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 .doc
《QC 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 T 659-2000 汽车空调(HFC-134a)用标识 .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C/T 659-2000( 2000-11-06发布, 2001-04-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 SAE J 1660-1993, SAE J 639-1994 中关于汽车空调 系统的标识的规定。 附录 A 为等同采用 ANSI UL 969。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力、黄国强、周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汽车空调( HFC-134a)用标识 QC/T 659-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
2、调系统用标识标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空调系统。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522-1993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 QC/T 665-2000 汽车空调( HFC-134a)用充注接口 3 要求 3.1 汽车空调系统的标识应是一个字迹清晰可读且耐久的标牌或标签。标签的试验应按照附录 A的规定进行。 3.2 空调系统标识标牌或标签应固定在发动机舱内或靠近空调系统充注口的部位,比如在
3、车身构件上或空调元件上,在维修或车辆因意外损坏而需要更换部件时一般不更换。标牌或标签上应包括对制冷剂的类型和润滑油牌号的说明,以及推荐的制冷剂充注量。 3.3 制冷剂类型和推荐的系统充注装置、润滑油牌号还应在车辆的用户手册中说明。 3.4 当汽车空调系统是在 CFC-12 制冷剂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其适用于HFC-134a 制冷剂时,制冷 剂充注接口应符合 QC/T 665 的要求。并在改造完成后,按以下所述标示一个标签,以说明改型。 3.4.1 改型的标签上应有标题: “ 注意:已改造用于 HFC-134a” 。 3.4.2 改型的标签应符合 3.1 和 3.2 的要求。改型标签的材料和结构
4、应满足适合干预计标示位置的所有尺寸和要求。例如,标示于发动机舱则应符合温度要求。 3.4.3 改型标签的内容应包括:改型的企业的名称、地址、改造日期、制冷剂类型与充注量、适用润滑油牌号和充注量。 3.4.4 倘若对原有标识上与 CFC-12 无关的其它说明的可见性没有影响的话,改型标签应覆盖于已存 在的 CFC-12 标识之上。改型标签应尽可能地固定在原有的 CFC-12 标签的位置,此位置是在维修或在车辆因意外损坏而更换过程中一般不换的旦易于标示的部件或表面。 3.4.5 已有的与 CFC-12 有关的信息应通过一些永久性的方法使其不可读。例如:完全拆除、分割、琢磨、永久性划痕、用改型标签覆
5、盖。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标识和标签系统 A1 范围 A1.1 本要求包括用作标牌或标志,含有信息、说明或识别号的载体的粘贴标签,标签的粘接剂可以是压力敏感型、热敏型、溶媒触发型,制造厂主要是用这些标签来说明他们所制造的产品。 A2.2 本要求还包括利用标签打印机制作标签用的未打印的材料,比如标签原胶片、多层叠片和层压粘合剂。 A2.3 本要求适用于在整套仪器、设备或装置上使用的标志和标识系统,应在使用了标识和标签系统的满足标准有关要求的仪器、设备或装置上鉴别标识系统。 A3.4 应在标识和标签 系统所应用的特定的表面材料上进行评价,除非制造厂规定了其它形状的表面,特定表面是指基本光滑平
6、整的面。 A2 术语 A2.1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附录。 A2.2 面层 一种能够打印的聚合肢带、金属、纸、织物或层压材料。 A2.3 标签 一种带粘合剂背底的打印载体。 A2.4 标签原胶片 是面层、粘合剂和隔离层的组合体。 A2.5 层压粘合剂一 种涂于面层上与隔离层粘合的粘接剂。 A2.6 标识和标签系统 一种由面层、印字、和粘合剂组成的特定组合体。还可以是包括一种多层叠片或一种套印覆 膜的系统。 A2.7 多层叠片 是指一种用于覆盖在面层上起保护作用的透明胶片。 A2.8 套印覆膜 是指一种用于覆盖在面层上起保护作用的透明薄膜。 A2.9 印字 是指一种使油墨作用在面层上的方法。 A2.
7、10 隔离层 是指一种在标签使用前保护粘合层的标签或标签原胶片上的可揭去的元件。 A2.11 最高温度额定值 标签或标签材料使用部位的最高表面温度。 A2.12 最低温度额定值 标签或标签材料使用部位的最低表面温度。 A2.13 表层 用于面层的能提高油墨吸收率的覆盖 层。 A3 一般性能要求 A3.1 贴在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表面上并置于 A4.1 A7.2.8 条所述暴露条件下的标签或未打印的标 签材料,应具有表 A1所规定的性能及可识读性。 A4 试样 A4.1 试样应能代表被试标识和标签系统或标签材料的结构,明显的结构变化,如面层厚度范围、类似面层的不同型式(比如:透明、着色或喷涂金属)、
8、或代替印字方法部应在提供的试样中有所代表。 A5 试验表面 A5.1 应提供试样将在其上试验的各种材料的试验表面基底,基底应光滑而平整,大约 7mm 厚。大的基底可以分切,小的 基底(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话)也可以使用。如果试样是要用在一个曲面上,那么应提供曲面或具有代表性的半径的管状试验表面。 表 A1 标签的性能和可识读性 试 验 要 求 检验 在试验表面上粘上一张标签或未打印的标签材料,在标签周边不能有任何明显的起翘或松动、或者其它失去粘性的迹象, 比如起皱或起泡。标签不应有过分的张裂或皱缩。如果有多层叠片,应无分层;如果已打印,应可识读 可识读性试验 用手指在标签表面用约 18 N 1),
9、 2)的力来回磨擦 10 次 字迹应清晰 磨损试验 用刀口厚度为 2.0mm 的钢刀片,以约 9N的向下的力,与试验表面成直角地在印字区和边缘来回刮擦 10次,与试验表面接触的刀片部分应有 25.4mm 的曲率半径,刀口应有半径约为 0.4 mm 倒圆 3), 4) 标签或标签材料,包括多层叠片(如果有的话)应保持在原地,并且不应被撕毁,或者说损坏 粘性试验( A8.2 条) 5) 本试 验将通过将试验带从试验表面上剥离(如果可能的话)来进行。如果由于标签材料的破裂、撕裂、或者钢性过大而不可能象A8.2 条所述进行剥离的话,应通过用手试图揭下整个试样来确定粘性 合格的粘度值应符合 A8.1 条
10、要求,如果不可能将试验带从表面剥离,当用手揭时试样应表现出与试验表面有很好的粘性 注 1)原文为 4 pounds(0.7N),似是印刷错误,此处作了更正。 2)本文中将原英制单位换算成了国际单位制, l inch=25.4 mm, 1 pound 4.448 N 3)事实证明刀背 符合规定条件的随身小刀可以作此试验。 4)见图 1 所示的磨损试验。 5)不在低温试验后进行。 A5.2 应在使用试样前先按 A5.3 A5, 5 条所述清洁试验表面。 A5.3 应用粗棉布(漂白棉纱)沾工业酒精反复擦拭试验基底(本质的除外),直至于净。再用沾湿的粗棉布擦拭试验表面,直到露出一片干净的区域,在空气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659 2000 汽车空调 HFC 134 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