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323-2011 《政务服务中心考评规范》.pdf
《DB51 T 1323-2011 《政务服务中心考评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323-2011 《政务服务中心考评规范》.pdf(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60 A 00 DB51 备案号:31577-201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3232011 政务服务中心考评规范 2011 - 10 - 21 发布 2011 - 11 -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1323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考评要求 1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评办法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考评办法 .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市(州)政务服务中心考评办法 . 14 DB51/T
2、1323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建平、张应杰、陈建平、肖平、罗光辉、杨玲、魏兴亮、岳立、张凯峰、侯超华、李文平、熊兰、舒新华、杨路、李从坤、朱利民、何彬。 DB51/T 13232011 1 政务服务中心考评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和人员的考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省、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3、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1/T 1172-2010 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规范 DB51/T 1173-2010 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 3 考评要求 3.1 考评原则 考评应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客观民主、突出重点、注重实绩的原则。 3.2 考评目标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3.3 考评依据 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精神制定考评规范。 3.4 考评形式 采取量化形式进行,坚持自我管理与大厅管理相结合,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民主推荐与集体决定
4、相结合。 3.5 考评方法 应符合DB51/T 1172- 2010中4.4的规定。 3.6 监督评议 3.6.1 应符合 DB51/T 1173-2010 中 3.4 的规定。 3.6.2 应公布各项考评标准,宜符合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的规定。 3.6.3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调整。 3.7 对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的考评 DB51/T 13232011 2 3.7.1 考评人员 考评领导小组由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处(科、股)室负责人和部门窗口各小组组长组成。 3.7.2 考评办法 省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评办法参见附录A。各市(州)、县(
5、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参考附录A制订本地区部门窗口考评办法。 3.7.3 考评结果 年度考评结果按得分高低评出部门窗口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综合窗口。 3.8 对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考评 3.8.1 考评人员 考评领导小组由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政务服务中心有关处(科、股)室负责人和部门窗口各小组组长组成。 3.8.2 考评办法 省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考评办法参见附录B。各市(州)、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参考附录B制订本地区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考评办法。 3.8.3 考评结果 季度考评评出优秀,年度考评评出优秀和优秀窗口工作人员。年度考评窗口工作人员是公务员的,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
6、不称职四个等次;窗口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人员的,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3.9 对市(州)政务服务中心的考评 3.9.1 考评部门 省政务服务中心考评领导小组对市(州)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考评。 3.9.2 考评办法 市(州)政务服务中心考评办法参见附录C。各市(州 )、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参考附录C制订对下级政务服务中心考评办法。 3.9.3 考评结果 考评结果按得分高低对市(州)政务服务中心评出综合类先进单位和单项工作先进单位。 A DB51/T 13232011 3 AB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部门窗口考评办法 A.1 总则 为加强对部门窗
7、口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制定本考评办法。 A.2 考评形式与程序 A.2.1 坚持自我管理与大厅管理相结合,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民主推荐与集体决定相结合。自我管理以首席代表为主,大厅管理以督察处为主;日常考评以窗口为主,年终考评以窗口小组为主;民主推荐以支部为主,集体决定以考评领导小组为主。 A.2.2 考评年度为上年度12月起至本年度11月止。第一季度为上年度12月起至本年度2月,第二季度为本年度3月至5月,第三季度为本年度6月至8月,第四季度为本年度9月至11月。 A.2.3 考评分值由基础分、加分项和减分项三部分构成。基础分为100分。加分项、减分项分别在基础分实得分基础上加
8、减,加分合计最高分为20分,减分减至总分零分为止。 A.2.4 月度考评、季度考评、年度考评程序如下: a) 月度考评。每月 1 日至 3 日(遇节假日顺延至上班后第 1-3 天),部门窗口对照本办法对上月工作自查打分报督察处,督察处核查并报考评领导小组审定后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示 3天。 b) 季度考评。每年 3、6、9、12 月第一周,督察处汇总各部门上季度考评得分报考评领导小组审定后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示 3 天。 c) 年度考评。每年 12 月初,督察处汇总各部门全年度各季度总得分报考评领导小组审定后在政务服务大厅显著位置公示 3 天。 A.3 考评内容与标准 A.3.1 行政
9、审批集中:(12分) a) 严格对照省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从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审批处(以下所称行政审批处均包含编制机构管理部门指定集中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其他处室不再行使行政审批职能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为 6 分,每月得分为 0.5 分乘以由行政审批处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的事项数占事项总数的比例。(6 分) b) 行政审批处及人员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6 分) 1) 行政审批处人员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由编制机构管理部门指定处室行使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应当明确具体从事审批工作的人员并全部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从行政审批处人员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为
10、3 分,每月得分为 0.25 分乘以行政审批处已进入政务服务中心人员数占行政审批处总人数比例。(3 分) 2)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发生量较大、审批人员较多的,部门应选派首席代表。首席代表由行政审批处负责人、占编制职数的处级干部或厅级干部担任。从按要求选派首席代表到政务服务中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3 分,每月得分 0.25 分。(3 分) DB51/T 13232011 4 A.3.2 签订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授权书 ,授予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窗口管理权、印章使用权,向首席代表授权到位: (8分) a) 从签订四川省人民政府行政审批授权书之日起计按月
11、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分。(1 分) b) 从部门授予首席代表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4 分,每月得分为0.33 分乘以已授权事项数占应授权事项总数的比例。除少数经政务服务中心核实报省政府同意的重大审批事项外,抽查发现首席代表未按部门授权书规定行使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的,该申办件对应事项确定为未授权。按规定应当选派首席代表而未选派首席代表的,该部门所有事项均确定为未授权。(4 分) c) 从授予首席代表组织协调权和窗口管理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2 分,每月得分为 0.17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的评估、论证、勘验、检测等,不是由首席
12、代表组织协调的,每月少得 0.085 分;首席代表无法协调管理窗口工作及其人员的,每月少得 0.085 分。 (2分) d) 从授予印章使用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为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及其他事项不能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盖章办结的,此项不得分。(1 分) A.3.3 建立健全以行政审批处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 (10分) a)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的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办结(制证)、取件环节均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进行。少数确需集体决定的重大审批事项,经政务服务中心核实报省政府同意,其审批
13、环节可以在部门机关进行,但咨询、申请、受理、办结(制证)、取件环节应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进行。全年满分 5 分,每月得分为 0.42 分乘以全部环节均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的事项数占事项总数比例。抽查发现有凡一个环节未按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的,该申办件对应事项抽查的当月不得分。(5 分) b) 向申请人发放的证照、批文由首席代表或授权的窗口工作人员签发:(5 分) 1) 全年满分为 5 分,每月得分为 0.42 分乘以由首席代表或授权的窗口工作人员签发证照、批文的行政审批事项数占全部应授权事项总数比例。抽查发现凡有一件申办件的证照、批文不是由首席代表签发的,该申办件对应事项抽查的当月不得分
14、(少数经政务服务中心核实报省政府同意的重大审批事项除外)。(5 分) 2)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受理办理,但未通过窗口统一发放证照、批文的,每件次减 0.1 分。 A.3.4 按要求开展并联审批工作:(10分) a) 积极支持配合开展并联审批工作。执行省政府并联审批有关规定和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有关制度,建立健全部门窗口并联审批制度:(2 分) 1) 从执行省政府并联审批有关规定和政务服务中心并联审批有关制度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 2) 从建立健全部门窗口并联审批制度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
15、 b) 并联审批工作职责纳入行政审批处并指定专人负责并联审批工作。从并联审批工作职责纳入行政审批处、指定专人负责并联审批工作并入驻并联审批窗口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3 分,每月得分 0.25 分。(3 分) c) 按照省政府及政务服务中心要求牵头或协同开展投资建设项目、企业设立登记项目以及涉及两个以上部门项目并联审批,按时办结率 100,群众评议满意率 95以上:(4 分) 1) 从牵头或协同开展投资建设项目、企业设立登记项目以及涉及两个以上部门项目并联审批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2 分,每月得分 0.17 分。 DB51/T 13232011 5 2) 按时办结率达 100,全年满分为
16、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超期一件该月不得分。 3) 群众评议满意率 95,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群众评议不满意经核实的每件次减 0.1 分。 d) 使用统一的并联审批软件,并联审批事项全部录入相关软件受理办理。从使用统一的并联审批软件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1 分) A.3.5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使用统一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7分) a)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应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3 分) 1) 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进入政务服务中心之日起按月记分,全年满分为 3 分,每月得
17、分为 0.25 分乘以事项进入数占应进数比例。 2) 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在原部门或其他场所受理、办理的,每件次减 0.5 分。 b)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涉及征求其他部门意见或需其他部门现场核实的,相关部门应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明确办事时限及责任人员。从相关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2 分,每月得分为 0.17 分乘以事项进入数占应进数比例。(2 分) c)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全部录入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受理办理:(1 分) 1) 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全部录入行政审批通用软件受理办理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18、 0.083 分。 2) 未将受理办理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即时录入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的,当月不得分。 d)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按要求配置标准流程,逐环节、逐岗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从按要求配置标准流程、逐环节逐岗位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为 0.083 分乘以按要求配置标准流程事项数占全部事项数比例。(1 分) A.3.6 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大厅建设,认真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网上审批:(6分) a) 逐项目印制办事指南,认真制作示范文本并上传到电子政务大厅,方便申请人。从印制办事指南、制作示范文本并上传到电子政务
19、大厅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为 1 分,每月得分 0.083分。每少一个项目办事指南、示范文本,每月减 0.083 分。(1 分) b) 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各部门至少开通 1 个在线咨询窗口,咨询窗口每个工作日在线时间 7小时,在线咨询应答待机时间不超过 5 分钟:(1 分) 1) 从开通在线咨询窗口、开展在线咨询服务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分。 2) 咨询窗口每个工作日在线低于7小时的,或应答待机时间每个工作日有5起超过5分钟的,当月不得分。 c) 积极开展网上预约服务,各部门应确保每个工作日提供的网上预约办件不低于 5 件:(2 分) 1) 从开展网上预约
20、服务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2 分,每月得分 0.17 分。 2) 网上预约申请超过 5 件而部门当日提供的网上预约办件低于 5 件的,当月不得分。 d) 积极开展网上预审、网上审批,及时办理网上申请事项:(2 分) 1) 从开展网上预审、网上审批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2 分,每月得分 0.17 分。 2) 网上预审、网上审批件应在 5 个工作日内办结,超期 1 件当月不得分。 A.3.7 现场办结率95 ,按时办结率100 ,群众评议满意率95 以上:(33分) a) 现场办结率 95 。全年满分为 12 分,达到 95 每月即得 1 分。未达到 95 的,该月得分为 1 分乘以现场办
21、结率。(12 分) b) 按时办结率达 100 。全年满分为 9 分,每月得分 0.75 分。超期一件该月不得分。(9 分) DB51/T 13232011 6 c) 群众评议满意率 95 以上。全年满分 6 分,每月得分 0.5 分,群众评议不满意经核实的每件次减 0.1 分。(6 分) d) 有效投诉为零。全年满分 6 分,每月得分 0.5 分。发生一件有效投诉减 1 分。有效投诉超过 3件的,从第 4 件起每件次减 2 分。减分计入有效投诉件被查实的当月。(6 分) A.3.8 认真执行“三项制度”:(4分) a) 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2 分) 1) 认真执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度,对来电来
22、人咨询情况进行登记,全年满分为 1 分,每月得分0.083 分。 2) 认真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服务双岗制、去向留言制,耐心细致接受问询,不以任何借口推诿、扯皮、拒绝、搪塞申请人。合理安排前后台窗口工作人员,建立健全前后台审批协调运行机制,原则上不要求申请人到后台问询。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凡是违反规定、不履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致使申请人多次跑路、多次补正材料的,当月不得分。 b) 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精简 30 以上。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行政管理事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精简 30 之日起按月计分,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23、为 0.083 分乘以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精简 30 项目数占项目总数比例。(1 分) c) 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制定完善部门窗口责任追究制度并认真落实。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0.083 分。未制定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并执行的,当月不得分。(1 分) A.3.9 加强窗口自身建设:(10分) a) 严格按省委、省政府规定和有关要求选派和轮换窗口工作人员。从按规定选派和轮换窗口工作人员之日起按月记分,全年满分为 2 分,每月得分 0.17 分乘以选派和轮换窗口工作人员符合规定比率。除因工作需要调离行政审批工作岗位外,首席代表、窗口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时间不足 1 年更换的,每人次每月少得
24、 0.1 分。(2 分) b) 认真执行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考勤管理办法,准时上、下班,严格请销假制度。需参加会议、现场评估、论证、勘验、检测等请公假的,应出具会议通知等相关文件。全年满分2 分,每月得分 0.17 分。窗口工作人员有上班迟到、早退,或非正常出勤和请假的,每月每人次少得 0.083 分。(2 分) c) 严格按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着装规范着装。全年满分 1 分,每月得分 0.083 分。凡有窗口工作人员未按规定着装的,当月按比例少得分。(1 分) d) 保持窗口整洁规范。办公桌面只摆放电脑、打印机、电话、办公文具、备查文件和工具书等办公用品,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整洁。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13232011 政务 服务中心 考评 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