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清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由图忆知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关系示意图 1地理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3意义:各要素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4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5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6图中 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 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 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D。 题组练
2、通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 BC D2解析:1.A 2.D 第 1 题,箭头:气候水文,表示气候对水文的影响,淮河和松花江流域气候条件不同,河流水文特征不同。箭头:地貌土壤,表示地貌对土壤的影响,而“喀斯特地貌”形成体现了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水文土壤,表示水文对土壤的影响,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形成体现了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箭头:气候土壤,表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而“东北黑土
3、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第 2 题,图示为沙丘,是沉积地貌,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的结果。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 34 题。3图中至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 BC D4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解析:3.C 4.A 第 3 题,由图可知各要素中为大气,为生物,为地质,为地形,为水文,其中地质、地形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因素。第 4 题,土壤肥力
4、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 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 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只提供有机质,C 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林地土壤高,D 错。掌握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1生产功能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3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举例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发育2平衡功能(1)概念: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形
5、成过程: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用: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作用: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弄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荒漠环境。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中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区域之间
6、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如下所示:4 题组练通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 ,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 12 题。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水文 D植被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
7、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解析:1.B 2.C 第 1 题,材料中描绘的景象,应是全球变暖的结果,是气候因素发生了变化。第 2 题,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2019济南一中月考)如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 34 题。3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植被覆盖差B植被覆盖差,地表起伏大,地表侵蚀C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D地表侵蚀,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差4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
8、抬升5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解析:3.D 4.B 第 3 题,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使植被条件变差,故为植被覆盖差;地表侵蚀后导致地表起伏变大,故为地表起伏大。第 4 题,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河床抬高,河流中下游的排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重难点 如何理解和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 典题示例(2014全国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2)科
9、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动物演化速度慢,从而出现了特有的动物种属;构造运动强烈,会使物种灭绝,而不是特有动物种属形成的原因;地处赤道附近、地形复杂,不是形成特有动物种属的地理条件。第(2)题,该地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适宜喜暖的动物生存;受由南向北的秘鲁寒流的影响,该地沿岸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又适宜耐寒的企鹅生存。答案 (1)B (2)C师说技法1从环境要素与整体环境特征的关系入手,分析区域环境总体特征的形成与变化6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整体 性学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