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3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doc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3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13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3)(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福建南平期末)19 世纪中叶以后,当西学在日本成为全民族注意的中心时,在中国却被限制在通商口岸范围之内和办理“洋务”的官员之中,大多数的士大夫仍然生活在传统的精神世界里。这说明近代中国( A )A求新求变的思想意识不足B缺乏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C士大夫固守传统文化模式D自强求富运动的成效不大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19 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加深,
2、实行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制度,而中国此时开展了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创办洋务工业,忽视对西方制度的关注,体现了近代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变革意识不足,故 A 项正确。B 项,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题干与维新变法的社会基础无关,排除。C 项,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故“固守传统文化模式”表述有误,排除。D 项,题干旨在对中日变革意识作比较,未涉及洋务运动的成效,故排除。2(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C )时间 代表作鸦片战争后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环志略 万国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3、 克虏伯炮说 水师操练 探矿取金 工程致富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 泰西新史揽要 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 万法精理 自由原论 美国独立宣言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外来冲击推动近代中国转型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D中西方近代化道路趋向一致解析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近代中国从“开眼看世界” ,到学习器物,再到制度,不断加深。A 项错,材料未体现“融合” ,更多是一种学习借鉴;B 项错,材料重在强调了解、学习西方,并未涉及现实实践的问题,与材料关联不大;D 项错,中西方道路不通,与史实不符。3(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盟)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 ,再到“阶级斗争论” ,反映
4、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D )2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C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解析 不论“中体西用” 、 “进化论”还是“阶级斗争论”均是在挽救民族危机,均是在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的道路,但“中体西用”是在维护封建统治而非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也非否定儒家正统思想,更非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所以本题只有选项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4(2019浙江十校联盟)20 世纪初中国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以下是部分白话文刊物情况简表。创刊名称 创办时间地点 报刊宗旨绍兴白话报 1903 绍兴 “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宁波白话
5、报 1903 宁波 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白话杂志 1904 东京 “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吉林白话报 1907 吉林“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使一般人咸具普通之知识,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据此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 )A新文化运动促进“文学革命”B白话文刊物主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清末朝廷舆论管控能力丧失D白话文刊物希冀开启民智改良社会解析 “文学革命”开始于 1917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排除。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 “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使一般人咸具普通之知识,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可知白话文刊物
6、不是主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以预备立宪国民之资格”可知吉林白话报是为预备立宪制造舆论而创办,而且 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根据材料中的报刊宗旨“唤起民众爱国和开通地方风气” “主张实业救国,倡导文明,移风易俗” “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 “宣上德,通民隐,开通风气,改良社会”可知白话文刊物希冀题干宣传爱国,开启民智,提升国民精神,以改良社会,故 D 项正确。5(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1918 年, 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1919 年23 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 ,同时社会上“宣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
7、玄同)胡(适)三氏辞退” , 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这反映出当时( C )A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B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C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D白话文运动易被大众普遍接受解析 C 项正确,材料表明新青年受到过旧观念的抵制,但是其“销量大增” ,能够表明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进步。A 项错,与材料主旨不符;B 错,与史实不符,此时尚未爆发五四运动;D 项错, “普遍”表述有误。6(2019浙江台州质评)1919 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
8、平等。这样做方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材料主要反映了( C )A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C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主张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故 C 项正确。A 项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民生主义是发展,排除B 项。材料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才能消除阶级冲突,排除 D 项。7(2019山东德州期中)1912 年 5 月,有记者问孙中山:“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
9、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得到的答复是:“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 ”孙中山的答复旨在说明( A )A政治妥协的必要性B袁世凯变为共和派C军事斗争的残酷性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解析 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袁世凯变为共和派说法错误,故排除 B 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不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故排除 C 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是出于大局考虑,并不是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排除 D 项。孙中山将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以换取民主共和的早日实现,体现了政治妥协的必要性,故选 A 项。8(2018广东惠州二模)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
10、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全民政治” ,才能“济代议政治之穷”, “矫选举制度之弊” 。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 C )A实行直接民主才能确保民主政体B全民政治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核心C应当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D民权主义者应学习借鉴西方民主解析 根据所学,代议制民主本身也是民主政体的一种重要形式,故 A 项错误;根据所学,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孙中山认为全体人民应当4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官员、管理立法等工作” ,孙中山认为应当实现全民直接的民权,克服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故 C 项正确;材料谈了孙中山的个人认识,并未涉及学习西方的问题,
11、故 D 项错误。9(2018广东深圳一模)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 A )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B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 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解析 毛泽东在 1938 年发表论持久战 ,提出抗战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说明毛泽东重视舆论宣传作用,故 A 项正确;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主要论述的是持久抗战的策略,并不是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故 B 项错误;冷战开始于二战结束之后(19
12、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 C项错误;万隆会议召开于 1955 年,故 D 项错误。10(2018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 针对 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的发生,毛泽东认为是有同志“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 10 年反共的蒋介石” 。他提醒党内同志对苏联人的话, “不可不听,又不可尽听” 。并于 1942 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这反映了( A )A中共力图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氛围B皖南事变发生是延安整风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C毛泽东对共产国际阳奉阴违D延安整风运动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解析 1941 年 1 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遭到惨重损
13、失。而在事变前,毛泽东就对国民党存有戒心,曾制定过一个先发制人的计划,但这个计划被共产国际否定了。这件事深刻反映了中共与共产国际的重大意见分歧,同时也让毛泽东的警惕性进一步增强,于是毛泽东于 1942 年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说明从皖南事变之后,中共力图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氛围,故 A 项正确;皖南事变是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线,不是其根本原因,故 B 项错误;毛泽东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目的在于不能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主张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结合, 而不是对共产国际阳奉阴违,故 C 项错误;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14、、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并不是阶级斗争,故 D 项错误。11(2018广东深圳调研)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由此可以得出该理论的本质是( B )A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5C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D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解析 材料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 项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第十三 单元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20 世纪 以来 中国 重大 思想 理论 成果 综合 过关 规范 限时 检测 必修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