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pdf
《HJ 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4172007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发布稿) 2007-12-29 发布 2008-02-01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HJ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适用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分类原则 . . 2 5 分类方法 . . 2 6 环境信息编码 . . 2 7 环境信息类别与代码表 . 3 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
2、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障环境信息处理和交换工作有序开展,统一环境信息分类与编码要求,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保护产业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并编写代码;本标准只规定环境信息分类的基本框架和代码。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北京思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7年12月29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8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对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保
3、护产业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并编写代码;本标准只规定环境信息分类的基本框架和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信息采集、交换、加工、使用以及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HJ/T 416 环境信息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0113和 HJ/T 416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信息 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保护产业等与环境保
4、护相关的数据、指令和信号等,以及其相关动态变化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影像和声音等各种表达形式。 3.2 环境信息分类 根据环境信息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规则对其进行区分和归类的过程。通过分类可以为环境信息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有利于管理和使用信息。 3.3 类目 一组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又称类。 3.4 分类体系 分类后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类目的整体。 3.5 环境信息代码 表示环境信息类目的一个或一组字符。 3.6 环境信息编码 在环境信息分类的基础上,给环境信息赋予代码的过程。 3.7 代码表 对环境信息进行分类后的表现形式。是将同一主题从大类到子类,按照逻
5、辑系统逐级展开。本标准中的代码表主要包括一至四级类目的代码、类目名称和备注等。 2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按照环境信息最稳定的属性及其中存在的逻辑关联作为信息分类的依据, 并考虑环境信息的特征与发展。 4.2 实用性原则 环境信息随着环境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和更新,因此,在进行分类时,类目设置要全面、实用,受关注的、重要的环境信息作为一级类目列出,突出重点、检索方便。 4.3 稳定性原则 分类时,结合我国多年来环境信息工作积累的成果,并考虑一些部门正在采用的分类与编码。 4.4 可扩展性原则 在类目的扩展上预留空间,保证分类体系有一定弹性,可在本分类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在
6、保持分类体系的前提下,允许在最后一级分类下制定适用的分类细则。 4.5 兼容性原则 与国内已有的相关信息分类标准相协调,保持继承性和实际使用的延续性,同时也与相关国际标准相符。 4.6 针对性原则 为了方便查找,对一些重要和使用频率较高的类目单独列出,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 5 分类方法 5.1 基本方法 本标准中的基本分类方法遵循 GB/T 7027规定和要求。 5.2 环境信息分类方法 环境信息,特别是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使用的环境管理信息,具有层次分明、隶属关系明确等特点,适宜采用线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对于一些特殊类别的环境信息,宜采用面分类方法。本分类采用以线分类法为主、面分类法为补充的混
7、合分类法。 一级类目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活动的系统过程考虑,以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对象和活动为主线进行分类。下位类目则从环境要素、产业活动、制度设定、机构设置等角度分类。 6 环境信息编码 6.1 编码原则 6.1.1 唯一性 在一个分类体系中,每一个环境信息类目仅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仅表示一个环境信息类目。 6.1.2 合理性 代码结构与分类体系相适应。 6.1.3 可扩充性 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量,以适应不断扩充的需要。 6.1.4 简明性 代码结构尽量简明,长度尽量短,以节省机器存贮空间和降低代码的出错率。 6.1.5 稳定性 环境信息类目的代码一经确定,应保持不变。 6.1.6 无含义性 环境
8、信息分类代码中的每一位数字不表示任何与环境信息相关的特定信息。 6.1.7 规范性 代码的类型、结构以及编写格式统一。 6.2 编码方法 3 编码基本方法遵循 GB/T 7027的规定和要求。 环境信息的编码方法采用层次码为主体,每层中则采用顺序码。其中,层次码依据编码对象的分类层级将代码分成若干层级,并与分类对象的分类层次相对应;代码自左至右表示的层级由高至低,代码的左端为最高位层级代码,右端为最低层级代码;采用固定递增格式。顺序码采用递增的数字码。 6.3 代码组成 代码表中的类目层次最多到四级,即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三级类目和四级类目。类目层次可根据发展需要增加。 类目代码用阿拉伯数字表
9、示。每层代码均采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即01-99。一级类目代码由第一层代码组成,二级及以上类目代码由上位类代码加本层代码组成。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 第 N 层代码 第四层代码 第三层代码 第二层代码 第一层代码 图 1 代码结构图 7 环境信息类别与代码表 7.1 二级类目表 表1列出了环境信息一、二级类目的名称、代码及对应的备注。 表1 环境信息二级类目表 代码 类目名称 备注 01 环境质量信息 0101 环境功能区划0102 环境质量数据 指通过监测、调查等获取的基础数据 0103 环境质量报告 指对环境质量基础数据整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 0199 其他环境质量信息 02 生态环境信息
10、 包括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及其整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 0201 自然生态 0202 农村生态 0203 生物多样性 0204 生物安全 0299 其他生态环境信息 表 1(续) 代码 类目名称 备注 4 表 1(续) 代码 类目名称 备注 03 污染源信息 包括污染源基本信息、生产状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等信息 0301 工业污染源 包括污染源监测 /调查 /分析报告等信息 0302 农业污染源 0303 生活污染源0304 交通运输污染源 0305 施工工地污染源0306 服务业污染源0307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0308 环境污染危险源信息0309
11、 污染物信息 0399 其他污染源信息 包括内源(如底泥等)、水土流失、大气输移等形成的污染源, 以及入河 /湖 /库 /海排污口和其他污染源信息04 环境管理业务信息 0401 规划计划0402 环境管理制度0403 污染防治 0404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0405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包括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污染预防) 、污染防治及其他相关信息 0406 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管理 包括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污染,生态破坏以及核与辐射污染事故及应急管理 0407 监测 /检测管理 0408 环境监察0409 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诉讼 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过程产生的信息
12、 0410 国际合作与交流 0411 环境专业人才管理认证 0412 环境公众参与0413 环境宣传教育 0414 环境信息管理0499 其他环境管理业务信息 05 环境科技及其管理信息0501 环境科技信息 可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详表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0502 环境科技管理 0503 环境认证管理0599 其他环境科技信息 06 环境保护产业信息0601 环境保护产品信息 包括环境保护仪器、设备等 0602 环境保护产业项目 0603 环境保护产业组织0604 环境保护技术转化与推广 0605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5 表 1(续) 代码 类目名称 备注 0606 环境保护产业园区 0607 环
13、境保护产业服务0608 环境保护设施运营 0609 环境保护计量认证0610 环境保护检测机构认可 0611 清洁生产 0612 循环经济0699 其他环境保护产业信息 07 环境政务管理信息 0701 机构人事管理0702 文档管理0703 日常政务信息 0704 政务督查0705 资产管理0706 个人办公 0707 会议管理0708 财务管理 指非规划相关的财务管理,涉及财务核算、资金收支、财务信息和财务监督等环节,包括收费项目、标准、依据、范围、程序等内容 0709 值班管理 0710 党建管理0711 纪检监督0712 保密工作管理 0713 接待管理0714 后勤管理0799 其他
14、环境政务管理信息 08 环境政策法规标准 0801 环境政策法规0802 环境标准0899 其他环境政策法规标准 09 环境保护相关信息 注:此类目下的信息为环保系统以外的部门直接采集的信息 0901 自然环境信息 0902 社会经济信息0999 其他环境保护相关信息 99 其他环境信息 7.2 四级类目表 表2列出了环境信息的所有四级类目的名称和代码及对应的备注。 6 表2 环境信息四级类目表 代码 一 /二 /三级类目名称 四级类目名称 备注 01 环境质量信息 0101 环境功能区划01010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0101010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I 类区 01010102 地表水环
15、境功能区 II 类区 01010103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III 类区 01010104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IV 类区 01010105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 V 类区 包含了劣 V 类区 01010199 其他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01010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01010201 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01010202 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01010203 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01010299 其他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010103 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01010301 0 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01010302 1 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01010303 2 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
16、区 01010304 3 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01010305 4 类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01010399 其他噪声环境功能区划 010105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01010501 一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01010502 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01010503 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01010504 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01010599 其他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 010106 生态功能区划 01010601 东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 01010602 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 01010603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大区 01010699 其他生态功能区划 010107 饮用水源地功能区
17、划 01010701 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01010702 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01010703 饮用水源地三级保护区 01010704 一般饮用水源地 01010799 其他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划 010199 其他环境功能区划 表 2(续) 7 代码 一 /二 /三级类目名称 四级类目名称 备注 0102 环境质量数据 指通过监测、调查等获取的基础数据 010201 水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01 地表水环境质量数据 包括河流、湖泊 /水库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02 地下水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03 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04 底泥及沉淀物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
18、05 海洋环境质量数据 01020199 其他水环境质量数据010202 大气环境质量数据 01020201 气态污染物数据 01020202 降水数据 包括一般降水数据和酸雨数据 01020203 颗粒物数据 包括降尘、飘尘等各种直径颗粒物数据和沙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工业粉尘等不同来源颗粒物数据 01020204 臭氧层和温室气体数据 01020299 其他大气环境质量数据 010203 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0301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0302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0303 工业区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0304 道路交通线周边区域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
19、0399 其他声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 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1 土壤环境背景数据 01020502 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3 牧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4 建筑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5 工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6 采矿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07 垃圾堆放区 /填埋场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599 其他土壤环境质量数据 010206 辐射环境质量数据 01020601 电离辐射数据 8 表 2(续) 代码 一 /二 /三级类目名称 四级类目名称 备注 01020602 电磁辐射数据 01020699
20、其他辐射环境质量数据 010299 其他环境质量数据 0103 环境质量报告 指对环境质量基础数据整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 010301 环境状况公报 010302 环境白皮书010303 环境年鉴 010304 环境质量报告书 010305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010306 环境要素质量评价 010307 环境质量日报 010308 环境监测公报 010309 环境监测年报 /季报 /月报 包括其他时间尺度的监测报表(如半年报、双月报等) 010310 环境监测简报 010311 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快报 010312 环境监测年鉴 010313 环境背景值010399 其他环境质量报告 019
21、9 其他环境质量信息02 生态环境信息 包括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及其整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 0201 自然生态 020101 土壤生态02010101 土地开发 02010102 污染土壤净化与修复 02010199 其他土壤生态 020102 草原和草甸生态 020103 森林生态02010301 天然林 02010302 人工林02010399 其他森林生态 020104 荒漠生态 02010401 沙漠 02010402 戈壁02010499 其他荒漠生态 020105 水域生态 9 表 2(续) 代码 一 /二 /三级类目名称 四级类目名称 备注 0201050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417 2007 环境 信息 分类 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