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一古代诗歌鉴赏学案(含解析).doc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一古代诗歌鉴赏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编古诗文阅读专题三微案一古代诗歌鉴赏学案(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诗歌鉴赏阅读素养一、诗歌体裁分类古代诗歌按诗歌的形式可分为:2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 “行” “引” “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 绝句。律诗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近体诗。常见的有“五律”01 “七律”和“排律”三种。 “五律” “七律”以 八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按照02 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 颔联,第三联为 颈联,03 04 第四联为尾联。 颔联、 颈联
2、的上下句都必须对仗,律诗的第 二、四、六、八句要押05 06 07 韵。绝句本称“截句” ,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 “七绝” 。3词,又称 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08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1 字以上)。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或下片;词的第二段的开头称作 过片,具有承上启下以及过渡09 转折的作用。4曲,又称 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
3、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宋、金,兴盛于元,体10 式与词相近。3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 小令、套数(套曲)两种。11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二、诗歌题材分类1山水田园诗代表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内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标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
4、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题材特征风格 清新、朴素、自然、恬淡。热爱自然,钟情山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淡泊宁静,志趣高远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渭川田家)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云影荡山翠,泉声乱溪湍。长林无六月,萝薜生秋寒。(高棅夏谷云泉)消极避世的孤寂 岩扉松径长寂
5、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内容情感感情复杂,不一而足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2送别怀人诗代表作 李白赠汪伦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内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标题中往往有“送” “别” “赠” “酬” 。标志 常见意象:“柳” “酒” “月” “水”四大意象。(“长亭” “短亭” “阳关” “舟” “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题材特征风格 语深情切,
6、缠绵哀伤;洒脱旷达。内容情感依依不舍的留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4情深意长的勉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3咏史怀古诗代表作 杜牧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内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来寄托哀思、
7、借古讽今,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标题中有“咏史” “怀古” “登某古迹有怀” “古迹”等。标志常见意象:乌衣巷、吴钩、淮水、六朝、祠庙、碑碣、城阙、古树、女墙、舞榭歌台。题材特征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续表揭露统治者与人民对立的本质,揭示人民永远处于受剥削压榨的地位,同情人民的疾苦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抒发昔盛今衰的兴替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沉湎享乐,荒淫误国四郊飞雪暗
8、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吴融华清宫)对自然的永恒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悲叹自己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或愤慨,揭露统治者不重视人才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内容情感抚今忆昔,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咏物言志诗代表作 骆宾王咏蝉 、王安石梅花 、郑燮竹石 、虞世南蝉 。内涵 借助吟
9、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题材特征标志 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诗文或着重对所咏之物的5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题目,或以“咏某物” “题某物” “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常见意象:松竹梅兰、虫鱼鸟兽。风格 含蓄隐喻。续表品质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求高位,不慕名利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坚贞不屈,虽身处逆境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傲霜雪而后凋的坚守节操的品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志向高远,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
10、神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 ,唐代香严闲禅师、李忱合作)身处逆境,但仍有宏伟抱负或力挽狂澜的坚定信念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怀才不遇的苦闷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游子思乡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不肯下,犹言惜故林。(孔绍安落叶)相思之苦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人生短暂的感叹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内容情感逍遥闲适,乐观旷达;或在孤独凄苦中仍乐观旷达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
11、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吕本中木芙蓉)5羁旅思乡诗代表作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崔颢黄鹤楼 、王湾次北固山下 。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对人生的感叹及漂泊愁苦之情。诗题中多含有“客舍” “登高” “望月” “忆” “寄” “行” “思”等字词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题材特征标志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6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大雁、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古道、夜雨、孤灯、霜天、阳关等。风格 婉约忧伤。游子漂泊客居的凄苦孤寂 月落乌啼霜满天,
12、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游子思念家乡的乡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游子思念亲人的相思愁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内容情感仕途失意、报国无门、人生苦闷的情绪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无名氏青青陵上柏)6边塞征战诗代表作 王翰凉州词 、陆游书愤 、李白塞下曲 。特征内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标题往往有“行” “军” “征人” “塞
13、” “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标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 折杨柳 关山月 阳关三叠 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题材风格 雄壮豪迈,慷慨雄奇;悲凉伤感。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寄托国家起用良将、保卫国家的理想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揭露官兵之间苦乐不均的矛盾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将士报效国家、为国赴难、建立功业的豪情青海长云
14、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内容情感久居边关的思乡怀亲之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情对塞外生活艰辛、连年征战和归家无望的哀痛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7爱情闺怨诗代表作 王昌龄闺怨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诗经氓内涵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有时也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标题中多含“怨” “怀” “思” “别” “忆” “望夫” “妇叹” “闺怨” “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标志 常见意象:“眉锁” “翠楼” “碧纱” “白发” “秋风”
15、“夜雨” “寒月” “寒衣” “残梦” “泪如雨” “春风杨柳” “雁声月明” “红妆对镜” “喜鹊报枝” “雨燕双飞” “临笺泪长”等。题材特征风格 含蓄委婉、缠绵。续表忠贞不渝的爱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追求和思念情人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对一去不复返的已往情爱的痛惜与对负心人的愤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燧寄征衣)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孤独、冷清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
16、,空床难独守。(无名氏青青河畔草)内容感情别离相思、渴望团聚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标题切入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二、细读正文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8为基础的,在方法上有以
17、下两点:(一)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 “景”二字。读诗、赏诗只要抓住了“情” “景” ,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 。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三、四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之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2章法结构(近体诗):起承转合近体诗的写作思路一般为:起承转合。理解了这一特点,就可以读懂诗的层次脉络、大体内容,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做题。详见本专题
18、微案三“微点突破五” 。(二)细读,反复品读正文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先生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1阅读步骤(1)多读全诗。力求在三分钟左右至少读三遍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先对全诗有个总体印象。(2)找出诗中的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当然更重要的是融入情感的形象(意象),弄清全诗写了什么。(3)找出这些名词或前或后的动词、形容词(如惜、怨、悲、空、独等),弄清全诗的感情基调。2抓住重点(1)抓住意象。意象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
19、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了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2)捕捉、咀嚼诗歌中主观色彩较浓的关键词句。从传达诗歌情感、主旨的程度上看,关键词有显性与隐性之说。显性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 “怨” “愤” “恨” “忧” “凄” “喜” “乐” “思”“怜” “泪” “闲” “怆” “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种语言叫“情语” ,是需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关注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语”有时藏在“景语”等其他语言之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
20、情感语言,它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 “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隐性关键词在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但也至关重要。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一般是隐性关键词,它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语言叫景物语。另有一些典故语,需要通过挖掘典故的本义来探寻作者的用意;含有表达技巧的语言(如拟人、比喻、双关、反语、借代等),需要还原基本义。还有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惟” “空” “又”等,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隐性关键词。弄清上述隐9性词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如同拨开疑云迷雾,能让真相充分显露。每一首诗都有关键句,
21、这些句子往往透露出作者的感情、感悟、观点态度等,读懂了这些句子也就较容易理解诗词的主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揭示了本诗的主旨。又如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表达了诗人沦落天涯的漂泊之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卒章显志,是古诗词常见的写法,古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三、挖掘暗示信息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1作者信息的暗示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做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
22、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古代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王维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了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的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了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2注释的暗示高考所选
23、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在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之类注释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3题干的暗示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 。如 2017 年高考山东卷第 14 题(1
24、):“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题干中“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 ,暗示答案的内容应是这两个字写的是什么景物,景物有哪些特征。此外,选择题四个选项的表述也可以帮助解决诗歌中某些疑难问题,考生更应善于借助。10(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 分)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二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三微案一 古代 诗歌 鉴赏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