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3093A-2006 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pdf
《QJ 3093A-2006 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3093A-2006 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QJ 3093A2006 代替QJ 3093-1999 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onnectors, electrical,circular,rainproof,separate, YF6 20061215发布 200705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 布 FL 6107 QJ 3093A2006 I前言 本规范代替QJ 30931999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 本规范与QJ 30931999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 标准中补充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试验方法内容; b) 在振动、冲击、
2、加速度等力学环境试验后,将检验机械分离或电分离改为机械分离和电分离; c) 机械分离试验规定了拉杆的受力方向; d) 取消了稳态湿热试验; e) 电磁线圈支流电阻测量方法改为数字万用表测量法,并规定了数字万用表的精度。 本规范是和QJ 1796A1998分离(脱落)电连接器通用规范配套使用的详细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八二五厂、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捷敏、梁俊、陈彦、周升俊、管长才。 QJ 3093A2006 1YF6型
3、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详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 本规范适用于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的设计、生产、试验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JB 150.101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霉菌
4、试验 GJB 12171991 电连接器试验方法 GJB 19411994 金镀层规范 GJB 40272000 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 QJ 1796A1998 分离(脱落)电连接器通用规范 3 要求 3.1 总则 YF6型圆形防雨分离电连接器(以下简称电连接器)应符合本规范和QJ 1796A1998中规定的所有要求,本规范的要求与通用规范不一致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3.2 标志和代号 在插头和插座规定位置上的产品型号、批次号、产品编号以及焊线端、对接面上的接触件排列序号应清晰牢固。 3.3 材料 3.3.1 概述 材料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当未指明确定材料时,应使用能使产品及附件满
5、足本规范的性能要求的材料。对任何材料的接收和批准,都不应解释为对成品的保证接收。 3.3.2 金属材料 金属应是耐腐蚀型的,也可以经过电镀或处理达到耐腐蚀要求。不相容的金属相互直接接触使用时,应采取防止电解腐蚀的保护措施。能导致活性电解腐蚀的不相容金属,不允许直接接触使用(特别是黄铜、铜或钢与铝和铝合金的接触使用)。但是,允许对不相容的基体金属进行金属电镀或金属涂覆,以提供相容的或合适的接触表面,也允许用经过核实的绝缘材料,将不相容的金属隔开使用。 3.3.3 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阻燃性和耐霉菌性,耐霉菌应能符合GJB 150.101986中等级1的要求。材料的硬度、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应
6、满足使用要求。 QJ 3093A2006 2 3.4 设计和结构 3.4.1 概述 电连接器的设计和结构应具有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中正常操作的功能,保证插头与插座在实现电接触之前得到准确的定位。 3.4.2 接触件 接触件的设计应保证在电连接器的插合过程中不会损坏;接触件的接触形式为刚性针,开槽收口式插孔;接触件的接触直径为1mm,接触件的端接形式采用焊接式;接触件应在合适的底镀层上镀金,镀金层厚度应不小于1.27m,其质量应符合GJB 19411994的规定。 3.4.3 绝缘安装板 绝缘安装板应保证插针或插孔接触件有活动间隙,保证在外壳内不转动,并能把插针或插孔接触件固定在安装板中。绝缘安装板
7、孔位排列和接触件排列应符合附录 A的规定。 3.4.4 外形及安装尺寸 电连接器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3.4.5 连接和分离 电连接器同时具有直插连接和旋插连接两种连接方式; 电连接器同时具有机械分离和电分离两种分离方式。 3.4.6 定位 电连接器采用插头壳体上的槽和插座壳体上的键来实现定位。在插针和对应的插孔接触之前就应完成插头和插座的定位。 3.4.7 环境温度 电连接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4085。 3.4.8 工作电压 电连接器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交流250V。 3.4.9 额定工作电流 3.4.9.1 单接触对的额定工作电流为5A。 3.4.9.2 电连接器的总工作电流下降
8、率为单个接触对的额定工作电流总和的50。 3.5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QJ 1796A1998中3.5.35的规定。 3.6 互换性 按4.4.2的规定进行检查,插头、插座应能互换。 3.7 分离性能 3.7.1 机械分离 按4.4.3.1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总的分离力为29.4N88.3N。 3.7.2 电分离 按4.4.3.2的规定进行试验,分离电压为直流28V3V。 3.8 接触电阻 按4.4.4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接触对的接触电阻: 机械寿命试验前应不大于8m; QJ 3093A2006 3机械寿命试验后应不大于15 m。 3.9 绝缘电阻 按4.4.5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
9、接器的任意相邻接触件之间,任何金属零件与任意接触件之间以及电磁线圈与线圈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绝缘电阻值 类型 常温状态 M 高温状态 M 湿热状态 M 试验电压 V 接触件之间 接触件与壳体之间 1000 500 20 直流500 电磁线圈与外壳之间 500 50 10 直流250 3.10 耐电压 3.10.1 耐电压(标准大气条件) 按4.4.6.1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的任意相邻接触件之间,以及任何金属零件与相邻接触件之间的耐电压应符合表2的规定。在试验过程中,应无飞弧、电晕和介质击穿等现象,漏电流不大于1mA。 表2 耐电压值 单位为伏特 类型 标准大气压 湿
10、热 低气压 试验时间 接触件之间 接触件与壳体之间 1000 500 150 电磁线圈与外壳之间 625 1min(仅鉴定检验) 5s(B组检验) 3.10.2 耐电压(低气压) 按 4.4.6.2 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的任意相邻接触件之间,以及任何金属零件与相邻接触件之间的耐电压应符合表2的规定。在试验过程中,应无飞弧、电晕和介质击穿等现象,漏电流不大于1mA。 3.11 密封性 按4.4.7的规定进行试验,插座在0.3MPa的试验气压下作用2min,不应有泄漏的气泡逸出。 3.12 防火焰 按4.4.8的规定进行试验,插座插合面应能承受850的高温热辐射80s,绝缘电阻不小于20M。
11、3.13 高温 按4.4.9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在852的温度下保持4h,绝缘电阻应符合3.9的规定;试验后,外观质量应符合3.5的规定,但外壳涂覆层允许有轻微变色;分离性能应符合3.7的规定。 3.14 低温 按4.4.10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在402的温度下保持4h,试验后,外观质量应符合3.5的规定;分离性能应符合3.7的规定。 3.15 温度冲击 按4.4.11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电连接器的互换性应符合3.6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3.5的规定;密封性应符合3.11的规定;分离性能应符合3.7的规定。 3.16 交变湿热 按4.4.12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12、 3.9的规定;耐电压应符合3.10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QJ 3093A2006 4 a) 金属防护层允许光泽变暗,但不允许锈蚀(边缘棱角除外); b ) 涂覆层应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 c) 非金属零件不得变形、起泡或膨胀。 3.17 淋雨 按4.4.13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3.9中湿热状态的规定;耐电压应符合3.10的规定。 3.18 机械寿命 按4.4.14的规定进行试验,电连接器在经受300次的插拔次数后,不允许出现对机械和电气性能有害的损伤。试验后,电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应符合3.8的规定;分离性能应符合3.7的规定;外观质量不允许出现下列任一现象:
13、 a) 接触件、导向件的不均匀磨损、擦伤或镀层剥落; b) 接触件发生弯曲、折断和顶穿绝缘安装板; c) 绝缘安装板碎裂或龟裂; d) 锁紧装置和分离装置的裂纹、碎裂。 3.19 振动 3.19.1 正弦振动 按4.4.15.1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QJ 1796A1998中3.5.24.1的规定。 3.19.2 随机振动 按4.4.15.2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QJ 1796A1998中3.5.24.2的规定。 3.20 冲击 按4.4.16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QJ 1796A1998中3.5.25的规定。 3.21 加速度 按4.4.17的规定进行试验,应符合QJ 1796A1998中3
14、.5.26的规定。 3.22 电磁线圈直流电阻值 按4.4.18的规定进行试验,电磁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应为6.50.5。 3.23 接触件分离力 按4.4.19的规定进行试验,单个接触件的分离力应为0.5 N1.2 N。 3.24 用户监制 用户监制按附录C的规定。 3.25 用户验收 用户验收按附录D的规定。 3.26 破坏性物理分析 破坏性物理分析按附录E的规定。 4 质量保证规定 4.1 总则 应符合QJ 1796A1998中4.14.3的规定。 4.2 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按表3规定的检验项目和顺序进行,其余按QJ 1796A1998中4.4的规定。 QJ 3093A2006 5表3 鉴
15、定检验 试验组别 序 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1 2 3 1 外观质量 3.5 4.4.1 2 互换性 3.6 4.4.2 3 电磁线圈直流电阻值 3.22 4.4.18 4 接触件分离力 3.23 4.4.19 5 机械分离 3.7.1 4.4.3.1 6 电分离 3.7.2 4.4.3.2 7 接触电阻 3.8 4.4.4 8 绝缘电阻(常温) 3.9 4.4.5 9 耐电压(标准大气条件) 3.10.1 4.4.6.1 10 耐电压(低气压) 3.10.2 4.4.6.2 11 高温 3.13 4.4.9 12 低温 3.14 4.4.10 13 温度冲击 3.15 4
16、.4.11 14 交变湿热 3.16 4.4.12 15 淋雨 3.17 4.4.13 16 机械寿命 3.18 4.4.14 17 正弦振动 3.19.1 4.4.15.1 18 随机振动 3.19.2 4.4.15.2 19 冲击 3.20 4.4.16 20 加速度 3.21 4.4.17 21 密封性 3.11 4.4.7 22 防火焰 3.12 4.4.8 注: 必检项目; 不检项目。 4.3 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A、B、C组的检验项目、顺序和要求分别按表4、表5和表6进行,其余要求按QJ 1796A1998中4.5的规定。 表4 A组检验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章条号 检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3093 2006 YF6 圆形 防雨 分离 连接器 详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