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二)1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二)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二)1及答案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二)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0,分数:100.00)1.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分为( )两个层次。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市体系规划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C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分数:1.50)A.B.C.D.2.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B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C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划定禁建区、限建区、
2、适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D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分数:1.50)A.B.C.D.3.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这体现了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 )原则。A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 B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C统筹城乡户外区域发展 D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分数:1.50)A.B.C.D.4.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目标,要优先满足( )基本住房需求。A领导干部 B离休人员C普通居民 D在岗职工(分数:1.50
3、)A.B.C.D.5.鉴于总体规划的重要作用和法律地位,无论是制定的程序还是编制内容都必须严谨、规范,要保证与政策的高度( )。A集中性 B一致性C对应性 D融合性(分数:1.50)A.B.C.D.6.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坚持的( )原则。A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B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C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D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分数:1.50)A.B.C.D.7.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要以( )的供给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考虑城市产业发展和建设规模。A水 B电C能源 D土地(分数:1.50)A.B.C.D.8.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的图
4、纸比例应当为( )。A1:200 0001:1 000 000 B1:5 0001:25 000C1:50 0001:200 000 D1:5 0001:50 000(分数:1.50)A.B.C.D.9.城市总体规划对现场踏勘由( )两部分组成。A市域和省域 B省域和区域C市域和中心城区 D中心城区和省域(分数:1.50)A.B.C.D.10.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采用( )找出其规律性。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C层次分析法 D系统评价法(分数:1.50)A.B.C.D.11.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比原问题简单得多的若干层次系统,再进行分析、比较、量化、排序
5、,然后再逐级进行综合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C层次分析法 D系统评价法(分数:1.50)A.B.C.D.12.根据某因素空间连续变化的情况,按一定的值差,将同值相邻点用线条联系起来的方法是( )。A等值线法 B几何图形法C方格网法 D图表法(分数:1.50)A.B.C.D.13.常用于区域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比较分析的方法是( )。A比较法 B等值线法C方格网法 D图表法(分数:1.50)A.B.C.D.14.( )常用于环境、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分析,并可多层叠加,常用于综合评价。A层次分析法 B系统评价法C方格网法 D等值线法(分数:1.50)A.B.C.D.15.城市总体规划
6、现状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 )。A现场踏勘 B问卷调查C文献资料运用 D访谈和座谈会调查(分数:1.50)A.B.C.D.16.编制总体规划可以理解为是制定法律文件,本身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标准规范,因此需要在总体上掌握我国的法律体系,应清楚地知道总体规划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的地位,( )也是确保规划质量的技术保障。A公正化 B科学化C合法化 D规范化(分数:1.50)A.B.C.D.17.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但是对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时机的城市,规划编制需要有( )。A灵活性 B代表性C针对性 D普遍性(分数:1.50)A.B.C.D.18.城市总体规划的( )体现在要
7、尽可能地使相关研究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到编制过程中,在研究和解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A整体性 B综合性C针对性 D科学性(分数:1.50)A.B.C.D.19.城市用地在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是研究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和( ),以促使城市协调、稳定、健康发展。A完整性 B准确性C规范性 D科学性(分数:1.50)A.B.C.D.20.对城乡规划实施进行( ),是修改城乡规划的前置条件。A定期检查 B宏观调控C定期评估 D指导变更(分数:1.50)A.B.C.D.21.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中,不包括( )资源。A矿产 B水C土地 D海洋
8、(分数:1.50)A.B.C.D.22.土地具有肥力,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来源,它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湿度、温度等结合在一起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殖。这是土地的( )功能。A承载 B生产C生态 D使用(分数:1.50)A.B.C.D.23.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资源。A矿产 B土地C森林 D水(分数:1.50)A.B.C.D.24.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 )资源决定。A矿产 B土地C森林 D水(分数:1.50)A.B.C.D.25.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时间跨度较长,规划期限一般为( )年。A10 B15C20 D25(分数:1.50)A.B.C.D.26.城市发展主动、
9、主导的促进因素是( )。A城市基本职能 B城市非基本职能C经济发展目标 D社会发展目标(分数:1.50)A.B.C.D.27.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重要依据是城市( )。A职能 B性质C规模 D个性(分数:1.50)A.B.C.D.28.对城市的规模起决定性的作用是( )人口。A劳动 B基本C服务 D被抚养(分数:1.50)A.B.C.D.29.城市人口中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划分各占总人数的比例是指( )。A劳动构成 B职业构成C产业构成 D家庭构成(分数:1.50)A.B.C.D.30.城市( )的大小通常依据已预测的城市人口以及与城市性质、规模等级、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人均
10、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来计算。A规模 B用地规模C用地容量 D环境容量(分数:1.50)A.B.C.D.31.为了有效地调控城市规划编制中的用地指标,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将城市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其中 I 级为( )m 2/人。A60.175.0 B75.190.0C90.1105.0 D105.1120.0(分数:1.50)A.B.C.D.32.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低于( )m 2/人的指标内确定。A150 B145C140 D135(分数:1.50)A.B.C.D.33.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具有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
11、和阶段上相对的( )特征。A静态性 B可变性C控制性 D稳定性(分数:1.50)A.B.C.D.34.( )的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城市往往以同心圆式同时向四周扩延。A集中型形态 B放射型形态C带型形态 D星座型形态(分数:1.50)A.B.C.D.35.带型形态的城市,具有的特点是( )。A各放射轴之间保留楔形绿地,使城市与郊外接触面相对较大,环境质量亦可能保持较好水平B城市规模一般不会很大,整体上使城市各部分均能接近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形态的平面布局和交通流向组织也较单一C整体空间结构形似大型星座,人口和建成区用地规模很大,除了具有非常集中的中央商务区之外,往往为了扩散功能而设置若干副中
12、心或分区中心D属于多元复合结构。如布局合理,团组距离适当,这种城市既可有较高效率,又可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分数:1.50)A.B.C.D.36.影响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的基本因素是( )。A城市基础设施 B交通通达度C环境优劣度 D繁华度(分数:1.50)A.B.C.D.37.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规定,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可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取值。A15%22% B20%32%C25%37% D32%42%(分数:1.50)A.B.C.D.38.在一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容量具有相对( )。A有限性 B稳定性C可变
13、性 D特殊性(分数:1.50)A.B.C.D.39.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条件。A城市自然 B城市现状C经济技术 D历史文化(分数:1.50)A.B.C.D.40.( )用地一般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已有一定开发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展。A控制开发区 B禁止开发区C鼓励开发区 D优化调整区(分数:1.50)A.B.C.D.41.建立于生态保护价值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是( )的重要功能。A优化调整区 B重点发展区C控制发展区 D适度发展区(分数:2.00)A.B.C.D.42.各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具有生态意义的山体、水面、水源保护涵养区,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是指( )用地。A城镇
14、建设 B农业生产C生态旅游 D乡村建设(分数:2.00)A.B.C.D.43.未来主要以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为主,并应合理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区域是( )。A适度发展区 B控制发展区C重点发展区 D优化调整区(分数:2.00)A.B.C.D.44.中心城区集聚了市域范围内大量的资源,首位度高,其他城镇的分布呈现围绕中心城区、依赖中心城区的态势,中心城区往往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类型为( )。A均衡式 B单中心集核式C分片组团式 D轴带式(分数:2.00)A.B.C.D.45.城镇形态中,( )形态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A集中型 B带型C放射型 D星座型(分数:2.
15、00)A.B.C.D.46.( )形态城市规模不会很大,整体上使城市各部分均能接近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空间形态的平面布局和交通流向组织也较单一。A集中型 B带型C散点型 D组团型(分数:2.00)A.B.C.D.47.( )形态的城市是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而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A放射型 B星座型C组团型 D散点型(分数:2.00)A.B.C.D.48.( )形态的城市最通常是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域卫星城镇。A放射型 B星座型C组团型 D散点型(分数:2.00)A.B.C.D.49.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必须重点分析( )的情况。A水文和地
16、基承载力 B地形条件C地质构造 D地下矿藏(分数:2.00)A.B.C.D.50.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是( )用地。A一类 B二类C三类 D四类(分数:2.00)A.B.C.D.51.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的用地类型是( )用地。A一类 B二类C三类 O四类(分数:2.00)A.B.C.D.52.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 I 级,有条件建造部分中高层住宅的大中城市,其居住用地指标可降低到不少于( )m 2/人。A16.0 B30.0
17、C5.0 D9.0(分数:2.00)A.B.C.D.53.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四大类用地总和占建设用地比例宜为( )。A50%以上 B45%60%C50%75% D60%75%(分数:2.00)A.B.C.D.54.河谷地带和海岸线的城市,由于海洋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城市布局多呈( )分布。A集中式 B分散式C组团式 D狭长带(分数:2.00)A.B.C.D.55.水位深、岸滩稳定、泥沙淤积量小、背后有山体屏障的海湾是( )的最佳位置。A内河港 15 B外河港口C海港 D码头(分数:2.00)A.B.C.D.56.下列城市中,由于河网密布,用地分散多呈分散式布局的是( )。A兰州、武汉
18、B广州、福州C广州、深圳 D深圳、汕头(分数:2.00)A.B.C.D.57.限制一切车辆通行,可以通行专用游览车,通常设置于商业中心地段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的区域是( )。A步行区 B机动车辆禁行区C步行路 D社会车辆禁行区(分数:2.00)A.B.C.D.58.( )布局的一些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的现象。A集中式 B分散式C狭长带状式 D扇形式(分数:2.00)A.B.C.D.59.城市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之间大多被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对外交通系统分隔,组团问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的是( )城市总体布局。A集中式 B分散式C狭长带状式 D组团式(分数: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城市规划 原理 城市 总体规划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