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140-2013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导则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11140-2013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导则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140-2013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导则及编制说明.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GDW 11140 2013 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导则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ide for Self-propelled Digging machine to drilling dig-foundation 2014-04-15发布 2014-04-15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ICS 备案号:CEC Q/GDW 11140 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施工流程 2 6 施工准备 3 7 直孔钻进 4 8 底部扩径 5
2、 9 质量检查 5 10 质量保证措施 5 11 安全措施 5 12 环保措施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DR125T 掏挖钻机简介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激光测量仪简介 10 编制说明 12 Q/GDW 11140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对掏挖钻机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控制要点进行了规范,本标准共编制了 12 章内容,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规定(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 、施工流程、工艺要求及安全、质量保证和环保措施。 本标准的附录 A、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冀北电力
3、有限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健民、郎福堂、袁敬中、梅丰、侯先智、王志勇、王鑫。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11140 2013 1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掏挖基础使用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进行机械成孔的施工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工程条件: a) 地形条件:平原、丘岭地区。 b) 地质条件:硬塑、可塑的原状粘性土、强风化岩石地质,以及含有少量直径不大于 100mm 的卵石、破碎岩石的地层。 c) 地下水位:施工季节地下水位低于基础底面 200500mm。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4、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682 旋挖钻机 GB 50233 110kV-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DL/T 5618 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Q/GDW 153 2006 10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163 2007 10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Q/GDW 225 2008 8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2
5、262008 8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扩底掏挖钻机 Digging machine for Expanding bottom 用于输电线路掏挖型基础机械成孔工艺的专用设备,具备直孔钻进及对基础底部扩径的功能。 3.2 直孔钻头 drill for digging straightly 掏挖钻机上用于直孔钻进的钻头,具备取土及自动卸土功能。 3.3 扩底钻头 drill for expanding the bottom of dig-foundation 掏挖钻机上用于扩大基础底部直径的钻头,具备取土功能。 3.4 底
6、盘 base machine 掏挖钻机上除动力头及其支承导向装置(桅杆及其附属装置) 、钻杆、钻头等装置之外的其他主体部分。 3.5 钻杆 drill pipe 掏挖钻机构件,底部安装直孔钻头或扩底钻头,用于带动钻头升降或旋转。 Q/GDW 11140 2013 2 3.6 桅杆 mast 装于钻机转台前方的垂直部件,用于安装钻杆及动力头。 3.7 转台 rotating platform 装于底盘之上的可水平回转平台,可带动桅杆保持垂直的姿态在水平面旋转以圆弧轨迹位移至预定孔位。 3.8 转台回转角度 slewing angle of rotating platform 当桅杆中心与行走轴线
7、重合时规定回转台角度为初始角度 0,转台向左或向右回转一定角度时该角度为回转台回转角度。 3.9 动力头 power head 装于桅杆下方的钻头驱动机构,由液压马达构成,用于驱动钻杆旋转。 3.10 蛙腿 leg of base machine 装于钻机底盘上的可折叠式支腿,展开后,可增大钻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钻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3.11 激光测量仪 laser measuring instrument 一种基坑尺寸检查仪器,固定于坑口支架上,能够测量出基坑的直径和深度数据并将测量结果无线传输到地面电脑上。 3.12 倾角传感器 sensor for dip angle 用于测量钻机桅
8、杆垂直度的传感器,精度为 0.1 。 3.13 主卷扬机 main hoist 装于桅杆顶端的卷扬机,用于提升、下放钻杆。 4 基本规定 4.1 本标准是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掏挖基础使用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进行机械成孔时施工、监 理、设计的工作依据。 4.2 施工前,应调查核实场地及邻近区域内的文物、地下管线(管道、电缆) 、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物等的相关资料,并做好相应措施。 4.3 施工前,应结合钻机能力、工程特点,编写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 4.4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条件或地下水位达不到作业条件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 监理,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4.5 遇有回填土层时,宜安装
9、护筒后,再使用钻机钻挖。 4.6 土层中遇有较大块石等夹杂物时,应立即提升钻头,清除夹石等杂物后再继续施工。 5 施工流程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施工工艺一般按图 1 所示流程进行。 Q/GDW 11140 2013 3 图 1 自行式扩底掏挖钻机成孔工艺流程图 6 施工准备 6.1 钻机运输 钻机在转场运输时,应注意行车安全,提前对道路进行调查并策划行车路线;如需通过公路,应优先采取拖车运输,如不具备拖车运输条件,应采取路面保护措施。 6.2 场地布置 6.2.1 清除场地内地面碎石、树枝等杂物。如在丘陵地区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弃土滑落。在山坡脚下施工,应检查坡体稳定情况,如有孤石、坡体不稳
10、等,应处理后方可施工。 6.2.2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基础根开、钻机结构尺寸、钻机进场方向、混凝土施工流程等因素,进行钻机安放位置、弃土堆放场所、钢筋骨架加工及材料存放位置的设计,使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a) 钻机工作位置宜设置在基础中心连线上,以减少钻机移动次数。 b) 弃土位置一般选择钻机的左侧(操作者视野可及的地方) ,并应提前计算出弃土的方量确定堆放弃土的范围。弃土堆应保证距离坑口边沿 1.5m 以外,高度不大于 1.5m。 c) 钢筋骨架加工及材料存放位置应布置在基础附近,但不能影响钻机施工。 典型布置见图 2。 11 112345633 3551弃土位置; 2钻
11、机作业位置; 3基础坑口; 4混凝土搅拌场; 5辅助桩; 6钢筋骨架制作场地 图 2 钻机作业场地平面布置示意图 Q/GDW 11140 2013 4 6.3 钻机组装调试 6.3.1 钻机及钻头运至场地后,先利用钻机桅杆将直孔钻头、扩底钻头搬移至坑口,然后将直孔钻头安装在钻杆下部。 6.3.2 将钻机启动,检查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并确保液压系统无漏油现象,并通过操作室内仪表盘检查各电气部件是否正常,确保钻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各系统均能够正常工作。 6.3.3 核实配备的直孔钻头、扩底钻头规格是否能够满足基坑的设计尺寸要求。 6.4 钻机就位及钻头对中调整 6.4.1 钻机就位 钻机组装调试
12、完成后,将钻机就位至基坑附近合适位置,设置蛙腿并支撑牢靠。 6.4.2 钻头对中调整 钻头对中调整可采取预挖坑口样洞法或导向锥对中法。 6.4.3 预挖坑口样洞法 基础坑口位置经测量定位后。人工按照设计孔径开挖出 200mm 深度的样洞,复核基础根开、对角线、孔径等尺寸无误后,将钻机对准样洞就位,通过垂直度控制手柄,参照垂直度显示数据,调整好钻杆垂直度。如图 3 所示。 6.4.4 导向锥对中法 在坑口中心位置钉出标桩,使用钻斗下端导向锥尖端直接对准坑口中心点,调整钻杆垂直度。进行第一钻钻挖时,应缓慢进钻,注意保护坑口完整性,如图 4 所示。 1钻杆; 2钻头; 3导向锥; 4预挖坑口 1钻杆
13、; 2钻头; 3导向锥; 4基坑中心 图 3 预挖坑口样洞对中法示意图 图 4 导向锥对中法示意图 7 直孔钻进 7.1 钻头对中调整完成后,即可进行钻孔作业,钻进作业时应注意保护坑口,减少坑口土层 扰动。当钻进深度达到一个直孔钻头高度时,视土质情况加快旋挖速度。 7.2 钻孔过程中机手通过钻机上的监控设备监测钻机的钻杆姿态、每钻钻进深度及总孔深。 也可通过坑口监测人员的指示信号进行钻机操作。 7.3 取土时,钻头应缓慢提升,钻头提升出坑口 200mm 后方可转向卸土位置。 7.4 钻进过程中如遇土体湿度较大时,钻头侧面与孔壁接触会趋于紧密,造成钻头提升困难 ,可将钻头反向缓慢旋转提升,避免提
14、升过猛造成钻机整体倾斜。 7.5 在卸土及钻头回位时,转台水平旋转速度应缓慢匀速,避免因转动惯量过大造成钻机侧 翻。钻杆Q/GDW 11140 2013 5 回位时,随时观测监控设备所显示的转台回转角度,当钻杆快接近孔口中心时,微调动力头,确保对中准确。 7.6 如果土质较硬,在旋挖过程中,应通过主卷扬机对钻杆施加一定的提升力,减少钻头旋 进压力,使钻头削刀在轻压状态下工作,以便保持钻机稳定性。 7.7 在钻孔过程中,机手及辅助人员要随时观察钻机整体稳定性及钻杆的垂直度,钻杆摆动 应控制在 0.5 范围内,如果出现桅杆较大角度倾斜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钻,查明处理。 8 底部扩径 8.1 基坑
15、钻至设计深度后,将直孔钻头更换为扩底钻头,进行扩底作业。 8.2 扩底钻头就位后,缓慢使扩底钻头沿原孔洞下降(钻杆下降深度可根据设计坑深及钻头 几何尺寸计算得出,通过显示屏显示数据进行控制) 。 8.3 当扩底钻头底盘下降到坑底时,开始对扩底钻头加压旋进,进行扩底作业。 8.4 扩径速度应缓慢,并严密观察钻机、钻杆的工作状态及稳定性,发现钻杆偏移、倾斜等 情况时,应立即停止钻进,查明处理。 8.5 扩径机构的扩径动作通过控制钻杆下降行程来实现对扩径动作的控制,可根据试点确定 每次提土钻杆需要下降的行程。每次下降到预定行程后,停止钻进扩径,提升钻头至地面弃土。 9 质量检查 基坑掏挖完成后,使用
16、激光测量仪或其它测量工具对基坑孔深、垂直度及各部尺寸进行测量检查。 基坑尺寸应满足设计及 GB 50233、 DL/T 5618 的要求。 10 质量保证措施 10.1 在钻孔过程中,应对钻机工作状态即孔径变化进行监测。 10.2 在扩径时,监测钻杆行程,使底部扩大部分达到预定尺寸。 10.3 钻头提升时,应检查钻杆有无偏移现象,如有偏移则应缓慢提升钻头约 100mm,经调整复位后,再恢复钻头提升作业,防止孔壁和坑口破坏。 10.4 钻杆对中时,如坑口土质松散,可在坑口内部设置略大于钻头直径的圆筒形限位钢板,提高钻杆对中的精确度,钻进 1m 深后拆除。 10.5 钻孔过程中应保持钻杆垂直。可用
17、检测钻机自身配置的倾角传感器来监控钻杆实时垂直度,亦可用经纬仪配合监控。 11 安全措施 11.1 按照规划好的钻机移动路线,将钻机移动至下一坑位,在行走及转弯过程中履带与坑口边沿保持1.5m 以上距离。 11.2 钻机在工作时因更换钻头及卸土需要转动平移桅杆时,操作时应平稳缓慢。 11.3 移至下一坑位后,需对钻机钻杆垂直度进行重新校核。 11.4 基坑成孔后,应保护孔口并及时进行承台支模及混凝土浇制,不应长时间搁置。 11.5 钻机在临近带电线路区域作业时, 钻机本体与带电线路最近距离应符合 DL 5009.2 中表 9.5.6 规定。 11.6 如遇钻机机械故障或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严禁
18、作业。 12 环保措施 12.1 施工完毕后,派专人进行现场清理,包括恢复施工场地的环境,临时工程的清除、移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恢复地貌。 Q/GDW 11140 2013 6 12.2 施工过程中,对余土、弃渣妥善处理;保护土地植被、林地树木、农田庄稼,保护野生动物、文化古迹和文物。 12.3 机械维修时,采取在地面铺垫等措施,防止油料直接渗入地下。维修过程中造成的带油弃物,应收集并带出施工场地,集中处理。 Q/GDW 11140 2013 7 附 录 A ( 资料性附录 ) DR125T 掏挖钻机简介 A.1 钻机主要技术参数 发动机功率 92kW; 动力头最大扭矩 125kN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11402013 自行 式扩底掏挖 钻机 施工工艺 编制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