染物位置变化图 C.污染物周期变化图 D.浓度等值线和污染物周期变化图(分数:1.00)A.B.C.D.50.某企业年排废水 600 万吨,废水中氨氮浓度为 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 70%,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 15mg/L。该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U /Ut/a。 A.120 B.90 C.36 D.12(分数:1.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51.大气环境影响评
20、价中,二级评价的附图应包括U /U。 A.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B.基本气象分析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E.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B.C.D.E.52.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U /U方面的数据。 A.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 B.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C.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 D.水质、水文数据(分数:2.00)A.B.C.D.53.下列选项中,符合环境影响预测原则的是U /U。 A.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按相应的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征、当地的环境要求而定 B.主要靠收集现有资料进行类比 C.应符合国家或地方
21、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 D.应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数:2.00)A.B.C.D.54.属于一类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U /U。 A.大中型建设项目 B.附近有居民文教区 C.附近有风景游览区 D.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 E.项目建设后增加 6 dB(A)(分数:2.00)A.B.C.D.E.55.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主要内容包括U /U。 A.地下水背景值 B.地下水监测井深度 C.包气带岩性 D.土壤和植被状况(分数:2.00)A.B.C.D.56.下列选项中,U /U方法是从声源上降低环境噪声。 A.设计制造低噪声设备 B.合理安排建筑物平面布局 C.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5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