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9,分数:100.00)1.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80m3/s,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 55m,水深 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_水样分析。 A.6 个 B.5 个 C.4 个 D.2 个(分数:2.00)A.B.C.D.2.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20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 60m,水深 4.2m,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_分析。 A.6 个水样 B.3 个水样 C.2 个混合
2、水样 D.1 个混匀水样(分数:2.00)A.B.C.D.3.湖泊、水库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_布设的方法。 A.南北向 B.放射线 C.同心圆 D.东西向(分数:2.00)A.B.C.D.4.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在水面下 0.5m 及_以下,距底 0.5m 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斜温层 D.5等温层(分数:2.00)A.B.C.D.5.对于小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水面下 0.5m 处和水深_,并距底不小于 0.5m处各设一取样点。 A.5m B.8m C.6m D.10m(分数:2
3、.00)A.B.C.D.6.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_。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 10m 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分数:2.00)A.B.C.D.7.对于海湾,在水深大于等于 10m 时,在水面下 0.5m 处和水深_并距海底不小于 0.5m 处各设一取样点。 A.5m B.8m C.6m D.10m(分数:2.00)A.B.C.D.8.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 50000
4、m3/d 时,大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_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36km 2 B.12.5km 2 C.1.53.5km 2 D.47km 2(分数:2.00)A.B.C.D.9.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 50000m3/d 时,小型湖泊的一级评价每_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 2 B.12km 2 C.1.53.5km 2 D.24km 2(分数:2.00)A.B.C.D.10.对二级评价的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 50000m3/d 时,每_应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1.53.5km 2 B.24km 2 C.12.5km 2 D.47km 2(分数:2.00
5、)A.B.C.D.11.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_处理。 A.河流 B.水库 C.湖泊 D.河口(分数:2.00)A.B.C.D.1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下,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单项水质数评价可以采用_。 A.矩阵法 B.加权平均法 C.标准指数法 D.幂指数法(分数:2.00)A.B.C.D.13.某水域 5 年内规划有 4 个建设项目向其排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可以采用_。 A.矩阵法 B.幂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6、 D.自净利用指数法(分数:2.00)A.B.C.D.14.地面水环境水质现状评价主要采用_。 A.定性分析 B.文字分析与描述,并辅之以数学表达式 C.定量分析 D.数学表达式,并辅之以文字分析与描述(分数:2.00)A.B.C.D.15.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在_应用。 A.调查的水质参数大于 3 项时 B.调查的水质参数大于等于 1 项时 C.调查的水质参数较多时 D.任何情况都可用(分数:2.00)A.B.C.D.16.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预测_的环境影响。 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B.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最大两个时段 C.水体
7、白净能力最小时段 D.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分数:2.00)A.B.C.D.17.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应预测_的环境影响。 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B.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水体自净能力最大时段(分数:2.00)A.B.C.D.18.当河流的断面宽深比_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A.10 B.20 C.30 D.20(分数:2.00)A.B.C.D.19.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_,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 B.1.6 C.1.3 D.1.3(分数:2.00)A.B.C.D.20.按照环境影
8、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 25,最大弯曲系数 0.8,该河段可简化为_。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分数:2.00)A.B.C.D.21.某河流断面宽深比 25,预测河段弯曲参数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可简化为_。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分数:2.00)A.B.C.D.22.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_三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A.支流、江心洲、汇合后主流 B.河流无感潮段、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 C.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 D.支流、汇合前主流、江
9、心洲(分数:2.00)A.B.C.D.23.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简化的简化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 A.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大湖(库)可以按中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B.评价等级为一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大湖(库)对待,停留时间较短时也可以按小湖(库)对待 C.评价等级为三级时,中湖(库)可以按小湖(库)对待,停留时间很长时也可以按大湖(库)对待 D.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如何简化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E.水深大于 10m 且分层期较长(如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分数:2.00)A.B.C.D.24.排入河流的点源两排放口的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_
10、,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 A.排污量较大的排放口 B.两排放口之间 C.任意一个排放口 D.排污量较小的排放口(分数:2.00)A.B.C.D.25.排入小湖(库)的所有点源排放口可以简化为_,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分数:2.00)A.B.C.D.26.当排入大湖(库)的_时,可以简化成一个排污口。 A.两排放口间距较近 B.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近 C.两排放口间距较远 D.所有排放口间距较远(分数:2.00)A.B.C.D.27.内陆某拟建项目污水排向一小河,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该小河在排污口下游 6km 处汇入具有重要用水功能的中河。根据环境影响评
11、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不需要预测的点是_。 A.排放口附近 B.排放口的上游断面 C.排放口下游的重要水工构筑物附近 D.小河与中河汇合口下游(分数:2.00)A.B.C.D.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预测水质参数筛选要求的是_。 A.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B.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C.建设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D.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可能不同(分数:2.00)A.B.C.D.29.某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水温 46、pH7.8,含有汞、锌、铜、铅四种污染
12、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的污染物类型是_。 A.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B.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C.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D.持久性污染物、废热(分数:2.00)A.B.C.D.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可简化成面源,其排放规律可简化为_。 A.非连续恒定排放 B.连续恒定排放 C.非连续非恒定排放 D.连续非恒定排放(分数:2.00)A.B.C.D.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充分混合段的数学预测模式是_
13、。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S-P 模式 D.弗罗衰减模式(分数:2.00)A.B.C.D.32.根据环境影响评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以下不可作为筛选和确定预测参数依据的是_。 A.工程分析 B.评价等级 C.当地的环保要求 D.行业协会的要求(分数:2.00)A.B.C.D.33.某项目向附近湖泊间断排放污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可以选用的混合过程段水质预测数学模式为_。 A.解析模式 B.动态数值模式 C.一维稳态数值模式 D.三维稳态数值模式(分数:2.00)A.B.C.D.34.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
14、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 4km 有集中饮用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_维数学模式。 A.零 B.一 C.二 D.三(分数:2.00)A.B.C.D.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情况水质预测适用二维解析模式的是_。 A.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B.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C.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D.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分数:2.00)A.B.C.D.36.某拟建项目每天向附近湖泊连续排放污水,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 8m、水面面积 2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5、地面水环境,预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长期平均浓度应采用的模式为_。 A.湖泊移流模式 B.湖泊环流混全衰减模式 C.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D.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分数:2.00)A.B.C.D.37.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点源影响预测的方法首先应考虑_。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分数:2.00)A.B.C.D.38.选用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各类地面水体水质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采用时,要对模式进行_。 A.修正并验证 B.验证 C.修正 D.更正(分数:2.00)A.B.C.D.39.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当评价等级为_
16、且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不大而预测又费时费力时可以采用专业判断法预测。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以下(分数:2.00)A.B.C.D.40.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类比调查法只能做_预测。 A.定量 B.定性 C.半定量 D.半定量或定性(分数:2.00)A.B.C.D.41.水工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地面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此种方法属于_。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分数:2.00)A.B.C.D.42.建设项目对地面水的某些影响如感官性状、有毒物质在底泥中
17、的累积和释放等,当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法时,可以采用_进行预测。 A.专业判断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调查法 D.数学模式法(分数:2.00)A.B.C.D.43.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_。 A.完全混合过程段、混合过程段和下游河段 B.充分混合段、完全充分混合段和中游河段 C.完全充分混合段、部分充分混合段和混合过程段 D.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分数:2.00)A.B.C.D.44.河流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_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A.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等于平均浓度的 5% B.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
18、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5% C.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大于平均浓度的 5% D.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 10%(分数:2.00)A.B.C.D.45.当需要预测_的水质时,应在该段河流中布设若干预测点。 A.充分混合段 B.河流混合过程段 C.上游河段 D.下游河段(分数:2.00)A.B.C.D.46.对于_河段,当拟预测溶解氧时,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 A.分段预测 B.弯曲 C.矩形 D.非矩形(分数:2.00)A.B.C.D.47.矿山开发项目应预测其_的地面水面源环境影响。 A.建设过程阶段和运行阶段 B.建设过程阶段和服务期满后 C.生产运
19、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 D.生产运行阶段(分数:2.00)A.B.C.D.48.某些建设项目(如冶炼、火力发电、初级建筑材料的生产)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废弃物较多,这种情况应预测其_的环境影响。 A.堆积物面源 B.水土流失面源 C.降尘面源 D.烟尘面源(分数:3.00)A.B.C.D.49.水土流失面源和堆积面源主要考虑_全部降雨产生的影响。 A.一次降雨 B.某一个月 C.建设项目所在地 D.一定时期内(分数:3.00)A.B.C.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环境标准(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
20、题数:49,分数:100.00)1.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80m3/s,一级评价,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 55m,水深 7m,在取样断面上应取_水样分析。 A.6 个 B.5 个 C.4 个 D.2 个(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与前面的题目相比,多了评价的等级,以及“水样分析”,“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因此,答案还是 A。“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同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2.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 1
21、20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 60m,水深 4.2m,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_分析。 A.6 个水样 B.3 个水样 C.2 个混合水样 D.1 个混匀水样(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二、三级评价水样的对待: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一个水样。3.湖泊、水库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_布设的方法。 A.南北向 B.放射线 C.同心圆 D.东西向(分数:2.00)A.B. C.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地面水 相关 环境标准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8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