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735-2009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DB21 T 1735-2009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735-2009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1735 2009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 技术规程 2009-07-27 发布 2009-09-0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 2 -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马铃薯脱毒苗的培育、繁殖,各级脱毒种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收获、贮藏等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
2、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133-2000 马铃薯脱毒种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脱毒 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经过茎尖剥离脱去 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病毒。 3.2 脱毒组培苗 简称脱毒苗,指经过茎尖剥离脱毒、组织培养后,经检测确认不带马铃薯卷叶病毒( PLRV) 、马铃薯 Y 病毒( PVY)、马铃薯 A 病毒( PVA)、马铃薯 X 病毒( PVX) 、马铃薯 S 病毒( PVS)、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 PSTVd) 等病毒 的种苗。 3.3 扦插苗 脱毒苗切段剪取其主茎及侧枝顶端在温室或网室扦插成活的苗。 3.4 脱毒种薯 由脱毒组培苗生产出
3、的原原种、原种、良种。 3.4.1 原原种(脱毒小薯) 利用组培 苗在防虫温室和网室 隔离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微型薯 。 3.4.2 原种 分为一级原种和二级原种。 3.4.2.1 一级原种 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符合 GB18133-2000 一级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 3.4.2.2 二级原种 用一级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符合 GB18133-2000 二级原种质量标准的种薯。 - 3 - 3.4.3 良种 用二级原种作种薯,在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 GB18133-2000 良种质量标准的种薯。 3.5 病毒病株允许率 各级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病毒病株的允许比率。 3.
4、6 细菌病株允许率 各级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细菌性病害病株的允 许比率。 3.7 真菌病株及其它病株允许率 各级脱毒种薯繁殖田中真菌病株和其它病株的允许比率。 3.8 混杂植株允许率 各级脱毒种薯繁殖田内混入其他马铃薯品种的杂株或异症株比率。 3.9 有缺陷薯 指畸形、次生、龟裂、虫害、冻伤、黑心和机械损伤的薯块。 4 脱毒组培苗快繁 4.1 脱毒组培苗的培育 4.1.1 选材 选用生产上主栽的或 已 审定品种的休眠芽或刚出土幼苗的茎尖、或田间成株上的腋芽作茎尖剥离材料。 4.1.2 培养基的制备 每 1000 m1 MS 培养基 (见附录)加 GA30.2mg 0.5 mg, 6-BA0.1 m
5、g 0.2 mg, NAA0.01 mg0.05 mg, 分装入管(瓶)。 4.1.3 灭菌 在 0.15Mpa/cm2压力下高压灭菌锅灭菌 15 20min,冷却备用。 4.1.4 茎尖剥离 将入选材料放入纱布袋,用自来水冲洗 1h 后,在无菌条件下,放入 75%酒精中浸 2 3s,再用 0.1%升汞液消毒 3 6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 3 5 次置于吸湿纸上,在体视解剖镜下用手术刀等工具剥掉幼叶层,切取带 1 2 个叶原基的生长点,迅速接入装有茎尖分化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中,每瓶接种 1 个生长点,注明品种、编号和接种日期。 4.1.5 培养条件 温度 22 25,光照时数 12 h/d
6、 14h/d,光照强度 2000lx 3000lx 条件下培养。 4.2 病毒检测 本单位自检,然后送到国家法定植检部门复检认定。继代扩繁中选留的脱毒苗,每年至少作一次病毒复检。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如果脱毒苗没有检出 PLRV、 PVX、 PVY、PVA、 PVS 和 PSTVd 等病毒和类病毒, 方可 进行组培苗生产。不合格的脱毒苗不得用于组培快- 4 - 繁。 4.3 脱毒苗组培快繁 4.3.1 脱毒组培苗来源: 经 按 4.2 方法 检测,脱除了所列病毒的组培苗。 4.3.2 培养基: 用 MS 培养 基。灭菌同 4.1.3。 4.3.3 快繁: 将脱毒苗剪成 1cm 左右,带一
7、叶一芽的茎段接种于 MS 培养基上,每瓶培养基接种 10 15 个茎段,待茎段长成高 10cm 左右小苗,进行切段转接,反复继代培养繁殖。 4.3.4 培养条件: 同 4.1.5 5 原原种生产 5.1 环境条件 脱毒组培苗在温室或 40 45 目网室内隔离栽培。 5.2 炼苗 将苗龄 30d 左右的组培苗拔去瓶塞,炼苗 2 3d。 5.3 基质 蛭石、草炭、珍珠岩或细沙都可作基质。每茬薯收后基质必须严格消毒, 可 反复使用 23 季。 5.4 消毒 工作人员进出 温室、网室 必须更换 鞋和工作服,并用肥皂洗净手。扦插工具每次使用前均应蒸煮消毒,不能蒸煮的用肥皂水认真清洗后用 75 酒精浸泡消
8、毒。 5. 5 剪 取茎尖 扦插的脱毒苗高 5 cm 7 cm、侧枝长 5 cm 6 cm 时,剪取 3 cm 4 cm 长的主茎顶端或侧枝尖端(每株 最多 剪 3 次),供扦插用。 5.6 扦插苗处理 扦插苗放入 生根液 中浸泡 5 min 后取出备插。 5.7 管理 5.7.1 缓苗期管理 : 脱毒苗插好后,轻细均匀喷水,使基质充分饱和吸水,及时拱棚盖膜, 拱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95 。 5.7.2 施肥: 扦插 苗生根 成活 后及时撤从扦插苗成活至 收薯前 10 d,根据苗情喷施0.2 0.3 N:P:K 2:1:3 的营养液 4 6 次,撤 拱棚后喷第一次肥浓度应减半, 每 7d
9、 10 d 喷一次。 5.7.3 浇水: 勤浇、细浇、少浇,保持基质湿润,持水量 50 60 ,收前 3 d 7d停止浇水。 5.7.4 病虫害防治: 脱毒苗扦插成活出棚后至收前 15 d,网室内外每隔 7 10 d 喷 杀虫剂 一次,防治蚜虫。早、晚疫病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每隔 7d 10 d 喷 杀菌剂 一次。 发现病- 5 - 株连同薯块拔除,带出网室外销毁。 5.8 收获、包装、 贮存 5.8.1 原原种收获: 早熟 品 种在 扦 插后 55d 70d,中早熟 品 种 70 d 85 d,晚熟 品种在插后 85 d 100d 即可收获。收获时避免机械损伤和品种混杂。收后摊晾 4 d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T17352009 马铃薯 脱毒 生产 技术规程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