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 T 699-20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pdf
《DB64 T 699-20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4 T 699-20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060.30 Z 23 DB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 T69920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Domestic Wastewater pollution for Town and Village 2011 - 09 - 05发布 2011 - 09 - 05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 境 保 护 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64/ T699201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水量和水质 3 5 总体要求 5 6 工艺设计 6 7 检
2、验与过程控制 9 8 主要辅助工程 . 10 9 劳动安全与职业安全 . 10 10 施工与验收 10 11 运行与维护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设计规范. 1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农村生活污水稳定塘处理技术设计规范. 2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农村生活污水土地渗滤系统处理技术设计规范. 24 DB64/ T699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的要求。 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宁夏大学。 本
3、标准主要起草人:席北斗、张列宇、夏训峰、李晓光、赵颖、熊瑛、刘锦霞、王德全、张生海。 DB64/ T6992011 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术语和定义、水量和水质、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验和过程控 制、主要辅助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安全、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规划、立项、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J 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
4、验收规范 GB 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准则 GB 14554 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5、GB 50070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 管材) HJ/T 15-2007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CJJ 17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T 54-1993 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HJ/T 96-2003 pH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DB64/ T6992011 2 HJ/T 101-200
6、3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103-2003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 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 377-2007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DB64/T 700-2011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2010年9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村生活污水 Rural dome
7、stic wastewater 农村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厕所卫生间冲厕、洗涤、洗浴和厨房排水,农村公用设 施、旅游接待户、旅馆饭店、家庭农副产品加工及畜禽散养农户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废水。 3.2 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 参见HJ 2005中3.1的有关规定。 3.3 预处理 Pretreatment 参见HJ 2005中3.12的有关规定。 3.4 基质 Bed Filler 参见HJ 2005中3.11的有关规定。 3.5 孔隙率 Porosity 参见HJ 2005中3.6的有关规定。 3.6 水力停留时间 Hydraulic Retenti
8、on Time 参见HJ 2005中3.7的有关规定。 DB64/ T6992011 3 3.7 表面有机负荷 Organic Surface Loading 参见HJ 2005中3.8的有关规定。 3.8 表面水力负荷 Hydraulic Surface Loading 参见HJ 2005中3.9的有关规定。 3.9 水力坡度 Hydraulic Slope 参见HJ 2005中3.10的有关规定。 3.10 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参见HJ 2005中3.13的有关规定。 3.11 土地渗滤系统 Subsurface soil infiltration
9、systems 由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系统内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使营养 物质和水分得到循环利用,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无害化。 3.12 稳定塘 Stabilization pond 参见CJJ/T54-93中2.0.1的有关规定。 4 水量和水质 4.1 水量 宁夏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排放量按表1取值。 表1 农村生活污水用水量、排放系数及排放量取值表 区 域 卫生设施情况 人均用水量 (L/人d) 污水排放系数 人均排水量 (L/人d) 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 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 80100 0.70.8 5580 沿黄灌溉农业区
1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 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 5080 0.60.7 3055 DB64/ T6992011 4 表 1(续) 区 域 卫生设施情况 人均用水量 (L/人d) 污水排放系数 人均排水量 (L/人d) 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 完善 3050 0.50.6 1530 沿黄灌溉农业区 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 2030 0.40.5 815 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 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 7080 0.60.7 4055 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 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 5070 0.50.6 2540 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 完善 3050 0.40.5 1
11、225 中部干旱风沙区 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 2030 0.30.4 612 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 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 5070 0.50.6 2545 全日供水、户内有洗衣机等部 分用水设施及部分卫生设施 4050 0.40.5 1525 有供水龙头,基本用水设施不 完善 2040 0.20.3 68 南部山区 无供水龙头,无基本用水设施 1020 0.20.3 26 注1:取值时,应对各村具体用水现状、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并综合考虑以下情况:村庄一般比镇区低;定时供水比全日供水低;发展潜力小取较低值;制水成本高取较低 值;村内
12、有其他清洁水源便于使用时取较低值。调查分析与本表有出入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注2:本表中的卫生设施主要指洗涤池、洗衣机、淋浴器和水冲厕所等。 4.2 水质 农村生活污水排水水质因排水类型不同而差异较大,宜根据实地监测确定。若无条件实地监测,则 按表2取值。 表2 宁夏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参考值 单位:mg/L 水质指标 区域类型 SS CODCr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pH 沿黄灌溉农业区 200300 300400 150200 3050 3050 58 6.58.5 中部干旱风沙区 200300 300500 200300 4060 4060 68 6.58.5 DB64
13、/ T6992011 5 表 2(续) 单位:mg/L 水质指标 区域类型 SS CODCr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pH 无量纲 南部山区 200300 300600 200350 4080 4080 68 6.58.5 注:表中取值来源于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监测数据。 5 总体要求 5.1 工程类型及规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可分为单户、村分散型、单村集中型、连片集中型等处理工程类型,各类型划分 按表3执行,鼓励结合实际的创新型分散处理形式。 表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类型 工程类型 水量 (m 3 /d) 家庭数 (户) 人口数 (人) 距离要求 (km) 单户、村分散型 4.0
14、 110 50 就地处理(原位处理) 单村集中型 4.0200 10500 502500 村村距离5 连片集中型 200 500 2500 村村距离5 注:分散型、集中型主要以距离要求区分,不宜单纯以水量、家庭数及人口数区分。 5.2 工程项目组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主体处理工程和辅助工程组成: a) 主体处理工程:预处理、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渗滤系统、污泥处理、恶臭处理等污水处理 构(建)筑物与设备; b) 辅助工程:厂区道路、围墙、绿化、电气系统、给排水、暖通、建筑与结构等工程。 5.3 场址选择 5.3.1 应符合不同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和农村环保专项规划的要求。 5.3.2 综合考虑
15、交通、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发展扩建、再生水回用等因素。 5.3.3 应考虑自然背景条件及特点,包括土地面积、地形、气象、水文以及动植物生态因素等,并进 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方面的勘察。 5.3.4 场址应不受洪水或内涝的威胁,且不影响行洪安全,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再利用。 5.3.5 土地渗滤系统应选择在地下水位较深,土壤渗滤性能较好的场地。 5.3.6 工程选址应充分利用废旧河道、池塘、沟谷、荒地、盐碱地等闲置土地及未利用土地。 5.3.7 土地渗滤宜选在村镇的水源地下游,且应位于居民点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防止水体散发臭 气和滋生蚊虫的侵扰。 DB64/ T6992011 6 5.
16、4 总平面布置 5.4.1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按构(建)筑物使用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地形、气候、地质条件、 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因素,合理安排,紧凑布置。 5.4.2 场区的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符合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平衡土石方的要求。多单元 湿地系统、多塘系统高程设计应尽量结合自然坡度,采用重力流形式,需提升时,宜一次提升。 5.4.3 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轮廓,不同系统单元的搭配、水生植物的配置、景观小品设施营建因素,使 工程达到相应的景观效果。 6 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处理水量、原水水质、占地面积、建设投资、运行成本、排放标准、稳定 性及区
17、域自然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适宜的方案。 6.1.2 预处理程度根据具体水质水量情况与污水处理技术政策, 选择适宜工艺, 其设计应符合 GB50014 中的有关规定。 6.1.3 预处理设施宜采用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的工艺。 6.1.4 后处理、污泥处理、恶臭处理等工艺设计应符合 GB50014及相关行业规范中的规定。 6.2 工艺流程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综合考虑当地水文、地质、规划、村落分布特征、现场调查等情况来确定。 单户、村分散型及连片集中型处理工艺选择流程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场地勘查 现场勘查 钻孔试验 渗透试验 水文情况 地
18、质情况 规划情况 技术方案 土地渗滤 人工湿地 稳定塘 改良化粪池系统 河流、湖泊、湿地等 土壤、底土、基岩、地下含水层类型 及地下水保护要求等 地下水保护规划、名胜古迹、实际经验等图1 农村生活污水单户、村分散型处理工艺选择流程图 DB64/ T6992011 7 图2 农村生活污水连片集中型处理工艺选择流程图 农村生活污水单户、村分散型及连片集中型处理工艺流程分别如图3、图4所示: 图3 单户、村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DB64/ T6992011 8 注:图中的“排放标准”指宁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虚线框表示不同预处理工艺。一级标准达标处理中,人工 湿地或土地渗滤系统出水要回流。其
19、中人工湿地回流比为1:3,土地渗滤系统回流比为1:1。 图4 连片集中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注:图中的“排放标准”指宁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虚线框表示不同预处理工艺。一级标准达标处理中,人工 湿地或土地渗滤系统出水要回流。其中人工湿地回流比为1:3,土地渗滤系统回流比为1:1。 6.3 预处理 6.3.1 农村生活污水预处理设施应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其设计应符合 GB50014 的有关规定。 6.3.2 预处理的程度和方式应综合考虑污水水质特征、出水水质要求、污水处理工艺类型等因素,可 选择格栅、沉砂等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及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池等强化处理工艺。 6.3.3 单户
20、、村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宜采用改良式化粪池进行污水预处理。 6.3.3.1 改良式化粪池污染物产生量取 0.1 m 3 /人年0.14m 3 /人年。 6.3.3.2 改良式化粪池有效水深取2m3m。 6.3.3.3 池体容积为污水量与污泥量之和。 6.3.3.4 滤料层高度为 0.8m1.2m。 6.3.4 连片集中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6.3.4.1 一级标准达标技术可采用格栅、沉砂池、接触氧化池等预处理技术。 DB64/ T6992011 9 6.3.4.2 二级标准达标技术可采用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技术。 6.3.4.3 三级标准达标技术可采用格栅、沉砂池等预处理技术。 6.3.5 综
21、合考虑污水水质特征,可按下列指标选择预处理措施: a) 污水的 BOD5/CODCr0.3 时,宜采用水解酸化处理工艺; b) 污水的 SS 含量100mg/L时,宜设沉淀池; c) 污水中含油量50mg/L时,宜设除油设备; d) 污水中的 DO1.0 mg/L时,宜设曝气装置。 6.4 人工湿地工艺设计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设计详见附录A。 6.5 稳定塘工艺设计 稳定塘处理工艺设计详见附录B。 6.6 土地渗滤系统设计 土地渗滤系统处理工艺设计详见附录C。 6.7 一体化设备 一体化设备可采用接触氧化工艺、氧化沟工艺,工艺具体要求可参考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
22、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9月)。 7 检验与过程控制 7.1 一般规定 7.1.1 应按国家现行的排放标准及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检测仪表和控制系统。 7.1.2 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应设置工作和事故状态的检测装置。 7.1.3 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符合 HJ/T353-2007、HJ/T354-2007、HJ/T355-2007、HJ/T101-2003 中的有关规定。 7.1.4 所用监测仪器应符合 HJ/T15-2007、 HJ/T96-2003、 HJ/T103-2003、 HJ/T377-2007 中的有关规定。 7.2 检测与控制 7.2.1 对系统各环节的进出
23、水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流量、水位、pH 值、BOD5、CODcr、氨氮、 TN、粪大肠杆菌等。 7.2.2 监测频率:水位和 pH 值每月 1 次,其他指标每季度 1 次。 7.2.3 人工湿地系统的检测还应包括降雨量、湿地水位、植株密度等。检测频率根据管理要求确定。 7.2.4 其他监测项目应按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7.2.5 大中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处理工艺单元,应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小型人工湿地污水 处理工程的主要处理工艺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采用成套设备时,设备本身控制宜与系统控 制结合。 7.2.6 自动控制系统可采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实时监
24、控运转情况,可设集中和现场两 种操作方式。 7.2.7 关键工艺控制参数,如预处理系统的流量、DO、SS、CODcr等检测数据宜参与后续工艺控制。 DB64/ T6992011 10 8 主要辅助工程 8.1 电气系统 8.1.1 供电方式应根据用电要求,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确定。 8.1.2 供配电系统应符合 GB50052和 GB50023 中的有关规定。 8.1.3 低压配电设计应符合 GB50054 中的有关规定。 8.1.4 照明设计应符合 GB50034 中的有关规定。 8.2 给水、排水及消防 8.2.1 应有可靠的供水水源和完善的供水设施。给水设计应符合 GB50015和 GB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4T6992011 农村 生活 污水处理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