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467606_95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art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电磁兼容-测试与量测技术-第6部: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扰动免疫力》.pdf
《C1467606_95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art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电磁兼容-测试与量测技术-第6部: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扰动免疫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467606_952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art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 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电磁兼容-测试与量测技术-第6部: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扰动免疫力》.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 印行年月94年10月 本標準非經本局同意不得翻印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 CNS 總號 類號 電磁相容測試與量測技術 第6部: 射頻場感應的傳導擾動免疫力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印行 公布日期 修訂公布日期 91年9月23日 年 月 日14676-6C6424-6ICS 33.100.20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Part 6: Immunity to conducted disturbances,induced by radio-frequency fields 目錄 1. 適
2、用範圍3 2. 引用標準3 3. 概述3 4. 名詞釋義4 5. 測試位準5 6. 測試儀器5 7. 對桌上型和落地型設備的測試配置11 8. 測試程序15 9. 測試結果的評估16 10. 測試報告16 圖 1 12 2 18 3 19 4 19 5 20 6 22 7 22 8 24 9 25 10 26 A.1 28 A.2 28 A.3 29 A.4 30 A.5 30 A.6 31 A.7 31 (共39頁) 2 CNS 14676-6 , C 6424-6B.1 33 D.1 36 D.2 36 D.3 37 D.4 37 D.5 38 D.6 38 附錄 附錄 A 27 附錄 B
3、 32 附錄 C 34 附錄 D 35 附錄 E 39 3 CNS 14676-6 , C 6424-6 1. 適用範圍 本標準係規定有關電機、電子設備對於由意圖發射的射頻 (RF)發射機所產生之電磁擾動的傳導免疫力要求,其頻率範圍在 9kHz 到 80MHz。 若沒有任何一條傳導電纜 (例如電源線信號線,或接地連接 )能耦合擾動射頻場到設備上,則不須考慮本標準。 備考:在本標準中定義的測試方法,是為了測量傳導擾動信號由電磁輻射所感應的效應,和設備是沒有關係,這些傳導擾動的模擬和測量對效應量化決定並不是適當,正確的測試方法定義主要目的是要建立測試結果適當的重複性,在不同的設施對品質分析的效應。
4、 本標準並不規定應用在特別的儀器或系統,其主要目標是要對所有 IEC 相關的標準委員會規定一個一般的基本參考。 標準委員會 (或使用者和設備的製造者 )保留測試和嚴酷位準適當選擇的責任,對所要測試的設備。 2. 引用標準 CNS 14299 電磁相容性詞彙 【 IEC 60050(161)】 CNS 14676-3 電磁相容測試與量測技巧第 3 部 :輻射射頻電磁場免疫力測試【 IEC 61000-4-3】 CNS 13306-1 無線電干擾和耐受性測量儀器及測量方法 第 1 部:無線電干擾和耐受性的測量儀器 【 CISPR 16-1】 CNS14409 廣播接收機及相關設備之電磁耐受性的限制
5、值及量測方法【 CISPR 20】 CNS_(IEC660050(131): 1970,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 Chapter 131 : Electric and circuits 3. 一般 在本標準所涵蓋的擾動源,基本上是一個來自意圖發射之射頻發射機的電磁場,其可能影響連接到所安裝設備整個電纜長度,被擾動設備 (大部分是一個大系統的一部分 )的尺寸,假設與牽涉的波長相比是小的;進入與外伸的導線例如電源線、通訊線、介面電纜,因為它們可能會有數個波長的長度,所以行同被動的接收天線網路。在這些電纜經過的設備,連接到設備的電纜系統,是
6、假設在共振的模式 (/4, /2 開放或摺疊的耦極天線 )且由耦合或去耦合裝置,具有相對於接地參考面150的共模阻抗為代表。 測試方法為把待測設備置於由電場和磁場所組成的擾動源,以模擬由意圖射頻發射機所產生的擾動,這些擾動的場 (E 和 H)可用如圖 2a3 測試配置的電壓和電流所 4 CNS 14676-6 , C 6424-6產生的近場之電場和磁場來模擬。 耦合和去耦合裝置的使用,是使用在對一條電纜的擾動信號,當所有其它電纜保持沒有被激勵 (參照圖 2b),僅能近似擾動源同時作用在所有電纜的真實情況,在一個不同的振幅和相位為範圍。 耦合和去耦合裝置是由其在第 6.2 節所規定的特性定義,任
7、何能滿足這些特性的耦合和去耦合裝置,能被使用,在附錄 D 的耦合和去耦合網路,是僅為商業上可使用的網路的例子。 4. 名詞釋義 4.1 人工模擬手 (artificial hand):模擬在一般操作條件下,在手持式電動機具和接地間人體阻抗之電性網路 CNS14299 編號 161-04-27。 備考:此結構必須依照 CNS13306-1 之規定。 4.2 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 )(auxiliary equipment(AE):此設備必須提供待測設備正常操作所需要的信號,且此設備可確認待測設備的性能。 4.3 夾具的注入 (clamp injection):夾具注入是藉由夾具上電流,注入在電纜
8、的裝置上來獲得。 電流夾具 (current clamp):為一個轉換器,其二次側的繞線包括所要注入的電纜。 電磁夾具 (EM 夾具 )(electromagnetic clamp (EM-clamp):結合電容性和電感性耦合之注入裝置。 4.4 共模阻抗 (common-mode impedance):在某一個埠上,共模電壓和共模電流的比率。 備考:共模電壓的阻抗可由在埠的終端或屏蔽以及參考平面間施加一共模電壓而決定,此結果的共模電流係由流經這些終端或屏蔽所有電流的向量總和所測得,參照圖 8a 和 8b。 4.5 耦合因子 (coupling factor):在待測設備的耦合 (和去耦合 )
9、裝置所得到之開路電壓 (e.m.f.),除以在測試產生器輸出得到的開路電壓的比率。 4.6 耦合網路 (coupling network):以所定義的阻抗將能量由一個電路轉至另一個電路之電路。 備考:耦合和去耦合裝置能被整合在一個盒子內 (耦合和去耦合網路 (CDN),或者它們可能在各別的網路中 (一般夾具注入 )。 4.7 去耦合網路 (decoupling network):避免測試信號加在待測設備,影響到不在測試的其他裝置設備或系統。 5 CNS 14676-6 , C 6424-6 4.8.EUT:待測設備 4.9 測試產生器 (test generator):能夠產生所需的信號之產生
10、器 (射頻產生器調變源衰減器,寬頻功率放大器及濾波器 ) (參照圖 3)。 4.10 電動勢 (electromotive force(e.m.f.):代表主動的元件之理想電壓源的終端電壓。 IEV131-01-38 4.11 量測結果 (measurement, Umr):量測設備的電壓讀值。 4.12 電壓駐波比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VSWR):沿著線上最大電壓對鄰近最小電壓量的比率。 5. 測試位準 對由於來自意圖射頻發射機電磁場引起的感應擾動,在頻率範圍 9kHz 到 150 kHz是不需要測試的。 表 1 測試位準 頻率範圍 150 kHz-8
11、0MHz 位準 電壓位準 (e.m.f.) UodB(V) UoV 1 2 3 x (1) 120 1 130 3 140 10 特定 註 (1): x 是一開放的位準。 未調變擾動信號的開路測試位準以 r.m.s.表示,是規定在表 1,測試值是設定在耦合和去耦合裝置的待測設備埠,參照第 6.4.1 節。 對測試設備而言,信號是以 1kHz 正弦波進行 80%的振幅調變,以模擬真實的干擾威脅,有效的振幅調變是如圖 4 所示,測試位準的選擇指引是規定在附錄 C。 備考: CNS 14676-3 亦定義建立電機、電子設備避免輻射電磁能量的測試方法,包括 80MHz 以上的頻率產品,標準委員會可以決
12、定在交接的頻率選擇比 80 MHz 高或低。 6. 測試儀器 6.1 測試產生器 測試產生器包括所有設備和元件,以提供每一個耦合裝置具有擾動信號的輸入埠在所需點之所需信號。 6 CNS 14676-6 , C 6424-6典型的配置由下列項目所組成,其可以是分離或整合在一個或多個測試儀器內(參照第 4.9 節和圖 3)。 一 射頻信號產生器 G1,能夠涵蓋所要的頻帶,且能夠由 1kHz 正弦波、以 80%調變深度做振幅調變; 其必須具有自動掃描能力 1.510-3decades/s、或手動控制、或者對射頻合成器而言,其它們必須可程式化為具有頻率可依分段大小和暫留時間; 一 適當頻率的衰減器 T
13、1(典型為 0dB40dB),以控制擾動測試源輸出位準, T1可以包括在射頻產生器; 一 射頻開關 S1,擾動測試信號能被開關打開和關閉,測量待測設備的免疫力時, S1 可以包括在射頻產生器且是可選擇的; 一 寬頻功率放大器 PA,如果射頻產生器的輸出功率是不夠時,可以在需要時放大信號。 一 低通濾波 (LPF)及 /或高通濾波器,可以在需要時避免待測設備的一些型式干擾,例如射頻接收機由於諧波所引起之干擾。需要時,必須在寬頻功率放大器 PA 和衰減器 T2 之間。 一 衰減器 T2(固定 6dB, Zo=50 ),具有足夠的額定功率。 T2 係用以降低由功率放大器到網路間的不匹配,且必須放在儘
14、量靠近耦合裝置的位置。 備考: T2 可以包括在一個耦合和去耦合網路且能被移開如果寬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出阻抗保持在規格內,任何負載條件下。 沒有調變的測試產生器的特性是規定在表 2 表 2 測試產生器的特性 輸出阻抗 50, VSWR1.2 諧波和失真 超過 15dB 在載波位準下 振幅調變 內部或外部 80%5%深度由 1kHz10%正弦波 輸出位準 夠高以涵蓋測試位準 (參照附錄 E) 6.2 耦合和去耦合裝置 必須使用耦合和去耦合裝置,以作為擾動信號的適當耦合 (在整個頻率範圍,待測設備埠具有一固定的共模阻抗 )到所連接待測設備的各種電纜。 耦合和去耦合裝置能被整合在一個盒子內 (即所謂耦
15、合 /去耦合網路: CDN) 7 CNS 14676-6 , C 6424-6 或能由一些零件所組成,主要的耦合和去耦合裝置參數,在待測設備埠能看到的共模阻抗是規定在表 3。 選擇適當注入方法的規則規定於下列及第 7.1 節中。 表 3 主要的耦合和去耦合裝置參數 頻帶 參數 0.15MHz-26MHz 26MHz-80MHz |Zce| 150 20 1506045+ 備考 1.在待測設備埠和輔助設備埠間既非 Zce 參數,亦非去耦合的因子。這些因子被具體化, |Zce|的容許度也必須符合輔助設備埠開路或短路對於接地參考平面。 2.當使用夾具注入方法對附屬的設備沒有符合共模阻抗的要求,則 Z
16、ce 的要求可以不符合,但是,注入夾具能提供可接受測試結果當遵循第 6.3節的指引原則。 6.2.1 直接注入 擾動信號來自於測試產生器,經由 100電阻注入在屏蔽和同軸電纜上。 在輔助設備和注入點之間,必須插入去耦合電路 (參照第 6.2.4 節 )且儘可能的接近注入點 (參照圖 5b),對某些簡單的屏蔽電纜結構,去耦合電路和 100電阻在一起,可以整合在一個盒子內 (參照附錄 D 圖 D.1)。 6.2.2 耦合和去耦合網路 (CDNs) 這些網路是由耦合和去耦合電路整合在同一盒子內,且能使用作為特定的非屏蔽電纜,例如 CDN-M1, CDN-M2, CDN-M3, CDN-T2, CDN
17、-T4, CDN-AF-2,參照附錄 D 耦合和去耦合網路的典型觀念規定於圖 5c 和 5d,網路不可不正當的影響到功能信號,強制在這些效應可以規定在產品標準中。 6.2.2.1 對電源供應線耦合和去耦合網路 耦合和去耦合網路是建議使用在所有電源之連接,無論如何,高功率 (電流16A)和 /或複雜供應系統 (多相或各種的平行供應電壓 ),其他注入方法可以被選擇。 擾動信號必須耦合到供應線上,使用 CDN-M1 型 (單線 ) CDN-M2 型 (雙線 ), CDN-M3 型 (三線 )或等效的網路 (參照附錄 D),類似網路能被定義作為三相電源系統,耦合電路是規定在圖 5c。 所有電源供應線由
18、待測設備到輔助設備,必須用電流補償扼流圈以避免飽 8 CNS 14676-6 , C 6424-6和。 如果在實際的安裝上,供應線是個別繞線,個別的耦合和去耦合網路CDN-M1 必須使用,且所有輸出埠必須個別處理。 如果待測設備有提供其他接地終端 (例如為了射頻目的或高的洩漏電流 ),則它們必須連接到接地參考平面。 一 在待測設備的特性或規格許可下,電源必須經由 CDN-M3 網路提供。 一 當待測設備的特性或規格不容許有一個 CDN-M1 網路串聯到射頻的接地端或其它理由,接地端必須直接連 接到接地參考平面,在此情況下,CDN-M3 網路必須以 CDN-M2 取代,以避免經由保護接地導體使射
19、頻短路,當設備已經經由 CDN-M1 或 CDN-M2 網路提供,則這些必須在操作中保留。 警告:使用在 CDN 連接的電容連到有電的零件。結果可能發生高的洩漏電流,且 CDN 的安全連接點接到接地參考平面是必須的 (在某些例子,這些連接可以由 CDN 的結構來提供 )。 6.2.2.2 對非屏蔽平衡線耦合和去耦合 對具有平衡線非屏蔽線耦合和去耦合擾動信號,一個CDN-T2CDN-T4CDN-T8 必須被使用作為耦合和去耦合網路,圖 D.4, D.5和 D.6 在附錄 D 中顯示這些可能性。 一 CDN-T2 具有 1 個對稱對的電纜 (2 線 )。 一 CDN-T4 具有 2 個對稱對的電纜
20、 (4 線 )。 一 CDN-T8 具有 4 個對稱對的電纜 (8 線 )。 備考:其它 CDN-Tx 網路,如果他們適合所要的頻率範圍並滿足第 6.2 節的要求,也能被使用,例如 CDNs 由異模到共模的轉換比率,必須有一個較大的值,比要安裝的電纜或設備連接所安裝的電纜的轉換率。如果不同的轉換率是規定作為電纜和設備,則可適用較小的值。 對平衡式多對電纜而言,夾具注入更為適用。 6.2.2.3 耦合和去耦合對非屏蔽非平衡線 對非屏蔽非平衡線的耦合和去耦合擾動信號,耦合和去耦合網路說明在附錄 D 的圖 D.3 可以使用。 一 CDN-AF2 對一個 2 線的電纜。 對非平衡多對電纜而言,夾具注入
21、更為適用。 9 CNS 14676-6 , C 6424-6 6.2.3 夾具注入 有夾具注入的裝置,耦合和去耦合功能是分開的,耦合是由夾具上的裝置所提供,當共模組抗和去耦合功能是建立在輔助設備上,例如輔助設備變成耦合和去耦合裝置的一部分 (參照圖 6),第 6.2 節規定適當的應用指引。 當一個 EM 夾具或電流夾具未依第 7.2 節所規定之限制使用時,則必須遵守第 7.3 節所定義之程序,在此程序中感應電壓適合在第 6.4.1 節中描述以相同的方法設定,另外結果的電流必須被監視和修正。 6.2.3.1 電流夾具 此裝置建立一個感應耦合到接到待測設備的電纜,例如一個 5: 1 繞圈比率,轉換
22、共模串聯阻抗可被忽略,相對於由輔助設備所建立的 150,在這情況下,測試產生器的輸出阻抗 (50 )是換成 2。 備考:當使用電流夾具時必須小心注意,由功率放大器產生的較高諧波,不能出現比主波信號位準還要高,在耦合裝置的待測設備埠。 2.一般必須把電纜放在夾具的中央以減低電容耦合。 6.2.3.2 EM 夾具 EM 夾具對連接到待測設備的電纜同時建立電容性和電感性耦合。 EM 夾具的結構和性能規定於附錄 A。 6.2.4 去耦合網路 正常而言去耦合網路由一些電感組成,以在整個頻率範圍產生較高阻抗,此是由所使用的陶鐵磁材質所決定,且在 150kHz 需要一個至少 280H 的電感,且必須維持高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1467606_952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TESTINGANDMEASUREMENTTECHNIQUESPART6IMMUNITYTOCONDUCTEDDISTURBANCESINDUCEDBYRADIOFREQUENCYFIELDS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3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