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二)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二)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二十二)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跟踪检测(二十二) 重点专攻硫的转化、二氧化硫、其他硫化物1如图是硫在自然界的循环,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硫可能以酸雨的形式进入土壤B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三氧化硫进入大气C化石燃料中的硫来自于形成化石燃料的生物体D煤和石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可能是导致雾霾的成因之一解析:选 B 大气中硫主要是 SO2,SO 2溶于水生成 H2SO3,H 2SO3被氧气氧化为硫酸,或 SO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 SO3,溶于水生成硫酸形成酸雨,进入土壤,A 正确;煤和石油中的硫燃烧生成 SO2,不能直接生成 SO3,SO 2需要催化剂加热反应生成 SO3,B 错误;化石燃料中的硫元素是生物体内硫元素形
2、成化石燃料过程中形成,C 正确;煤和石油、生物质燃料燃烧时,产生颗粒物,简称雾霾颗粒,可能是导致雾霾的成因之一,D 正确。2某硫酸厂废气中 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可能含有 2 种盐Ba 是 SO3CY 可能含有(NH 4)2SO4D(NH 4)2S2O8中 S 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解析:选 B X 中含有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盐,故 A 正确;气体 a 为二氧化硫,故 B 错误;X 中加过量硫酸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故 C 正确;S 的最高化合价是6,不可能为7,故 D 正确。3将一定量的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
3、验,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A 加入 NaOH 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B 加入 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C 加入酸性 KMnO4溶液 紫色褪去D 加入 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2解析:选 D 将一定量的 SO2通入 Fe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加入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NO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 SO ,SO 与 Ba2 反应生 3 24 24成 BaSO4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 Fe3 不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错误;加入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 KMnO4,即使二氧化硫与 Fe3 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 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Fe2 ,说明 SO2与 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正确。4(2017江苏高考)下列制取 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 B
5、 需用浓 H2SO4与 Cu 反应制取 SO2,A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以验证其具有漂白性,B 项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C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 2与饱和 NaHSO3溶液不反应,应用碱液(NaOH 溶液)吸收,D 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5为确定某纯净的气体 X 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几种实验,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结论A 闻 X 气味(有刺激性) 酸性 KMnO4溶液(褪 通 入 色)X 一定是 SO2B 闻 X 气味(有刺激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 入 X 一定是 SO2C X
6、 品红溶液(褪色) 变红色 通 入 X 一定是 SO2D X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通 入 X 一定不是 SO2解析:选 A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还有 HCl 等,A 项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 CO2、SO 2,但前者无气味,B 项正确;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又恢复红色的只有 SO2,C 项正确;SO 2不能漂白紫色石蕊溶液,D 项正确。36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 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 HI 的平衡转化率C该工艺中 I2和 HI 的
7、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 2OI 2=H22H 2SO42HI解析:选 C I 2和 SO2反应生成 H2SO4和 HI,分离器中为氢碘酸和硫酸的分离,应利用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A 错误;膜反应器中,2HI(g) H2(g)I 2(g),该反应为反 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但不能提高 HI 的平衡转化率,B 错误;反应器中,I 2和 SO2反应生成 H2SO4和 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 22H 2O=SO 2I 4H ,在膜分离器中发生反应:2HII 2H 2,反应器中消24耗的碘的量等于膜反应器中生成的碘的量,该工艺中 I2
8、和 HI 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C 正确;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SO 2I 22H 2O=2HIH 2SO4,在膜反应器中的反应为2HII 2H 2,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SO 22H 2O=H2SO4H 2,D 错误。7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 Na2SO4与焦炭高温加热后的产物。回答下列问题。(1)Na2SO4与焦炭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通入 N2,然后加热,直至反应结束,整个过程中 N2的作用是_。装置 B 的作用是_。(2)某同学认为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 CO2、CO 及 SO2,并进行验证,选用上述实验中的装置 A、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4
9、实验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_。装置 H 中黑色粉末是_。能证明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_。若含有 SO2,E 装置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固态产物,能证明固态产物中含有 Na2S 的现象是_。若实验中发现固态产物完全反应后,锥形瓶底部还产生少量黄色沉淀,说明固体产物中除含有 Na2S 外,还含有少量的_(填一种可能的物质)。解析:(1)碳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氧气对实验的干扰,先通入 N2,然后加热,直至反应结束,可以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将生成的气体吹出。Na 2SO4与焦炭高温加热后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等易溶于水的气体,装置
10、B 可以防止倒吸,为安全瓶。(2)气体中可能含有 CO2、CO 及 SO2,由于 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先检验 SO2,然后除去 SO2后再检验 CO2,最后除去 CO2后再检验 CO,故实验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为 A、B、F、E、C、D、G、H、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故装置H 中黑色粉末可以是氧化铜。H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 C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产物中有 CO。二氧化硫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 42H 2O=K2SO42MnSO 42H 2SO4。(3)若存在 Na2S,则 Na2S 能够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跟踪 检测 十二 重点 专攻 转化 二氧化硫 其他 硫化物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