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348-2011 Technical Guideline of Hypocotyl Grafting for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nof Camellia oleifera《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pdf
《DB34 T 1348-2011 Technical Guideline of Hypocotyl Grafting for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nof Camellia oleifera《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348-2011 Technical Guideline of Hypocotyl Grafting for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nof Camellia oleifera《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160 B 6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3482011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Guideline of Hypocotyl Grafting for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Camellia oleifera 2011 - 03 - 07 发布 2011 - 04 - 0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348201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油茶芽苗砧培育 2 4.1 种子采选 . . 2 4.2 种子贮藏
2、. . 2 4.3 芽苗砧 培育与嫁接 . . 2 4.4 圃地选 择与准备 2 4.5 容器的选择 3 4.6 营养土的材料 . . 3 4.7 营养土 配制、灌装与切割 3 4.8 浸泡、 切割与摆床 . . 3 4.9 芽苗砧嫁接 4 4.10 嫁接 苗容器栽植 . 4 4.11 容器 苗的管理 . 5 5 容器苗出 圃和分级 . . 6 5.1 一般原则 . . 6 5.2 苗木出圃 . . 6 5.3 苗木分级 . . 6 6 苗木检验 . . 6 6.1 检测方法 . . 6 6.2 检验证书 . . 7 7 包装与运输 7 8 管理档案 .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油茶胚
3、轴嫁接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生产流水线作业时间 8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油茶苗木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油茶苗木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 10 附录 D(资料 性附录) 容器育苗质量检验证书 .12 附录 E(资料 性附录) 容器育苗技术管理档案 .13 参考文献 . . 16 DB34/T 1348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导起草, 太湖县华源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及太湖县林业局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正东、夏尚光、詹长生、陈素传、蔡新玲
4、、张院生、章儆、金笑龙。 DB34/T 13482011 1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油茶芽苗砧培育、容器苗出圃和分级、苗木检验、包装与运输、管理档案等技术规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供油茶造林或补植用的容器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0016-1
5、988 林木种子贮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苗砧嫁接 Hypocotyl grafting 在油茶芽苗砧子叶上方 2.0 cm2.5 cm 处切断胚轴,沿胚轴中轴线自上而下纵切 1.3 cm1.5 cm 深度的切口,胚根保留 5 cm6 cm 长 ,切除多余部分,然后将接穗下端 削成楔形,插入砧木接口的嫁接方法。 3.2 容器苗 Containe r Seedling 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种容器中所培育的苗木。 3.3 地径 Caliper 嫁接苗接口以上 1 cm 处的正常粗度。 3.4 苗批 Seedling Lot DB34/T 13482011 2 同一
6、树种(品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容器苗,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4 油茶芽苗砧培育 4.1 种子采选 选用普通油茶种子作砧种,当树上少量茶果微裂即可采集。一般 10 月上旬采集寒露籽的果实,10月中下旬采集霜降籽的果实。采收后将油茶果堆放在室内通风处,让其自然开裂,使种子脱壳,再选取每 kg 400500 粒、无病虫害、大粒饱满的种子作砧种。 4.2 种子贮藏 4.2.1 种子消毒 采用浓度 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 小时,或 用浓度 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30 分钟后倒去药液密封 1 小时,再用水漂洗干净,然后摊开阴干。 4.2.2 贮藏方法 用
7、清洁湿河砂与已消过毒的种子按 3:1 的比例, 放在室内地面层积贮藏, 厚度不超过 50 cm, 并适时淋水,保持湿润。其中砂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标准。在种子催芽之前,也可将种子放在室内堆藏。要求堆高不超过 1 m,每隔 12 m2 放一草把,以利通气散热。 4.3 芽苗砧培育与嫁接 4.3.1 催芽床设置 3 月上旬,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的干净地面设置砌砖催芽砂床(宽 1.11.2 m,高 2530 cm,长 510 m)。在床底先垫上一层 15 cm 清洁湿河砂,将经消毒的种子均匀撒于砂子上,以种子不重叠为度,再盖上 10 cm 厚清洁河砂,并轻轻压实,结合喷水对砂床进行消毒后,
8、盖上薄膜(茅草)保温保湿。再在催芽床上建 1.8 m 高棚子,并搭上 50遮光度遮阳网。种子可于上年 11 月,也可于至翌年 3月份分批放入催芽砂床。 4.3.2 种子催芽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提高沙藏床中的种子湿度 和温度,使油茶种子发芽。4 月中旬揭去薄膜,保持砂床湿润,并适时调控沙床湿润程度,使油茶种子层面以上砂层湿度高些、种子层面以下砂层湿度低些,以降低芽苗砧胚根的含水量。当芽苗砧的胚轴长到 5 cm 以上,并在适宜嫁接期内起砧嫁接。有时为符合生产需要,要求分批出芽,分批嫁接,可通过控制催芽时间、控温而达到分批出芽, a) 如果种芽萌发过早, 露出砂面,立即加盖河砂,以延长胚芽增
9、粗生长时间,使胚芽生长粗壮,防止芽砧老化变细。 b) 若种子萌发过慢,可隔 2 d3 d 洒 1 次温水催芽,并揭开遮阳网提高苗床温度;生长过快则加盖遮阳网,调节温度,使芽苗砧生长与嫁接需要相吻合。 4.4 圃地选择与准备 4.4.1 一般原则 DB34/T 13482011 3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光照与水 源充足、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 1.5 m、无病虫害及用电便利的村庄附近圃地,以便雇工、用工、浇水、灌溉和育苗机械化操作。 4.4.2 苗床制作 育苗地平整时,一般可设置床高 15 cm(大别山区设置床高 10 cm),宽 1 m,床长依地形而定,步道宽 40 cm.在圃地四周开好
10、排水沟,做到内部水不积留,外部来水淹不到。 4.4.3 遮荫 移栽前,搭遮光度 70的遮阳网棚,捆扎牢实,棚高 1.8 m(便于行走操作),四周用遮阳网围好。 4.5 容器的选择 选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有底容器或用可降解无纺布制成的无底容器。一般地,培育 1 年生容器苗需用直径 45 cm、高 810 cm 的容器,培育 1.5 年生容器苗需用直径 56 cm、高 1012 cm 的容器。有底容器袋的袋壁中下部均匀打有 810 个直径为 0.5 cm 左右的透水、通气孔。 4.6 营养土的材料 营养土主要配方材料包括农林废弃物类和轻体矿物类两类。 其中,农林废弃物类主要指木质化秸杆、树枝、树皮、锯
11、屑、稻壳、食用菌废料等,使用前一般要经过粉碎、堆沤发酵或碳化、过筛、分类;轻体矿物类主要有壤质黄心土、次生阔叶林表层土、泥炭土、冻垡塘泥土、火烧草皮土、圃地土、泥炭、粗粒珍珠岩、蛭石、炉渣、煤渣等。配方材料的具体要求应体现“就地取材、来源丰富、质地良好、成本低廉”等原则,并根据当地育苗习惯合理确定。 4.7 营养土配制、灌装与切割 4.7.1 一般原则 营养土一般选用轻体矿物类要占 5070,农林废弃物类占 3050作为配方材料。 配制前,各种基质原料要均匀摊开在水泥平地上,并在太阳下定时翻动,暴晒 810 小时。 4.7.2 配制 营养土暴晒后,以体积为单位,按草碳 45、珍珠岩 10、蛭石
12、 10、农林废弃物类 30、壤质黄心土(或分别用次生阔叶林表层土,或泥炭土,或冻垡塘泥土,或火烧草皮土,或圃地土替代) 5比例配比、碾碎、拌匀、过筛。每立方米加 1 kg2 k g 爱贝斯缓释肥和 2 kg3 kg 过磷酸钙,或 4 kg5 kg 腐熟粉状饼肥和 2 kg3 kg 过磷酸钙,或 5 kg6 kg 复合肥,充分拌匀后,配制成 pH 值 5.56.5,既不松散,又不粘结,水肥与气热性能良好的营养土。 4.7.3 灌装 装填营养土及摆床应在芽苗移栽前 30 d 进行,有底塑料薄膜容器的营养土装袋应分层轻压,直至装满为止;可降解无纺布无底容器的营养土进行机械化装填,并圈成 30 m40
13、 m 一捆的半成品待用。 4.8 浸泡、切割与摆床 可降解无纺布灌装容器袋,切割前需采用 0.1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30 分钟以上,再搬上切割台切成 8 cm10 cm 长的小段,然后,装入塑料托盘,运到育苗场地,一般摆成床宽 0.9 m1 m、长 8 m10 m、步道宽 0.3 m0.5 m 的高床,做到排列整齐、横竖成行、床面平整。作床后用床间步道上的土DB34/T 13482011 4 壤,把苗床四周培好,容器间空隙用土填实,浇透水至容器中的营养土沉实。用复合肥作基肥的,应重复浇灌,使复合肥颗粒溶解。 4.9 芽苗砧嫁接 4.9.1 嫁接工具与材料 嫁接刀(用单面刀片)、铝箔( 60
14、 kg/公顷,剪成长 2.0 2.5 cm、宽 0.81.0 cm 的小片待用)、竹片(长 2 m、宽 2 cm,6000 根/公顷)、薄膜(宽 2 m,600 kg/公顷,苗床保湿用)、 遮阳网、枝剪、塑料盆、桌子、小木板(10 cm20 cm,切砧削接穗用)、塑料桶、洒水壶、喷雾器、锄头、竹筐、竹签、毛巾(保湿嫁接苗用)、铁丝、品种标签、创口贴等用具。 4.9.2 接穗选择、采运与贮藏 从生长健壮、枝径 0.20.32 cm、 腋芽(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审 (认定)定的优良无性系母树树冠中上部,剪取发育良好,可截制 3 个以上接穗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春梢作接穗。接穗要随采随用,以阴d 或晴
15、d 上午 10:00 之前,露水干后, 下午 17:00 之后采穗为宜。需要调运的,要注明品种、无性系号,分别捆扎,保湿包装,迅速运输。 4.9.3 嫁接时间与方法 嫁接时间一般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中旬,被采穗植株新梢及芽苗砧均已进入半木质化状态,芽苗砧高度要在 5 cm 以上;嫁接前用 75酒精将刀片、竹签等用具消毒。嫁接方法用芽苗砧劈接法。 4.9.4 起砧 用手轻轻挖起砧苗,再用清水将砧苗上的砂子冲洗干净,注意勿伤砧苗及碰落砧种。 4.9.5 削穗 选取有饱满腋芽或顶芽的穗条,在腋芽两侧的下部 0.5 c m 处下刀,削成 2 个斜面(成楔形)削面长1.0 cm1.2 cm, 再在芽
16、尖上部枝茎 0.2 cm 处切断,制成 1 芽 1 叶的接穗,并将削好的接穗放在装有清水的盆内。 4.9.6 削砧 在芽苗砧子叶上方 2.0 cm2.5 cm 处切断胚轴, 沿胚轴中轴线自上而下纵切 1.3 cm1.5 cm,胚根保留 5 cm6 cm 长,切除多余胚根部分。 4.9.7 插穗和包扎 将套好铝箔的砧苗拿在手中, 把接穗插入砧苗切口;一般要求接穗的削面与砧木切面大小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需使砧穗一侧对齐,并使接穗下部和砧木切口底部紧贴,然后将铝箔自上而下逐步捏紧,使接穗与砧苗紧密结合。为防止铝箔松脱,应将铝箔两端顺向捏转、压紧,再反向捏紧,以手轻拉接穗不脱落为准。接好后的嫁接苗应整
17、放叠齐在阴凉处,避免日光照射,并盖上湿毛巾等待移栽。 4.10 嫁接苗容器栽植 4.10.1 嫁接芽苗移栽 DB34/T 13482011 5 栽植前,用 50 mg/kg ABT 3 号生根粉溶液蘸根 1 秒2 秒;再用竹签在待用的容器基质中央插开一个 6 cm 左右的深孔,把嫁接苗胚根插入,并适度压紧, 压实,不吊根,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栽植深度以嫁接芽苗基部种壳刚埋入基质营养土内为宜。 4.10.2 保湿与遮荫 4.10.2.1 嫁接苗栽植后及时浇定根水,并注意保湿与遮荫。 4.10.2.2 苗床两侧间隔 1.5 cm, 插入 2.0 m 长竹片作拱棚支架,覆盖薄膜,薄膜四周应拉紧并培
18、土压实。苗床四周适当留出 5 cm10 cm 边距,以防盖膜覆土时,压伤芽苗。 4.10.2.3 结合苗床喷雾保湿向嫁接苗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灭菌。 4.10.3 标签和标记 分品种栽植,挂上标签,做好标记,同时记录各品种栽植位置;标签和标记两种方法应同时采用,一一对应,防止品种混乱。 4.11 容器苗的管理 4.11.1 除萌与除草 4.11.1.1 除萌与除草要适时进行。移栽后 40 d45 d,开始除芽苗砧上的萌条,并及时除去杂草;以后,结合拔草,每隔 20 d 去除砧木上萌芽 1 次,除萌工作一直持续到 9 月。除草做到除早、除小
19、、除了,不伤根,不伤及接穗的芽。 4.11.1.2 全部清除接穗与芽苗砧嫁接没有成活而形成的实生苗。 4.11.1.3 少数油茶嫁接苗成活后发现有膨胀花芽,应及时摘除,以防其抑制嫁接苗叶芽发育。 4.11.2 水分管理 4.11.2.1 嫁接芽苗栽后前 30 d 内,要用薄膜将棚密闭,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85以上,薄膜上出现水珠,达到饱和状况;棚内温度控制在 33 以下,以 2528 为宜。 4.11.2.2 供水采用喷灌方式,补水量应视土壤墒情确定。发现缺水应及时浇水补充,浇水时不宜过急,水滴不宜过大,防止营养土从容器中溅出,溅到叶面上,影响苗木生长。 绝对不能漫灌,以免造成苗木生长不良或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T13482011TECHNICALGUIDELINEOFHYPOCOTYLGRAFTINGFORCULTIVATINGSEEDLINGSOFCAMELLIAOLEIFERANOFCAMELLIAOLEIFERA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3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