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二)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二)及答案解析.doc(4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基础知识-流体力学(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9,分数:109.00)1.理想流体的基本特征是( )。A黏性系数是常数 B不可压缩C无黏性 D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分数:1.00)A.B.C.D.2.一管径 d=50mm 的水管,在水温 t=10时,管内要保持层流的最大流速是( )m/s。(10时水的运动黏滞系数 =1.3110 -6m2/s)A0.21 B0.115 C0.105 D0.0525(分数:1.00)A.B.C.D.3.根据静水压强的特性,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压强( )。A数值相等 B数值不等C仅水平方向数值相等 D铅
2、直方向数值最大(分数:1.00)A.B.C.D.4.如图 6-1-1 所示,在上部为气体下部为水的封闭容器上装有 u 形水银测压计,其中 1、2、3 点位于同一平面上,其压强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D.5.盛水容器 a 和 b 的上方密封,测压管水面位置如图 6-1-3 所示,其底部压强分别为 pa和 pb。若两容器内水深相等,则 pa和 pb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D.6.图 6-1-4 所示弧形闸门 AB(1/4 圆),闸门宽 4m,圆弧半径 R=1m,A 点以上的水深 H=1.4m,水面为大气压强。该闸门 AB 上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 Px为(
3、 )kN。(分数:1.00)A.B.C.D.7.连续介质模型既可摆脱研究流体分子运动的复杂性,又可( )。A不考虑流体的压缩性B不考虑流体的黏性C运用高等数学中连续函数理论分析流体运动D不计流体的内摩擦力(分数:1.00)A.B.C.D.8.关于流体的黏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体的黏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流体的黏性是产生能量损失的根源C黏性就是流体具有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D流体具有内摩擦力的特性就是流体的黏性(分数:1.00)A.B.C.D.9.随温度的升高,( )。A液体和气体的黏度都增大 B液体黏度降低,气体黏度增大C液体黏度增大,气体黏度降低 D液体和气体的黏度都降低(分数:1
4、.00)A.B.C.D.10.某平面流动的流速分布方程为: x=2y-y2,在固壁处 y=0,流体的动力黏度为 =0.810 -3Pas,距壁面 y=7.5cm 处的黏性切应力 为( )Pa。A210 3 B-3210 -3 C1.4810 -3 D3.310 -3(分数:1.00)A.B.C.D.11.已知某流体的密度 =1000kg/m 3,动力黏度 =0.1Pas,则该流体的运动黏度 v=( )m2/s。A0.110 -3 B0.110 3 C0.1510 -3 D0.1510 3(分数:1.00)A.B.C.D.12.如图 6-1-5 所示,倾角 30的斜面上有厚度 0.3mm 的油层
5、,油的动力黏度为 0.01Ns/m2,方形物体重量为 30N,底面积为 0.3m2,物体下面油层的运动速度呈直线分布,则物体匀速下滑速度为( )m/s。(分数:1.00)A.B.C.D.13.某点的绝对压强为 Pabs=68.6kPa,则其相对压强 P 和真空度 hv分别为( )。AP=-29.4kPa,h v=3m(水柱) BP=29.4kPa,h v=3m(水柱)CP=-68.6kPa,h v=7m(水柱) DP=68.6kPa,h v=6m(水柱)(分数:1.00)A.B.C.D.14.设某点压力表读数为 P=40kPa,取 P 为相对压强,P abs为绝对压强,则( )。AP =40k
6、Pa,P abs=98kPa BP =40kPa,P abs=138kPaCP =138kPa,p abs=40kPa DP =98kPa,P abs=40kPa(分数:1.00)A.B.C.D.15.如图 6-1-6 所示,水下有一个半径为尺=0.5m 的半球形侧盖,球心至水面距离 H=3m,作用于半球盖上水平方向静水压力是( )kN。(分数:1.00)A.B.C.D.16.如图 6-1-7 所示的平面闸门,门高 h=2m,宽 b=1.5m,门顶距水面 a=1m,作用在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为( )kN。(分数:1.00)A.B.C.D.17.如图 6-1-8 所示,容器竖管横截面面积 A1=1
7、cm2,底面面积 A2=100cm2,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力为( )N。(分数:1.00)A.B.C.D.18.如图 6-1-9 所示矩形闸门,已知。及 h,当( )时,闸门可绕 O 轴自动打开。(分数:1.00)A.B.C.D.19.如图 6-1-10 所示圆柱的左半部在水作用下受到浮力,则圆柱在该浮力作用下将( )。(分数:1.00)A.B.C.D.20.如图 6-1-11 所示圆柱体的直径 d=2m,左侧水深 h1=2m,右侧水深 h2=1m,则该圆柱体单位长度所受到的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和铅垂分力分别为( )。(分数:1.00)A.B.C.D.21.如图 6-1-12 所示,三种容器水深
8、、底面积均相等,水体体积不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分数:1.00)A.B.C.D.22.如图 6-1-13 所示,利用封闭水箱测另一种液体的容重 。已知 h1=50cm,h 2=60cm,则容重 为( )kN/m3。(分数:1.00)A.B.C.D.23.垂直放置于水中的矩形平板 AB,如图 6-1-14 所示。由 AB 中心的力 F 和水底支座支撑稳定,则 F 应为平板所受静水压力 P 的( )倍。(分数:1.00)A.B.C.D.24.如图 6-1-15 所示,1/4 圆弧面的静水总压力 F 方向为( )。(分数:1.00)A.B.C.D.25.如图 6-1-16 自动排水矩形闸门
9、 AB,要求上游水位 1m 处自动打开,闸门高 L=3.0m,垂直安装,不计摩擦力,闸门转轴应放在距离闸门底( )m 处。(分数:1.00)A.B.C.D.26.金属压力表的读值是( )。A相对压强 B相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C绝对压强 D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分数:1.00)A.B.C.D.27.描述液体运动的迹线和流线的概念,正确的是( )。A流线上质点不沿迹线运动B质点运动的轨迹称为流线C流线上质点的流速矢量与流线相切D质点的迹线和流线都重合(分数:1.00)A.B.C.D.28.欧拉法描述液体运动时,表示同一时刻因位置变化而形成的加速度称为( )。A当地加速度 B迁移加速度C液体质点加速度
10、 D加速度(分数:1.00)A.B.C.D.29.图 6-2-1 中相互之间可以列总流伯努利方程的断面是( )。(分数:1.00)A.B.C.D.30.如图 6-2-2 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B.C.D.31.黏性流体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是(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分数:1.00)A.B.C.D.32.有一变截面压力管道,断面 A 处管径 dA=100mm,断面平均流速 vA=8.1m/s;断面 B 处平均流速vB=10m/s,则断面 B 处管径为( )mm。A80 B90 C110 D120(分数:1.00)A.B.C.D
11、.33.如图 6-2-3 所示一水平放置的恒定变直径(沿程放大)圆管流,当不计水头损失时,1、2 断面形心点压强关系是( )。(分数:1.00)A.B.C.D.34.伯努利方程中 (分数:1.00)A.B.C.D.35.圆管中层流运动的流体,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规律及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关系是( )。A流速呈线性分布,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 1/2B流速呈双曲线分布,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 1/2C流速呈抛物线线分布,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 1/2D流速呈抛物线分布,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 1/3(分数:1.00)A.B.C.D.36.已知流场速度分布(u,v,)=(xy,-2yx,yz),密度不变,
12、则流动可认为是( )。A恒定流 B非恒定流 C理想流体 D不可压缩流体(分数:1.00)A.B.C.D.37.密度 =1.2kg/m 3的空气,经直径 d=1000mm 的风管流入下游二支管中如图 6-2-4 所示,支管 1 的直径d1=500mm,支管 2 的直径 d2=300mm,支管的断面流速分别为 v1=6m/s,v 2=4m/s,则上游干管的质量流量为( )kg/s。(分数:1.00)A.B.C.D.38.应用总流能量方程时,上、下游两过流断面的压强应用的压强是( )。A必须用绝对压强B必须用相对压强C必须用相对压压强水头D相对压强和绝对压强均可用,但等号前后应统一使用同一种压强(分
13、数:1.00)A.B.C.D.39.如图 6-2-5 所示有压恒定流水管直径 d=50mm,末端阀门关闭时压力表读数为 21kPa,阀门打开后读值降至 5.5kPa,如不计水头损失,则该管的通过流量 Q 为( )L/s。(分数:1.00)A.B.C.D.40.下列关于动量定理的论述正确的是( )。A动量定理仅适用于层流运动 B动量定理仅适用于紊流运动C动量定理仅适用于理想流体运动 D动量定理适用于以上任何流动(分数:1.00)A.B.C.D.41.流体一维总流中,判别流动方向的正确表述是( )。A流体从高处向低处流动B流体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万流动C流体从单位机械能大的地方向单位机械能小
14、的地方流动D流体从流速快的地方向流速慢的地方流动(分数:1.00)A.B.C.D.42.输水管道的直径为 200mm,输水量为 1177kN/h(重量流量),则其断面平均流速为( )m/s。A1.06 B2.06 C3.06 D4.06(分数:1.00)A.B.C.D.43.如图 6-2-6 所示有一垂直放置的渐缩管,内径由 d1=300mm 渐缩至 d2=150mm,水从下而上自粗管流入细管。测得水在粗管 1-1 断面和细管 2-2 断面处的相对压强分别为 98kPa 和 60kPa,两断面间垂直距离为1.5m,若忽略摩擦阻力,则通过渐缩管的流量为( )m 3/s。(分数:1.00)A.B.
15、C.D.44.如图 6-2-7 所示一流线夹角很小、曲率很小的渐变流管道,A-A 为过流断面,B-B 为水平面,1、2 为过流断面上的点,3、4 为水平面上的点,则各点的运动物理量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D.45.如图 6-2-8 所示,消防管道直径 D=200mm,末端收缩形喷嘴出口直径 d=50mm,喷嘴和管道用法兰盘连接,并用螺栓固定。当流量 Q=0.1m3/s 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为( )kN。(分数:1.00)A.B.C.D.46.变直径圆管流,细断面直径 d1,粗断面直径 d2=2d1,粗细断面雷诺数的关系是( )。(分数:1.00)A.B.C.D.47.A、
16、B 两根圆形输水管,管径相同,雷诺数相同,A 管为热水,B 管为冷水,则两管流量 qvA、q vB的关系为( )。Aq vAq vB Bq vAq vB Cq vA=qvB D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48.层流沿程阻力系数 ( )。A只与雷诺数有关 B只与相对粗糙度有关B只与流程长度和水力半径有关 D既与雷诺数有关又与相对粗糙度有关(分数:1.00)A.B.C.D.49.管道长度不变,管中流动为层流,允许的水头损失不变,当直径变为原来 2 倍时,若不计局部损失,流量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A2 B4 C8 D16(分数:1.00)A.B.C.D.50.边界层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17、( )。A来流流速分布均匀 B有逆压梯度和物面黏性阻滞作用C物面开关不规则 D物面粗糙(分数:1.00)A.B.C.D.51.紊流附加切应力 等于( )。(分数:1.00)A.B.C.D.52.对于圆管层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头损失与流速无关 B水头损失只与雷诺数有关C水头损失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D水头损失与流速一次方成正比(分数:1.00)A.B.C.D.53.圆管直径 d=0.2m,管长 L=1000m,输送石油的流量 Q=0.04m3/s,运动黏滞系数 =1.6cm 2/s,则沿程损失系数 等于( )。A0.02 B0.04 C0.4 D4(分数:1.00)A.B.C.D.54.
18、谢才公式仅适用于( )。A水力光滑区 B水力粗糙区或阻力平方区C紊流过渡区 D第一过渡区(分数:1.00)A.B.C.D.55.某河道中有一圆柱形桥墩,圆柱直径 d=1m,水深 h=2m,河中流速 v=3m/s,绕流阻力系数为 CD=0.85,则桥墩所受作用力为( )N。A3004 B7650 C12017 D24033(分数:1.00)A.B.C.D.56.关于圆管紊流的速度分布曲线,叙述合理的是( )。A在层流底层近似指数曲线分布,在紊流核心区近似对数曲线分布B在层流底层近似抛物线分布,在紊流核心区近似对数曲线分布C在层流底层近似直线分布,在紊流核心区近似对数曲线分布D上面叙述均不合理(分
19、数:1.00)A.B.C.D.57.计算阻力系数的柯列布洛克(Colebrook)公式, (分数:1.00)A.B.C.D.58.如图 6-3-1 所示一矩形断面通风管道,断面尺寸为 1.2m0.6m,空气密度 =1.20kg/m 3,流速v=16.2m/s,沿程阻力系数 =0.0145,流程长度 L=12m 的沿程压强损失为( )N/m 2。(分数:1.00)A.B.C.D.59.如图 6-3-2 所示某半开的阀门,阀门前后测压管水头差h=1m 水柱,管径不变,管中平均流速v=2m/s,则该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为( )。(分数:1.00)A.B.C.D.60.长 500m,直径 20mm 的
20、电缆线,在风速为 22m/s 的大风中所受绕流阻力 D=3821N,空气密度=1.29kg/m 3,则其绕流阻力系数 CD为( )。A1.01 B1.22 C1.41 D1.62(分数:1.00)A.B.C.D.61.流体侧压管水头线的沿程变化是( )。A沿程上升 B沿程下降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62.作用水头相同时,孔口的过流量要比相同直径的管嘴过流量( )。A大 B小 C相同 D无法确定(分数:1.00)A.B.C.D.63.圆柱形管嘴的长度为 l,直径为 d,管嘴作用水头为 H0,则其正常工作条件为( )。Al=(34)d,H 09m Bl=(
21、34)d,H 06mCl=(78)d,H 09m Dl=(78)d,H 06m(分数:1.00)A.B.C.D.64.图 6-4-1 所示直径为 20mm,长 5m 的管道白水池取水并泄入大气中,出口比水池水面低 2m,已知沿程水头损失系数 =0.02,进口局部水头损失系数 ,则泄流量 Q 为( )L/s。(分数:1.00)A.B.C.D.65.如图 6-4-2 所示,当阀门的开度变小时,流量将( )。(分数:1.00)A.B.C.D.66.如图 6-4-3 所示,两水箱水位恒定,水面高差 H=10m,管道直径 d=10cm,总长度 L=20m,沿程阻力系数 =0.042,已知所有的转弯、阀门
22、、进、出口局部水头损失合计为:h i=3.2m。则通过管道的平均流速为( )。(分数:1.00)A.B.C.D.67.如图 6-4-4 所示,长管并联管段 1、2,两管段长度 l 相等,直径 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则两管段的流量比 Q1/Q2为( )。(分数:1.00)A.B.C.D.68.A、B 两点之间并联了三根管道,则 AB 之间的水头损失 hfAB等于( )。(分数:1.00)A.B.C.D.69.如图 6-4-5 所示,直径为 d 的圆断面有压涵管,长度 l=20m,上、下游水位差 H=1m,涵管管径d=0.85m,沿程损失系数 =0.03,进、出口的局部损失系数 、 ,通
23、过的流量为( )m 3/s。(分数:1.00)A.B.C.D.70.水从高位水池流向低位水池,如图 6-4-6 所示。已知水面高差 H=12m,管长 l=150m,水管直径100mm,沿程损失系数 =0.03,进、出口和 90折管的局部损失系数分别为 (分数:1.00)A.B.C.D.71.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分支串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 )。A各管段流量不相等B各管段测压管水头差不等于各管段沿程水头损失C各管段流量相等,但测压管水头线不代表总能头线D各管段流量相等,且总水头损失等于各管段水头损失之和(分数:1.00)A.B.C.D.72.并联长管的流动特征是( )。A各分管流量相等B各分管测压管
24、水头差不等于各分管的总能头差C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但各分管的水头损失不等D总流量等于各分管流量之和,且各分管的水头损失相等(分数:1.00)A.B.C.D.73.圆柱形管嘴,直径 d=0.08m,作用水头 H=7.5m,其出口流量 Q 为( )m 3/s。A0.05 B0.06 C0.20 D0.60(分数:1.00)A.B.C.D.74.如图 6-4-7 所示水泵吸水系统,水箱与水池液面高差 z=30m,断面 1-1 到 2-2 的总水头损失hw=3mH2O,则水泵的扬程 H 至少应为( )mH 2O。(分数:1.00)A.B.C.D.75.当孔口(=0.62)、管嘴( n=0.8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基础知识 流体力学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