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pdf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笔记.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 国 文 学 与 中 国 文 化 知 识 应 试 指 南 笔 记 1 、 中 国 的 藏 传 佛 教 属 于 大 乘 佛 教 。 2 、 佛 教 正 式 传 入 西 藏 是 在 - - - - 公 元 7 世 纪 - - - - - 松 赞 干 布 。 3 、 藏 传 佛 教 又 叫 - - - - - - 喇 嘛 教 。 4 、 佛 教 用 语 - - - - 彼 岸 、 觉 悟 、 姻 缘 等 。 5 、 中 国 佛 教 四 大 菩 萨 - - - - - 文 殊 、 普 贤 、 地 藏 、 观 音 。 6 、 中 国 佛 教 四 大 名 山 - - - - - 五 台 山 ( 山 西
2、) 、 峨 眉 山 ( 四 川 ) 、 九 华 山 ( 安 徽 ) 、 普 陀 山 ( 浙 江 ) 。 7 、 四 大 禅 林 - - - - - 灵 岩 寺 ( 山 东 ) 、 国 清 寺 ( 浙 江 ) 、 玉 泉 寺 ( 湖 北 ) 、 栖 霞 寺 ( 江 苏 ) 。 8 、 四 大 石 窟 艺 术 - - - - - - 云 冈 石 窟 ( 大 同 ) 、 龙 门 石 窟 ( 洛 阳 ) 、 甘 肃 的 敦 煌 石 窟 和 麦 积 山 石 窟 。 9 、 道 教 的 第 一 部 正 式 经 典 - - - - - - 太 平 经 。 1 0 、 世 界 三 大 宗 教 - - - -
3、伊 斯 兰 教 、 佛 教 、 基 督 教 。 1 1 、 伊 斯 兰 教 - - - - - 公 元 7 世 纪 从 阿 拉 伯 传 入 。 1 2 、 古 兰 经 - - - 伊 斯 兰 教 经 典 。 1 3 、 中 国 四 大 清 真 寺 - - - - - 怀 圣 寺 ( 广 州 ) 、 清 净 寺 ( 泉 州 ) 、 仙 鹤 寺 ( 扬 州 ) 、 凤 凰 寺 ( 杭 州 ) 。 1 4 、 中 国 最 大 的 清 真 寺 - - - - - 新 疆 喀 什 的 艾 提 ? 清 真 寺 。 1 5 、 唐 朝 - - - - - 基 督 教 传 入 。 1 6 、 基 督 教 第
4、一 次 分 离 - - - - - 东 正 教 和 天 主 教 ; 第 二 次 产 生 - - - - - 新 教 。 1 7 、 道 教 产 生 于 - - - - - 东 汉 时 期 。 1 8 、 明 清 时 期 , 国 子 监 - - - - - - 取 代 了 太 学 , 成 为 最 高 学 府 。 1 9 、 太 学 - - - - 创 立 于 汉 武 帝 时 期 。 2 0 、 显 学 - - - - - 儒 墨 。 2 1 、 宋 初 四 大 书 院 - - - - 石 鼓 书 院 、 岳 麓 书 院 、 睢 阳 书 院 、 白 鹿 洞 书 院 。 2 2 、 南 宋 四 大
5、书 院 - - - - - 岳 麓 、 白 鹿 洞 、 丽 泽 、 象 山 。 2 3 、 最 著 名 的 两 大 书 院 - - - - - 白 鹿 洞 ( 江 西 庐 山 ) 和 岳 麓 ( 湖 南 长 沙 ) 。 2 4 、 宋 代 - - - - - 书 院 最 兴 盛 的 时 期 , 几 乎 取 代 官 学 成 为 主 要 的 教 育 机 构 。 2 5 、 三 字 经 - - - - 成 为 封 建 时 代 流 传 最 广 、 影 响 最 大 的 蒙 学 教 材 。2 6 、 科 举 制 诞 生 于 - - - - - 隋 朝 。 2 7 、 唐 代 科 举 中 , 乡 试 是 -
6、 - - 州 县 的 地 方 考 试 。 2 8 、 唐 朝 的 省 试 也 叫 - - - - 春 闱 。 2 9 、 乡 试 、 会 试 、 殿 试 - - - - - - 是 正 式 的 科 举 考 试 。 3 0 、 明 清 科 举 考 试 , 乡 试 又 叫 - - - - - - 秋 闱 。 3 1 、 讲 会 制 度 - - - - - 请 儒 学 名 流 到 书 院 讲 学 。 3 2 、 明 清 时 代 , 乡 试 及 格 的 人 叫 - - - - - - 举 人 。 3 3 、 尚 书 - - - - - - 按 虞 夏 商 周 分 时 代 编 排 。 3 4 、 三 礼
7、 - - - - - 周 礼 、 仪 礼 、 礼 记 。 3 5 、 最 早 提 出 四 书 的 是 - - - - - - 朱 熹 。 3 6 、 三 种 重 要 的 史 书 体 例 - - - - - - 编 年 体 、 纪 传 体 、 纪 事 本 末 体 。 3 7 、 编 年 体 - - - - 春 秋 、 左 传 、 资 治 通 鉴 。 3 8 、 纪 传 体 - - - - 史 记 。 3 9 、 我 国 古 代 类 书 之 祖 - - - - 北 魏 时 期 的 皇 览 。 4 0 、 我 国 古 代 规 模 最 大 的 类 书 - - - - 明 代 的 永 乐 大 典 。 4
8、 1 、 现 存 规 模 最 大 的 类 书 - - - - - - 清 代 类 书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4 2 、 我 国 古 代 最 大 的 一 部 丛 书 - - - - - 四 库 全 书 - - - - - 分 经 史 子 集 四 部 编 排 。 4 3 、 刘 向 的 别 录 、 刘 音 欠 的 七 略 - - - - 我 国 最 早 的 目 录 学 著 作 。 4 4 、 经 史 子 集 - - - - - - 其 中 集 部 是 诗 文 词 赋 类 著 作 。 4 5 、 现 存 规 模 最 大 、 体 例 最 完 善 、 用 途 最 广 的 类 书 是 清 代 的 -
9、 - - - - 古 今 图 书 集 成 。 4 6 、 记 事 材 料 - - - - 商 代 用 甲 骨 、 西 周 用 青 铜 器 。 4 7 、 东 汉 - - - - 蔡 伦 - - - 造 纸 术 。 4 8 、 宋 - - - - - 沈 括 - - - - 梦 溪 笔 谈 。 4 9 、 金 刚 金 - - - - - - 世 界 上 现 存 最 早 的 有 刻 印 时 间 的 印 刷 品 。 5 0 、 宋 - - - - - 毕 昇 - - - - - 活 字 印 刷 术 - - - - - 胶 泥 刻 字 。 5 1 、 印 刷 术 、 火 药 、 指 南 针 - - -
10、 - - 预 告 资 产 阶 级 社 会 到 来 的 伟 大 科 技 成 就 。 5 2 、 我 国 古 代 科 技 成 就 最 显 著 - - - - - 天 文 学 、 数 学 、 农 学 、 医 学 。 5 3 、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星 表 - - - - - 石 氏 星 经 。 5 4 、 我 国 最 早 的 天 文 数 学 著 作 - - - - 周 髀 。 5 5 、 中 国 古 代 数 学 体 系 形 成 的 标 志 - - - - 九 章 算 术 。5 6 、 世 界 现 存 最 早 、 最 完 整 系 统 的 农 学 著 作 - - - - 齐 民 要 术 - - -
11、北 魏 贾 思 勰 。 5 7 、 我 国 第 一 部 最 重 要 的 医 学 著 作 - - - - - 黄 帝 内 经 。 5 8 、 历 史 上 全 面 奠 定 了 中 医 理 论 基 础 的 医 学 著 作 - - - - - 黄 帝 内 经 。 5 9 、 奠 定 了 中 医 临 床 医 学 基 础 的 著 作 - - - - - - 伤 寒 杂 病 论 - - - - - 张 仲 景 。 6 0 、 现 存 最 早 的 药 学 专 著 - - - - - 神 农 本 草 经 。 6 1 、 千 金 方 - - - - - - 孙 思 邈 。 6 2 、 扁 鹊 - - - - -
12、针 灸 。 6 3 、 华 佗 - - - - - 麻 醉 。 6 4 、 最 早 的 针 灸 著 作 - - - - - - 针 灸 甲 乙 经 - - - - - - 皇 甫 谧 。 6 5 、 中 国 火 药 发 明 的 时 间 至 迟 是 在 - - - - 唐 代 。 6 6 、 保 存 最 完 整 的 中 国 现 存 最 宏 伟 壮 丽 的 古 代 建 筑 群 - - - - - - 故 宫 。 6 7 、 圆 明 园 - - - - - - 万 园 之 园 。 6 8 、 现 存 最 大 的 皇 家 园 林 - - - - - -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 6 9 、 现 存
13、的 皇 家 园 林 有 - - - - - - 北 海 、 颐 和 园 、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 7 0 、 私 宅 园 林 以 - - - - - 苏 州 - - - 为 最 多 。 7 1 、 苏 州 四 大 名 园 - - - - - 沧 浪 亭 、 狮 子 林 、 拙 政 园 、 留 园 。 7 2 、 中 国 五 大 传 统 名 居 - - - - - 北 京 四 合 院 、 西 北 窑 洞 、 傣 族 竹 楼 、 客 家 土 楼 、 蒙 古 包 。 7 3 、 江 南 三 大 名 楼 - - - - - 黄 鹤 楼 、 滕 王 阁 。 岳 阳 楼 。 7 4 、 苏 州 狮
14、子 林 始 建 于 - - - - - - 元 代 。 7 5 、 我 国 最 早 出 现 的 园 林 属 于 - - - - - - 皇 家 园 林 。 7 6 、 中 国 园 林 大 致 可 分 为 - - - - - - - 皇 家 园 林 、 私 宅 园 林 、 公 共 园 林 、 寺 庙 园 林 。 7 7 、 我 国 最 早 的 古 汉 字 资 料 - - - - - 商 代 的 甲 骨 文 和 金 文 。 7 8 、 书 法 成 就 和 影 响 最 大 , 被 誉 为 书 圣 - - - - - 王 羲 之 。 7 9 、 书 法 二 王 - - - - - - 王 羲 之 、
15、王 献 之 。 8 0 、 被 誉 为 天 下 第 一 行 书 - - - - - - 兰 亭 序 。 8 1 、 唐 代 书 法 中 , 初 唐 四 杰 - - - - - - - 欧 阳 询 、 虞 世 南 、 褚 遂 良 、 薛 稷 。 8 2 、 南 北 朝 最 突 出 的 书 法 成 就 是 - - - - - 楷 书 。 8 3 、 历 史 上 最 著 名 的 皇 帝 书 画 家 - - - - - 宋 徽 宗 - - - - - 创 书 体 - - - - - - 瘦 金 书 。 8 4 、 我 国 古 代 书 法 史 上 , 楷 书 四 大 家 - - - - - - - 欧
16、阳 询 、 颜 真 卿 、 柳 公 权 、 赵 孟 兆 页 。 8 5 、 元 代 最 著 名 的 书 法 家 - - - - - - 赵 孟 兆 页 。8 6 、 颜 筋 柳 骨 - - - - - - 颜 真 卿 和 柳 公 权 。 8 7 、 顾 恺 之 - - - - - 被 尊 为 画 祖 。 8 8 、 画 圣 - - - - - - - 吴 道 子 。 8 9 、 画 家 元 四 家 - - - - - 黄 公 望 、 王 蒙 、 吴 镇 、 倪 瓒 。 9 0 、 清 明 上 河 图 - - - - - 宋 - - - - 张 择 端 。 9 1 、 中 国 绘 画 从 题 材
17、 内 容 上 分 - - - - - - 人 物 画 、 山 水 画 、 花 鸟 画 。 9 2 、 人 物 画 是 中 国 画 成 熟 最 早 的 画 种 。 9 3 、 从 技 法 上 分 - - - - - 工 笔 画 和 写 意 画 。 9 4 、 岁 寒 三 友 - - - - - - 松 竹 梅 。 9 5 、 四 君 子 - - - - - - 梅 兰 竹 菊 。 9 6 、 中 国 的 戏 曲 主 要 由 - - - - 民 间 歌 舞 、 说 唱 、 滑 稽 戏 - - - - - 综 合 而 成 。 9 7 、 梨 园 - - - - - 教 演 艺 人 的 专 门 场 所
18、 。 9 8 、 元 杂 剧 的 代 表 作 - - - - - - 窦 娥 冤 、 西 厢 记 。 9 9 、 元 杂 剧 和 南 戏 - - - - - 南 北 戏 剧 的 两 朵 奇 葩 。 1 0 0 、 明 代 剧 作 家 汤 显 祖 - - - - - - 因 临 川 四 梦 被 誉 为 中 国 1 6 世 纪 的 莎 士 比 亚 。 1 0 1 、 中 国 四 大 菜 系 - - - - - - 鲁 川 淮 粤 。 1 0 2 、 陆 羽 - - - - - - 茶 圣 - - - - - - 茶 经 。 1 0 3 、 中 国 茶 主 要 品 种 - - - - - 绿 茶 、
19、 红 茶 、 乌 龙 茶 、 花 茶 、 白 茶 、 黄 茶 。 1 0 4 、 李 白 - - - - 斗 酒 诗 百 篇 。 1 0 5 、 苏 轼 - - - - - 得 酒 诗 自 成 。 1 0 6 、 中 国 古 代 服 饰 的 基 本 形 制 是 - - - - - 上 衣 下 裳 ( 裙 子 ) 。 1 0 7 、 周 代 - - - - - 已 经 初 步 奠 定 我 国 传 统 婚 礼 的 基 础 。 1 0 8 、 纳 采 - - - - - - 是 男 方 向 女 方 正 式 求 婚 的 第 一 步 。 1 0 9 、 亲 迎 - - - - 是 古 今 婚 礼 中 最
20、 为 繁 琐 隆 重 的 仪 节 。 1 1 0 、 元 宵 节 - - - - - 又 称 上 元 节 。 1 1 1 、 元 宵 节 赏 灯 的 习 俗 始 于 - - - - - - 汉 朝 。 1 1 2 、 元 宵 节 吃 元 宵 的 习 俗 始 于 - - - - 宋 朝 。 1 1 3 、 清 明 的 前 一 天 称 为 - - - - - 寒 食 节 。 1 1 4 、 重 阳 节 - - - - - - 农 历 九 月 九 日 - - - - - 又 叫 老 人 节 。 1 1 5 、 我 国 的 民 俗 传 统 节 日 起 源 于 - - - - - 祭 祀 。1 1 6
21、、 中 国 古 代 的 服 饰 最 初 没 有 明 确 的 等 级 观 念 , 直 到 - - - - - 周 代 - - - - - 差 别 才 变 得 明 显 。 1 1 7 、 我 国 民 间 三 大 传 统 节 日 - - - - - 春 节 、 中 秋 节 、 端 午 节 。 1 1 8 、 中 国 有 史 记 载 以 来 第 一 次 中 外 交 流 - - - - - - 张 謇 出 使 西 域 - - - - - - 史 称 张 謇 凿 空 。 1 1 9 、 白 马 寺 - - - - - - 被 尊 为 中 国 佛 教 的 祖 庭 。 1 2 0 、 日 本 自 - - -
22、- - 汉 朝 - - - - 开 始 和 我 国 发 生 正 式 交 往 。 1 2 1 、 郑 和 下 西 洋 , 先 后 到 达 - - - - - 5 0 余 个 国 家 。 1 2 2 、 西 方 传 教 士 的 先 行 者 和 奠 基 人 - - - - - - 利 玛 窦 。 1 2 3 、 第 一 部 由 西 方 人 撰 写 的 介 绍 中 国 的 著 作 是 - - - - - 马 可 - 波 罗 游 记 。 1 2 4 、 当 代 中 国 行 政 区 划 三 级 是 - - - - - 第 一 级 ( 省 、 自 治 区 、 直 辖 市 、 特 别 行 政 区 ) 、 第
23、二 级 ( 县 、 自 治 县 、 旗 、 省 辖 市 ) 、 第 三 级 ( 乡 、 民 族 乡 、 区 、 镇 ) 。 1 2 5 、 盟 、 旗 是 - - - - -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的 两 级 行 政 区 划 。 1 2 6 、 中 国 现 有 2 3 个 省 、 5 个 自 治 区 、 4 个 直 辖 市 、 2 个 特 别 行 政 区 。 1 2 7 、 江 苏 、 安 徽 、 陕 西 - - - - - - 其 名 称 完 全 由 境 内 两 地 地 名 合 并 而 成 。 1 2 8 、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首 任 行 政 长 官 - - - - - - 何
24、厚 铧 。 1 2 9 、 香 港 特 别 行 政 区 包 括 - - - - - 香 港 岛 、 九 龙 、 新 界 。 1 3 0 、 在 当 代 中 国 - - - - - - 壮 族 - - - - - 是 人 口 最 多 的 少 数 民 族 。 1 3 1 、 云 南 省 - - - - - - 拥 有 少 数 民 族 最 多 的 省 级 行 政 单 位 。 1 3 2 、 实 用 性 - - - - - - 是 中 国 古 代 科 学 的 基 本 特 点 。 1 3 3 、 利 玛 窦 来 华 传 教 时 间 大 致 是 - - - - - - 明 晚 期 。 1 3 4 、 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 知识 应试 指南 笔记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