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 T 723-2012 《配筋水混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pdf
《DB14 T 723-2012 《配筋水混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 T 723-2012 《配筋水混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80 P 66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723 2012 配筋 水泥 混凝土路面 设计指南 2012 - 12 - 31 发布 2013 - 1 - 31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14/T 723 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1 4 技术 要求 2 5 结构组合设计 2 6 配筋 及构造 设计 3 参考文献 . 7 DB 14/T 723 2012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 的规
2、则 起草 。 本 标准的提出、归口单位:山西省 交通运输厅 。 本 标准的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本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张 翛 、 赵队家 、 刘少文 、 申俊敏 、 虞文景 、 张艳聪 、 刘建伟 、 刘 海 、 马 钢 、朱晓斌 、 唐 郢 。 DB 14/T 723 2012 III 引 言 我 省公路行驶的 运输 车辆以运输煤、矿石为主 , 特重车占有相当比例。 采用无配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产生 接 缝渗水、 唧 浆、接缝错台 、 面板脱空、断裂,甚至破碎等病害。 为适应 我 省特定气候、交通条件,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水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养护成本,提高公路
3、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益,有必要根据近十年 我 省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并结合山西省气候、交通特征,制定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指南 。 DB 14/T 723 2012 1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 要求。 本 标准 适用于山西省 境内 新建和改建的 等级公路 配筋水泥 混凝土路面工程 ,包括 普通混凝土路面工程 、钢筋混凝土路面工程和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 市政、厂矿区及其他道路 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4、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JTG D40 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3 术语 、 定义 和符号 下列术语 、 定义 和符号 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术语和定义 3.1.1 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在路面 面层 中配置单层或双层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纵向配筋率 L 平均 横向 裂缝间距 cw 路表裂缝宽度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 c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s 钢筋线膨胀系数 d 钢筋直径 w 轮载应力 混凝土 28d干缩应变 hc 混凝土面层厚度 S 混凝土面层纵筋间距 DB 14/T
5、 723 2012 2 4 技术 要 求 4.1 交通荷载分级 配筋 水泥 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内所承受的累计作用次数分析方法和荷载分级标准应符合 JTG D40-2011的 要求 。 4.2 水泥混凝土 面层 弯拉强度 水泥混凝土 面层 的设计强度应采用 28d龄期的弯拉强度。各交通荷载等级的水泥混凝土 面层 弯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表 1的 要求 。 表 1 水泥混凝土 面层 弯拉强度标准值 交通荷载等级 极重 特重 、 重 中等 、 轻 水泥混凝土 面层 弯拉强度标准值 ( MPa) 5.5 5.0 4.5 4.3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取决于 公路等级和 交通荷载等级,其取
6、值应符合表 2的 要求 。 表 2 水泥混凝土 面层厚度 推荐值 交通荷载等级 极重 特重、重 中等、轻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级公路 二 级公路 二 级公路 三、四 级公路 混凝土面层厚度 (cm) 32 30 28 26 24 22 5 结构组合设计 5.1 一般 要求 依据公路等级、交通荷载、路基条件、当地温度和湿度状况以及使用性能要求, 应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 5.2 垫层 垫层的设计应符合 JTG D40-2011的 要求 。 5.3 基层和底基层 5.3.1 基层和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适当的刚度。 5.3.2 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 可 依据交通荷载等级
7、、结构层组合要求和材料供应条件, 分别 按照 表 3、和表 4 选用。 5.3.3 贫混凝土 基层上 应铺设沥青混凝土夹层,厚度不宜小于 40mm。 无机结合料 稳定碎石基层上应设封层,封层可采用单层 沥青 表面处治或适宜的膜层材料等。当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 时 ,层 厚 不宜小于6mm。 DB 14/T 723 2012 3 表 3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基层材料选择 交通荷载等级 基层材料类型 极重、特重 贫混凝土 重、中等、轻 水泥稳定碎石 表 4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底基层材料选择 交通荷载等级 底 基层材料类型 极重、特重 水泥稳定碎石、 二灰 稳定碎石 重、中等、轻 水泥稳定砂砾、 二灰稳定
8、砂砾 5.3.4 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类型确定后 , 相 关设计应符合 JTG D40-2011 的 要求 。 5.4 面层 5.4.1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5.4.2 面层类型可依据交通荷载等级, 按照 表 5 选用 。 表 5 各交通荷载等级的 面层类型 选择 交通荷载等级 面 层材料类型 极重、特重 连续 配筋混凝土面层 、钢筋混凝土面层 重、中等、轻 钢筋 混凝土面层 、普通混凝土面层 6 配筋 及构造 设计 6.1 钢筋(网) 6.1.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钢筋混凝土路面和 普通混凝土路面所用 钢筋 应 符合 GB1499.2 的要求。 6.1.2 连续配筋混
9、凝土路面钢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筋最小间距 不 应小于混凝土集料最大粒径的 2.5 倍, 宜 取 10cm 15cm; b) 在满足各项要求的条件下,宜按 “ 细而密 ” 的原则选取合适的纵筋间距和 纵筋 直径的组合 ; c) 横向钢筋间距一般取 30cm 60cm 为宜,直径大时取大值 ; d)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横筋布置于纵筋下方,起连接纵向钢筋的构造钢筋和防止纵向开裂的功能 ; e) 钢筋网距路面边缘或纵缝宜为 10cm 15cm。 f) 钢筋网片搭接采用人工绑扎的平接头形式,搭接长度 不 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并宜有一根纵(横)筋在接头上 ; 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4T7232012 配筋水 混混 土路 设计 指南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