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714-2012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714-2012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714-2012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9.240 CEC 96-2008 备案号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7142012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 of smart power socket 2012-06-15发布 2012-06-15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Q/GDW 714 2012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检验规则 1 5 试验方法 3 编制说明 13 Q/GDW 714 2012 II 前 言 智能家居设备是实现居民用户用电设备监测、用能分析及家居在线控
2、制的基础。为了统一和规范智 能家居设备设计、制造、使用和检验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写了智能家居系列标准,该 标准系列包含智能插座技术规范、居民智能家庭网关技术规范、居民智能交互终端技术规范、智能插座 检验技术规范、居民智能家庭网关检验技术规范、居民智能交互终端检验技术规范、智能家居家庭用电 设备与电网连接间的信息交互接口规范、智能家居通信接口技术规范等。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为 该系列标准之一。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插座的检验规则、试验项目、试验系统、试验参比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
3、院、重庆市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石明、林弘宇、丁孝华、刘剑欣、赵红嘎、席旸旸、桑林、侯兴哲、刘永相、 潘明、周永荣、严冰融、李志民、马彦华。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714 2012 1 智能插座检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插座产品的检验规则、试验项目、试验系统、试验参比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为 250V, 额定电流为 10A或 16A 智能插座产品的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4、于本文件。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 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交变湿热 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
5、验 Fc:振动(正弦) GB/T 4207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JJG 596 电子式电能表 Q/GDW/Z 6462011 智能插座技术规范 Q/GDW/Z 6472011 居民智能交互终端技术规范 Q/GDW/Z 648 2011 居民智能家庭网关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2099.1、 Q/GDW/Z 6462011、 Q/GDW/Z 6472011 和 Q/GDW/Z 6482011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检验规则 4.1 检验 分 类 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两大类。 4.2 型式 试 验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试验:
7、 Q/GDW 714 2012 2 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应在生产鉴定前进行型式试验; b) 连续生产的产品,应每两年对出厂验收合格的产品进行型式试验; c) 当改进产品设计和工艺,影响产品性能时,应对首批投入生产的产品进行型式试验; d) 停产两年以上的产品,恢复生产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e) 按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应进行型式试验。 4.3 出厂 检 验 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生产的每台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给出检验合格证。 4.4 合格 判 定 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按表 1 所示的项目进行,所有试验符合要求,则判定产品为合格,否则判定为 不合格。 4.5 试验项目与试验环节对应表 表
8、 1 试验项目与试验环节对应表 序号 试 验 项 目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对应章节 一般检查 5.3 外观检查 5.3.1 标志检查 5.3.2 1 尺寸检查 5.3.3 功能检查 5.4 数据采集功能 5.4.1 历史数据存储功能 5.4.2 校时功能 5.4.3 定时功能 5.4.4 控制功能 5.4.5 显示功能 * * 5.4.6 2 按键功能 * * 5.4.7 误差试验 5.5 电压、电流误差 * * 5.5.1 有功功率误差 5.5.2 无功功率误差 * * 5.5.3 功率因数误差 * * 5.5.4 频率误差 * * 5.5.5 3 正向有功总电能误差 5.5.6 绝缘性能试
9、验 5.6 绝缘电阻测量 5.6.1 介电强度试验 5.6.2 4 冲击电压试验 5.6.3 5 功率消耗试验 5.7 6 连续通电稳定性试验 5.8 Q/GDW 714 2012 3 表 1(续) 序号 试 验 项 目 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 对应章节 7 低温试验 5.9 8 高温试验 5.10 9 交变湿热试验 5.11 电磁兼容性试验 5.1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5.12.3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5.12.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5.12.5 浪涌抗扰度试验 5.12.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5.12.7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5.12.8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5.
10、12.9 10 无线电干扰抑制试验 5.12.10 11 防触电保护试验 5.13 12 温升试验 5.14 13 最大拔出力试验 5.15 14 分断容量试验 5.16 15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通过密封胶的距离试验 5.17 16 疲劳试验 5.18 17 弹簧锤试验 5.19 18 振动试验 5.20 19 冲击试验 5.21 20 耐热试验 5.22 绝缘材料的耐非正常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试验 5.23 耐非正常热、耐燃 5.23.1 21 耐漏电起痕化指数试验 5.23.2 22 防锈性能试验 * 5.24 通信试验 5.25 微功率无线试验 * 5.25.1 低压窄带电力线载波试验
11、 * 5.25.2 23 协议一致性试验 5.25.3 注:为必选试验项目,*为可选试验项目。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 系 统 智能插座的试验系统如图 1 所示: Q/GDW 714 2012 4 图 1 智能插座的试验系统 5.2 试验 参 比条 件 5.2.1 气候环境条件 在本标准中,除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相对湿度在 30%6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其余各项试验均在 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a) 环境温度:+15+35; b) 相对湿度:45%75%; c)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标准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5.2.2 试验电源条件 试
12、验时供电电源条件为: a) 频率:50Hz,允许偏差-2%+1%; b) 交流电源电压:220V,允许偏差5%; c) 交流电源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率不大于 5%。 5.2.3 试验仪器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精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a) 一般使用的仪表精度应根据被测量的误差等级按表 2 进行选择; b) 测量温度仪表误差不超过1; c) 所有仪器、仪表应在计量认证的有效期内。 表 2 试验仪表精度的选择 误差 不大于0.5% 0.5%1.5% 1.5%5% 仪表精度 0.1级 0.2级 0.5 级 数字仪表精度 6 位半 5 位半 4 位半 5.3 一般 检 查 5.3.1
13、 外 观 检查 目测检查智能插座的外观,其易触及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 5.3.2 标 志 检查 目测检查智能插座的标志,其内容应包括: Q/GDW 714 2012 5 a) 额定电流(A) ; b) 额定电压(V) ; c) 电源性质的符号() ; d) 带电极的符号(L) ; e) 中性极(N) ; f) 接地极( ) ; g) 型号(可以是产品目录编号) 。 用浸透水的布擦 15s,再用浸透汽油的布擦 15s,目测标志应清晰易辨。 注 1:用印、铸、压或刻制做的标志不进行本试验。 注 2:建议所用汽油为溶剂乙烷,其芳族含量体积比最大为 0.1%,贝壳
14、松脂丁醇值为 29,初沸点约为 65,干点约 为 69,密度为 0.68g/cm 3 。 5.3.3 尺 寸 检查 使用 GB1002 要求的量规、游标卡尺和规定的方法对智能插座进行尺寸检查。 5.4 功能 检 查 5.4.1 数据采集功能 智能插座连接用电设备,检查智能插座数据采集功能应满足 Q/GDW/Z 646-2011 中 5.1 要求。设置 采集间隔点时间,智能插座应能按设置参数进行数据采集。 5.4.2 历史数据存储功能 智能插座连接用电设备,持续运行 72h,检查智能插座历史数据应按照 Q/GDW/Z 646-2011 中 5.2.2 的要求保存完整。 5.4.3 校 时 功能
15、更改居民智能交互终端或模拟软件的系统时间,发送校时命令,智能插座应正确校对系统时间。 5.4.4 定 时 功能 智能插座应按预设时间正确执行接通、断开命令。 5.4.5 控 制 功能 通过本地或远程方式对智能插座进行接通及断开控制,重复进行 10 次,智能插座应能正确执行控 制指令。 5.4.6 显 示 功能 观察智能插座显示应内容应完整无缺失。 5.4.7 按 键 功能 智能插座各按键应正确响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5.5 误差 试 验 5.5.1 电压、电流误差 保持输入电源频率为 50Hz,依次施加输入电压额定值的 90%、 100%、 110%和输入电
16、流额定值的 0、 5%、20%、50%、80%、100%、120%,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电压 U M 和电流 I M 与智能插座测量的 U N 和 I N,按公式(1) 、公式(2)分别求出电压误差 E U 和电流误差 E I : 100% NM U M UU E U = (1) 100% NM I M II E I = (2) 智能插座的电压、电流误差范围应在1.5%。 5.5.2 有功功率误差 保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频率为 50Hz,设置电流与电压相角为 0,改变输入电流为额定值的 5%、Q/GDW 714 2012 6 20%、50%、80%、100%、120%,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
17、输入有功功率 P M 与智能插座测量的有功功 率 P N ,按公式(3)求出有功功率误差 E P : 100% NM P M PP E P = (3) 智能插座的有功功率误差范围应在2%。 5.5.3 无功功率误差 保持输入电压为额定值,频率为 50Hz,设置电流与电压相角 为 90,改变输入电流为额定值的 5%、20%、50%、80%、100%、120%,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输入无功功率 Q M 与智能插座测量的无 功功率 Q N ,按公式(4)求出无功功率误差 E Q : 100% NM Q M QQ E Q = (4) 智能插座的无功功率误差范围应在2%。 5.5.4 功率因数误差 保
18、持电源输入电压、电流为额定值,频率为 50Hz,设置电流与电压相角 分别为 0、30 、45 、 60 、90 ,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功率因数 PF M 和智能插座测量的功率因数 PF N ,按公式(5) 求出功率因数误差 E cos : 100% NM cos M PF PF E PF = (5) 智能插座的功率因数误差范围应在1%。 5.5.5 频 率 误差 保持电源输入电压、电流为额定值,频率为 49Hz、50Hz、51Hz,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频率 f N 和智能插座测量的频率 f M ,按公式(6)求出频率误差 E f : 100% NM f M ff E f = (6) 智能插
19、座的频率误差范围应在0.25Hz。 5.5.6 正向有功总电能误差 保持电源输入电压、电流为额定值,常温环境下持续工作 72h,分别记录标准仪器测量的正向有功 总电能 kWh N 和智能插座测量的正向有功总电能 kWh M ,按公式(7)求出正向有功总电能误差 E kWh : 100% NM kWh M kWh kWh E kWh = (7) 智能插座的正向有功总电能误差范围应在2%。 5.6 绝缘 性 能试 验 绝缘性能试验在以下部位进行: a) 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 b) 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 5.6.1 绝缘电阻测量 将 500V直流电压施加于智能插座,进行绝缘电
20、阻测量。测量应在电压施加后 1min 进行。正常试验 条件下,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 5M ;湿热试验条件下,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 2M 。 5.6.2 介电强度试验 智能插座应能承受频率为 50Hz、 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 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交流试验电压值为 2.0kV(如果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交流试验电压有效值的 1.4 倍) 。 5.6.3 冲击电压试验 在各试验部分别施加 3 次正极性和 3次负极性标准雷电波 1.2/50s的短时冲击电压,每次间隙不小Q/GDW 714 2012 7 于 5s,电源阻抗 500 ,试验电压有效值为 5kV。试验后,智
21、能插座不得出现击穿现象。试验过程中, 允许出现不破坏绝缘的闪络;如果出现闪络,则应复查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此时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 为规定值的 75%。 5.7 功率 消 耗试 验 智能插座分别在未接入负载、非通信和通信状态下,测量智能插座整机功耗,试验结果应满足 Q/GDW/Z 6462011中 6.3.2规定的要求。 5.8 连续通电稳定性试验 智能插座连续通电 72h,在试验期间每隔 24h 按照 5.4 和 5.5 进行功能和误差复试。 5.9 低温 试 验 试验应按 GB/T 2423.12008 中“试验 A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 ,在下列条件下 进行: a) 环境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7142012 智能 插座 检验 技术规范 编制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