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 T 10345.1-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 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pdf
《SB T 10345.1-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 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B T 10345.1-2001 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和环境要求 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pdf(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200J 73备案号:9848985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B/T 10345.1-x10345.4-2001制冷系统和热泵一安全和环境要求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2001-12-26发布中国商业联合会2002-04-01实施发布本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第182技术委员会TC182)简称CEN/TC182)制订的EN 378-1, 2, 3, 4: (1999/2000)“制冷系统和热泵一安全和环境要求”4个部分组成的欧洲标
2、准修改转化为行业标准。本标准内容涉及到制冷系统和热泵对人身和财产有关的安全运行,对环境保护,特别是防止制冷剂扩散给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列出了严格的条款要求,是当今制冷空调行业中在制冷系统和热泵范畴内较为详尽和完善的一个基础标准。我们依据“修改”转化的原则,保留了原版本的主要内容,仅对少部分内容,如定义条款中与我国已制订和正在审批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有重复的条款,以及条款提法上与我国国情不符的陈述,作了必要的删减。本标准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德胜、俞炳丰、高强。本标准为首次
3、发布。本标准由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nil舌本欧洲标准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技术委员会CEN/TC182“制冷系统;安全和环境要求”拟订,其秘书处由德国工业标准(D工N)负责。本欧洲标准由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委托CEN拟订,并且支持欧洲规范97/23/EC的基本要求。注1:应当注怠本标准在出版时并不满足规范97/23/EC中的所有基本安全要求注2:本欧洲标准己被建议包含在欧洲规范98/392/EEC(设备规范)的管托中。由于该管托是在技术委员会同意本标准交付正式投票之后并且为避免出版进一步推迟,本标准将在出版之后立即按照设备规范的最新版本进行复审.本标准替代EN 37
4、8-1994,本标准是由卜列四部分组成: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第2部分:设计、建造、试验、标记和文件编制;第3部分:安装地点和人身保护;第4部分:操作、维护、检修和回收。SB月,10345.1-2001目次1范围12定义。13基本要求。54分类。一85制冷剂的选择.一126冷却系统或加热系统的选择. .13附录A(标准的附录)总当量变暖效应(TEWI),亦称变暖影响总当量.14附录B(标准的附录)制冷系统的安装地点.16附录C(标准的附录)冷间内人员的保护.22附录D(标准的附录)制冷剂资料.28附录E(标准的附录)危险性评估.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制冷系统和热泵安全
5、和环境要求第1部分:基本要求、定义、分类和选择原则Refrigerating systems and heat pumps-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Part 1:Basic requirements,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 and selection criteriaSB/r 10345.1-2001eqv EN 378-1:1999范围1. 1本标准详细说明了下列情况中关于人身和不包括贮存货物的安全要求以及局部和全球环境的要求:a)各种大小的固定或移动制冷系统,包括热泵;b)载冷剂冷却或供热系统;c)制冷系统的安
6、装。1.2本标准适用于新制冷系统,也适用于现有系统的维护、检修、操作、回收、重新使用和处置。1.3制冷剂充灌量少的制冷系统,只有部分章节和条款可以适用。1.4本标准不适用于以空气或水作制冷剂的制冷系统。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制冷系统refrigerating systems2.1.1制冷系统热泵refrigerating system (heat pump)相互连接的含制冷剂部件的结合,这些部件组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剂循环,制冷剂在其中循环,以吸收和放出热量(如冷却,加热)。2.1.2整体式系统self-contained system由工厂制造的框架和/或箱体内的完整制冷系统,其中除配
7、套阀或堵阀外,现场不连接任何含制冷剂的部件。2.1.3单元机组系统unit system在安装之前已组装,并充灌制冷剂以备使用或试验的整体式系统,其安装不需连接任何含制冷剂的部件。一个单元机组系统可以包括工厂组装的配套阀或堵阀。中国商业联合会2001-12-26批准2002-04-01实施SBfr 10345.1-20012.1.4吸收或吸附系统absorption or adsorption system制冷系统中某一制冷剂蒸发产生制冷,蒸气随后由某种介质分别吸收或吸附,制冷剂然后通过加热在较高分蒸汽压力下从介质中释放出来,并冷却成液体。这样的系统称吸收或吸附系统。2.1.5第二冷却或加热系
8、统secondary 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使用流体将热量从产品或待冷却或加热空间的系统传到另一冷却或加热的系统。2.1.6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所有含制冷剂的部件和管道由法兰、螺栓接头、焊接等手段紧固连接,与外界不接触的系统。2.1.7高压侧high pressure side制冷系统中运行在接近冷凝压力下的部分。2.1.8低压侧low pressure side制冷系统中运行在接近蒸发压力下的部分。2.1.9移动系统mobile system在移动状态下运行的制冷系统。注移动系统包括:船只和飞机内的制冷系统;运输制冷系统;车辆空调的制冷系统。2.2场
9、所位置occupancies localities2.2.1机器间special machinery room出于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为使非_作人员不能接近而专门将制冷系统有关的部件包围起来的房间或围护物,但不包括仅包围蒸发器、冷凝器或管路的房间或围护物。2.2.2冷间cold room由制冷系统保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房间或箱体。2.3压力pressures2.3.1最大允许压力maximum allowable pressure设备设计的最大压力,由制造厂商详细说明。注:在系统运行或不运行时都不应超过的工作压力极限。注2:压力设备规范以符号“Ps”代表最大允许压力。2.3.2设计压力de
10、sign pressure用于求出每个部件计算压力而选择的压力。2.3.3强度试验压力strength test pressure用于试验制冷系统或其中任一部件强度的压力。2.3.4密封压力leakage test pressure用于测试一个系统或其中任一部件密封性的压力。2.3.5最大公称压力maximum declared pressure生产厂商公布的部件或装置性能不降低时能承受的压力。2.3.6系统的临界强度ultimate strength of a SB/T 10345.1-2001系统的一部分断裂或爆炸的压力。2.4制冷系统的组成components of refrigerat
11、ing systems2.4.1制冷装置refrigerating installation制冷系统部件和制冷系统运行必需的所有器件的组合。2.4.2制冷设备refrigerating equipment组成制冷系统的部件,例如压缩机、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吸附器,贮液器,蒸发器,贮液桶。2.4.3制冷压缩机refrigerating compressor由原动机驱动以提高制冷剂蒸气压力的机器。2.4.3.1全封闭式压缩机hermetic motorcompressor压缩机和电动机,两者都封装在同一个机壳内,无外轴或轴封,电动机在油和制冷剂蒸气的混合物中运行。2.4.3.2半封闭式(可拆卸
12、密封)压缩机semihermetic (accessible hermetic) motorcompressor由压缩机和电动机组成,两者都封装在同一个机壳内,有可拆卸封盖以便检修,但无外轴或轴封,电动机在油和制冷剂蒸气的混合物中运行。2.4.3.3全封回转电动压缩机canned rotor motorcompressor密封机壳内的电动压缩机,但密封机壳内无电动机绕组和外轴。2.4.4开启式压缩机open compressor具有驱动轴的压缩机,驱动轴可以伸入到密封制冷剂的机壳内。2.4.5压力容器pressure vessel制冷系统中的任何含制冷剂的部件,除了:压缩机:泵:封闭式吸收系统
13、的组成部件;蒸发器,其每个独立部分制冷剂体积容量不超过巧L;盘管和管网;管路及其阀门,接头和配件;控制装置;内径不超过152mm,净内容积不超过100 L的集管和其它部件。2.4.6压缩机组compressor unit一台或多台压缩机和常规安装的附件的组合。2.4.7冷凝机组condensing unit一台或多台压缩机,冷凝器,贮液器(需要时)以及常规安装的附件的组合。2.4.8蒸发机组evaporating unit一台或多台压缩机、蒸发器、贮液器(需要时)以及常规安装的附件的组合。2.5管路、接头和配件piping ,joints and fittings2.5.1管路piping用于
14、连接制冷系统各部件的管道(包括任何软管、波纹管或挠性管)。2.5.2接头SB/T 10345.1-2001两部件之间的联结。2.5.3法兰连接flanged joint用螺栓把一对法兰端面紧固在一起的连接。2.5.4扩口连接flared joint金属对金属的压缩连接,其中管端制成圆锥形扩展。2.5.5螺纹连接screwed joint不需密封材料的螺纹管连接,例如采用可变形金属环的压缩连接。2.5.6快闭阀quick closing valve依靠重力、弹簧力、快闭球等自动关闭或有一很小的关闭角的关闭装置。2.6安全附件safety accessories2.6.1泄压器pressure r
15、elief device用于自动排放超高压力的减压阀或安全片。2.6.2减压阀pressure relief valve由一弹簧或其它方式保持关闭或用于自动排放超高压力的压力驱动阀,当超过允许压力时开始打开,待压力F降到允许压力以卜后重新关闭。2.6.3安全片bursting disc在预定压差下能爆裂的膜片或薄金属片。2.6.4熔塞fusible plug含有金属的器件,该金属在预定温度时熔化,而泄放压力。2.6.5限温器temperature limiting device用于防止不安全温度出现,由温度驱动的器件。2.6.6限压用安全转换器safety switching device f
16、or limiting the pressure用于停止压力发生器运行,由压力驱动的器件。2.6.6.1限压器pressure limiter能自动复位的器件,对于高压保护称为PSH,对于低压保护称为PSL2.6.6.2压力切断pressure cut out不需1.具协助,能手I复位的器件,对于高压保护称为PZH,对于低压保护称为PZL.2.6.6.3安全压力切断safety pressure cut out需要_1.具协助能手工复位的器件,对于高压保护称为PZHH,对于低压保护称为PZLL.2.6.7限压用型式试验过的安全转换器type tested safety switching de
17、vice for limiting thepressure型式试验过的转换器,能作失效保护,以使器件发生故障或缺陷时中断供电。2.6.8转换器changeover device由阀控制的两个安全器,在任何一个时期仅有一个是不_!二作的。2.6.9制冷剂检漏仪refrigerant detector对预先设定的制冷剂在环境中的含量作出反应的敏感的器件。2.7流体fluids2.7.1制冷剂refrigerant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流体。流体在低温和低压条件卜吸收热量,在较高温度和较SBfr 10345.1-2001高压力下放出热量,通常包括相的变化。2.7.2毒性toxicity因急剧或慢性
18、曝露,通过接触、吸入或摄入,而引起制冷剂产生有害或致命作用的能力。2.7.3紧急总排放sudden major release在短时间如5min内,所有充灌制冷剂能绝大部分的排放和汽化。2.7.4短曝露时间short exposure time人能曝露在制冷剂大排放量的最长时间,例如不大于1 Omin.2.7.5卤代烃和烃halocarbon and hydrocarbon它们是:CFC:含有氯、氟和碳的全卤代(不含氢)的卤代烃;HCFC:含有氢、氯、氟和碳的卤代烃:HFC:只含有氢、氟和碳的卤代烃;PFC:只含有氟和碳的卤代烃;HC:只含有氢和碳的烃。2.7.6回收recover在任何条件下
19、从系统中抽出制冷剂,并把它贮存在一外部容器内。2.7.7再循环recycle通过分离油、去除非冷凝物以及采用如过滤器、干燥器或干燥过滤器这样的装置来去除水分、酸度和颗粒物质,以减少用过的油中的杂质。2.7.8舒适性空调comfort air conditioning用于满足室内人员舒适要求的空气处理方法。3墓本要求3.1概述3.1.1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和处置都必须遵照本标准。3.1.2制冷剂的选择选择制冷剂时,必须考虑其对全球变暖和对同温层中臭氧层损耗的潜在影响,必须符合国家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要求。注1:评价全球变暖的一种方法是采用总当量热效应(T
20、EWI)的概念,是指把制冷剂逸散至大气中产生的直接影响和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制冷系统运行所需电能形成的二氧化碳的间接影响的综合。详见附录A.3.1.3制冷剂排放必须避免有害制冷剂对环境的有意排放。注I:排放的制冷剂对全球影响是全球变暖潜能(GWP);臭氧损耗潜能(ODP).3.2设计、制作与材料3.2.1受压部件制冷回路所有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必须保证防漏,并能承受运行、停用和运输过程中由于SB月一10345.1-2001热应力、物理和化学应力的存在而出现的压力。3.2.2超压保护在正常运行和运输过程中制冷系统内压力不得超过任何部件的允许压力。必须防止由可预见原因使系统内超压,防止对人身、财产和环境产
21、生危险的方式排放减压。3.2.3指示和测量(监测)仪表制冷系统必须装有指示和测量仪表,以便进行必要的测试、运行和检修。3.2.4安全防护必须设置能防止非操作人员对系统可以故意或偶然启动的防护措施。3.2.5制冷剂充灌制冷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环保要求,系统中制冷剂充灌量在合理实用的前提下越少越好,系统的密封性要有保证。3.2.6制冷剂损失制冷系统必须有测试、运行、维护和回收制冷剂所必要的设施,使发生火灾和泄漏时制冷剂损失达到最小程度。3.2.7压缩机的液锤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必须保证液体制冷剂或油不能过量地返回,以防止压缩机受损。3.2.8系统内的液锤制冷系统内管路的设计与安装必须保证产生液锤(水
22、击)时不会损坏系统。3.2.9噪声制冷系统的压缩机、风机、阀、设备和管道的设计与制造,必须能把空气中噪声传播引起的危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对噪声源处应采取降低噪声的技术和可能的手段。3.2.10振动制冷系统的压缩机、风机、阀、设各和管道的设计与制造,必须能把系统部件产生振动引起的危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对振动源处应采取降低振动的技术和可能的手段。3.2.11与食物接触对于那些接触或有可能接触食物(食品或饮料)的制冷系统,其设计和制造必须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其表面要利于在每次使用前方便清洗。3.2.12能耗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必须使其在可预见的运行工况下保持合理的低能耗。33安装、试运转3.3.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B 10345.1 2001 制冷系统 安全 环境 要求 部分 基本要求 定义 分类 选择 原则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