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方案评析(一)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方案评析(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方案评析(一)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方案评析(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县城西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风景名胜区,南部、东部均为平原。规划高速公路从西北穿越县城,顺着水源地(北江)直至东南方向紧靠县域的区域中心城市甲。县域共设置 5 个重点镇、10 个一般镇,一般镇的人口、规模都均衡。重点镇 A 位于西部,山区中间,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连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镇 B 位于西北部,有高速公路环绕,重点发展商贸和旅游,周边有 2 个一般镇,距离较近;B 镇上方还建有水库 2,临靠水源地。重点镇 C 位于北部风景名胜区范
2、围内,重点发展建材、旅游,风景名胜区周边有水库 1。重点镇 D 位于南部,有一条公路与县城联系,重点发展商贸。重点镇 E 在东部,紧靠高速公路和北江,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甲,重点发展化工和物流。2009 年,城镇化率 32%,规划到 2020 年,总规划人口 80 万,城镇人口 50 万,还有重点镇镇域人口 2.6万一个,一般镇 0.9 万人口一个。请指出该城镇体系规划的不当之处及其理由。(分数:15.00)_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大城市,市域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有两个主要城市 A 和 B,两城市相距8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 A 为市
3、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120 万人。城市 B 为滨海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45 万人。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人口规模 10 万20 万不等。市域内有一条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穿过。该市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在近期重点选址新建石化工业园区、电子工业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新机场和环行高速公路等项目(详见附图)。请指出上述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某市近期规划项目选址示意图(分数:15.00)_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5.00)3.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附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 1 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
4、市面积 2.89 万 km2,辖一区(市区)、一市、七县、39 个镇、75 个乡。现状市区城市人口 22.36 万,总人口 529 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该市。规划要点如下: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镇发展副轴。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经济区。按照一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按照市场经济效
5、益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分数:15.00)_四、B(四)/B(总题数:1,分数:15.00)4.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市域内现有中心城镇 1 个,一般镇 6 个,一条河流自西向东流经中心城镇北部,在中心城镇东北方向河中有一河心岛,在东部沿海有甲、乙、丙 3 个港口,其中甲为渔港,乙、丙为货港。按照规划方案拟依托甲港发展化工业,依托乙、丙港发展重化工业;在机场附近安排了机械工业,在河心岛上设有工业用地,6 个一般镇均设工业园区。根据以上说明及规划示意图,请指出该市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选址及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6、分数:15.00)_五、B(五)/B(总题数:1,分数:15.00)5.某平原地区城市,20002020 年总体规划拟定为以轻工业和商贸为主的地区中心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向南和向东发展。规划 2020 年城市人口 5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 62km2(包括开发区在内,不包括城市发展备用地。工业开发区原定用地范围为 16km2,5 年来已建成 1.5km2,另有约 2.5km2已投入基础设施)。该总体规划方案(如示意图)经评审认为: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路网骨架基本合理,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环境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试就上述三个方面的最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7、出相应的最主要调整措施。(分数:15.00)_六、B(六)/B(总题数:1,分数:15.00)6.附图为某城市的总体规划示意图,表达了城市干道网布置与地形地貌、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试评析其主要优、缺点。(分数:15.00)_七、B(七)/B(总题数:1,分数:10.00)7.图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 60 万人。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试就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
8、局存在的问题。(分数:10.00)_城市规划实务-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方案评析(一)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一)/B(总题数:1,分数:15.00)1.某县城西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风景名胜区,南部、东部均为平原。规划高速公路从西北穿越县城,顺着水源地(北江)直至东南方向紧靠县域的区域中心城市甲。县域共设置 5 个重点镇、10 个一般镇,一般镇的人口、规模都均衡。重点镇 A 位于西部,山区中间,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连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重点镇 B 位于西北部,有高速公路环绕,重点发展商贸和旅游,周边有 2 个一般镇,距离较近;B 镇上方还建有水库 2,临靠水源地
9、。重点镇 C 位于北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重点发展建材、旅游,风景名胜区周边有水库 1。重点镇 D 位于南部,有一条公路与县城联系,重点发展商贸。重点镇 E 在东部,紧靠高速公路和北江,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甲,重点发展化工和物流。2009 年,城镇化率 32%,规划到 2020 年,总规划人口 80 万,城镇人口 50 万,还有重点镇镇域人口 2.6万一个,一般镇 0.9 万人口一个。请指出该城镇体系规划的不当之处及其理由。(分数:15.00)_正确答案:(2009 年城镇化率 32%,根据现有数据判断,该县的 2020 年规划城镇化水平 65%偏高,不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10、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确定应本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发展原则,统筹研究确定。县级城市规模有限,本城镇体系中重点镇和一般镇数目较多,人口规模较小,容易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不利于发挥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利于重点镇的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应坚持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本空间布局松散,县城、重点镇、一般镇的整体性不强,交通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基础设施共享,难以发挥重点镇对于县城的分工协作,相互促进的作用。重点镇的确定应考虑用地自然条件和对外交通联系。重点镇 A 位于西部山区中间,用地条件局促,且仅有一条公路与外界连接,交通条件较差,故不宜将 A 规划为重点镇。重点镇 C 位于北江北部,与
11、县城隔江而望,交通联系不便,隔江发展,经济成本较高,故不宜将 C 规划为重点镇。重点镇 B 和周边 2 个小镇距离较近,应整合规划。 重点镇的功能定位应结合城市人口、资源、环境,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重点镇 C 位于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规划重点发展建材,将造成环境污染,难以满足水库对于环境的具体要求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故重点发展建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不合理。 重点镇 D 位于南部,仅有一条公路与县城联系,如重点发展商贸,则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最好能临近高速公路或水运交通,故重点镇 D 功能定位不合理。 重点镇 E 的石化产业临北江,下游是城市甲,污染水源。 高
12、速公路布局不合理,应有利于县城和重点镇的交通联系,并应兼顾一般镇的交通组织,同时水库与高速公路作为区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空间布置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解析:解析 例题的第一段说明了该市的位置、地理状况和自然资源。这些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于后面的城镇体系的确定和功能定位,既是有利的支撑条件,又可构成限制因素。风景名胜区、现状水系、道路交通系统等因素,均对城镇体系的确定和产业安排有一定的限制要求。考试时,大家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快速阅读考题的同时,对这些出题者有意点出的内容,必须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例题的第二段是对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综合意图和目标: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和交
13、通规划做出较详细的说明。答题的思路就从这些详细的规划要点与该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对比中产生。 例题的第三段是对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以及人口规模规划,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和交通规划做出较详细的说明。答题的思路就从这些详细的规划要点与该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对比中产生。 例题的最后一段提出问题,此题为反例。大家要注意:要围绕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方面回答问题,并且要注意题目中要求,说明提出问题的理由。 综合题目的文字和规划示意图,现在对例题中给出的条件和规划要点汇总、分析如下: 首先,从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上看,该县的 2020 年规划城镇化水平 65%,而 2009 年城镇化率仅为32%,在 10
14、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近 1 倍,明显偏高,不符合客观规律。 其次,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确定应本着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发展原则,统筹研究确定。县级城市规模有限,城镇体系中重点镇 5 个和一般镇 10 个,每一个镇的人口规模较小,容易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不利于发挥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不利于重点镇的发展。同时城镇体系规划应坚持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规划应加强整体性,充分发挥重点镇的带动作用。 再次,重点镇的确定应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重点镇 A 位于西部山区中间,交通条件较差,故不宜作为重点镇。而重点镇 B 和周边 2 个小镇距离较近,规划过于零散。
15、重点镇 C 与县城隔江而望,交通联系不便,也不宜作为重点镇;且重点镇 C 位于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而建材产业将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水资源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重点镇 D 在交通方面仅有一条公路与县城联系,交通条件较差,而商贸产业需要较好的交通条件,故重点镇 D 的功能定位不合理。重点镇 E 的石化产业临北江,下游是城市甲,污染水源。 最后再看一下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应有利于县城和重点镇的交通联系,并应兼顾一般镇的交通组织,同时水库与高速公路作为区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空间布置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二、B(二)/B(总题数:1,分数:15.00)2.某大城市,市域北
16、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有两个主要城市 A 和 B,两城市相距8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 A 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120 万人。城市 B 为滨海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 45 万人。其他中小城市的规划人口规模 10 万20 万不等。市域内有一条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自南向北穿过。该市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在近期重点选址新建石化工业园区、电子工业园区、区域性物流园区、新机场和环行高速公路等项目(详见附图)。请指出上述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某市近期规划项目选址示意图(分数:15.00)_正确答案:(在规划布局方面: 石化工业园区布
17、局不合理。其选址主要考虑因素主要为对外交通条件和环境影响因素,规划中选址不靠近港口和铁路,交通运输不便,且靠近水源地布置,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区域性物流园布局不合理。物流园区离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对外交通条件差。 机场选址不合理。机场选址应综合考虑服务范围和运营的经济效益。机场选址位于 A 城市西侧,不利于 A、B 两个城市共享,进而造成运营经济效益不佳,其选址应位于 A、B 两个城市之间,以利于两个城市共享。 在道路交通方面: 高速公路环的规划不合理。规划新增的高速公路环应结合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形成空间骨架,重点加强主要城市 A、B 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兼顾中小城市的交通需求。而规
18、划高速公路环未考虑与现状国家级高速公路的关系,规划后 A、B 两个城市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而中小城市之间却用高速公路相连,不合理。)解析:解析 例题的第一段第一句说明了该市的位置、地理状况。第二句说明了市域范围内城镇体系的组成情况(两个主要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以及人口规模。第三句说明了市域内现状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例题的第二段提出了近期规划新建的项目,有重点产业项目和地区性基础设施。当我们看到石化工业园我们就应当想到主要是交通支撑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当看到区域物流园区的时候应当将道路交通情况作为主要的选址因素;还提到了规划机场和高速公路。这些基础设施都是为第一段提到的市域城镇体系服务的,答
19、题的思路就从这些详细的规划要点中产生。 例题的最后一段提出问题,此题为有限制性内容的反例。大家要注意:要围绕规划布局和道路交通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综合题目的文字和规划示意图,现在对例题中给出的条件和规划要点汇总、分析如下。 在规划布局方面:石化园区的主要选址因素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规划中石化工业园区的选址位于内陆,并未有效利用港口和铁路等对外交通设施,交通运输不便,同时石化工业园区靠近水源地,将造成环境污染。而物流园的主要选址因素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便于物资交流集散(规划原则)。规划中物流园选址距离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太远,交通运输不便。 在道路交通方面: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20、应依托现状区域交通设施并根据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补充完善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中新增环行高速公路,未考虑与现状高速公路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加强 A、B 之间的交通联系,不合理。机场作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其布局应从区域的角度考虑机场的共用及其服务范围,规划机场位于城市 A 的西侧,一方面不利于主要城市 A、B 共享利用;另一方面由于客源不足,将造成机场运营经济上的不合理。三、B(三)/B(总题数:1,分数:15.00)3.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附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 1 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市面积 2.89 万 km2,辖一区(市区)、一
21、市、七县、39 个镇、75 个乡。现状市区城市人口 22.36 万,总人口 529 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该市。规划要点如下: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镇发展副轴。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经济区。按照一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按照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
2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分数:15.00)_正确答案:(根据该市的客观条件,城镇布局模式为以中心城为核心的点轴发展格局,沿主要交通线组织发展轴,有利于城镇群的形成和发育。 在市域范围内划分经济区,可以有重点地进行经济和城镇建设,有利于组织不同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 规划城镇等级体系完整,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有利于完善整个城市的发展结构,形成有机的整体。 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有利于在省域中明确该市的功能定位,并且充分利用周边条件。)解析:解析 这道题是正例。题目的第一段对该市的区位、面积、行政体系、人口规模、地理状况、交通条件做了说明,涉及内容较多。大家要在审题过程中迅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城市规划 实务 城乡规划 编制 管理 方案 评析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