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pdf
《DB51 T 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907-2009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pdf(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5171.040.50 B39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9072009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of Fluorescent Brightener in mushroom 2009-03-05 发布 2009-03-10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907200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原理 1 4 仪器与设备 1 5 样品采集及处理 1 6 检验步骤 1 7 结果表述 2 DB51/T 9072009 II 前 言 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检验规程由四川
2、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检验规程由四川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付成平、雷绍荣、郭灵安、欧阳华学。 DB51/T 9072009 1 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检验规程规范了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检验方法。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食用菌中荧光增白剂的定性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1257 食用菌中荧光物质
3、的检测 3 原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带荧光的白色染料。它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而且还可以将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光转变为蓝色或紫蓝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从而增加了光线的反射率,使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物体白度和光泽提高。当254nm 和365nm 的紫外光照射到吸附在食用菌上的无色或浅色的荧光物质时,该物质可吸收波长为350nm 左右的紫外光,同时发射出波长为450nm 左右的可见的蓝色或蓝紫色荧光。它发出的光补偿了被食用菌吸收的光,由物理学原理得知两组互为补色的光相叠加,则形成白色光,所以在正常光照下人眼的感觉是该物体的白度和鲜艳度增加了,所以荧光增白剂又称光学增白剂。 4 仪器与设备 4.1 台式紫外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9072009 食用菌 荧光 增白剂 检验 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