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题三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义(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题三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题三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讲义(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题三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古代中国的科技1四大发明名称 成就 影响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2.数学(1)计算方法: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出现筹算计算法;元朝出现珠算法。 (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
2、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进位值制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3天文学(1)天象观测: 世界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 1 000 多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元朝:郭守敬制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推崇。(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 的需要。为封建王朝统治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
3、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24农学四大农书氾胜之书 西汉氾胜之探索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法,总结出区种法齐民要术 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5.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神农本草经 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著,
4、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 ,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注 中国在公元前 3 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 辩 四大发明对中国文化、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能因肯定四大发明对西方的贡献,而否定对中国的巨大作用。注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注 火药在欧洲所起到的作用说明科技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社会环境。注 天文学侧重于观察天象,记录天文现象变化,中国古代统治者往往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拓 “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
5、它的第二发明。 ”余秋雨 注 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耐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注 诗经经孔子编删后为 305 篇,俗称“诗三百” 。是“五经”中的第一部。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现实主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注 魏晋时期,赋仍然流行,如导致洛阳纸贵的三都赋 。注 “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 ”如“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这是诗的最高境界!注 明清小说在当时是世俗文化的表现,难登大雅之堂,故许多小说的作者不是很清楚。联
6、 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是一本“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 。鲁迅注 甲骨文使我国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 。二、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 诗经地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三百多首诗歌特点 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影响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2楚辞特点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代表作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3汉赋含义 以楚辞为基础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特点 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代表作
7、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2)成就:唐代诗歌成就非凡,分边塞诗、山水诗、讽喻诗等形式。(3)代表人物: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5宋词和元曲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宋词派别: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形成:元代的散曲和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元曲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6明清小说(1)背景: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思想上,质疑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反封建思想的出现。(2)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8、3)作品:四大名著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三、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1汉字 的演变时代 字体 趋势新石器时代 刻画符号商代 甲骨文商周时期 金文春秋战国 字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篆)秦 小篆汉代以后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具体(图画象形)抽象(符号表意)复杂简单不规则规则、稳定实用实用兼审美拓 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由简练到丰富的演变过程,服务对象由社会上层逐步下移到市民阶层,即渐趋平民化、世俗化,表现形式逐渐灵活。到明清时期这些趋势更加明显。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学亦是如此!辩 诗、词、曲的区别诗:讲究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
9、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5拓 格律自由;语言俚俗、灵巧自由;抒情真切、酣畅淋漓;内在冲突、对抗而非和谐。注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看于竹帛谓之书。 ”辩 文字不等同于书法。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是汉字的艺术形式。拓 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唐朝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联 魏晋时期书法绘画强调神韵,与时代思想有关。注 强调个性,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拓 一只船桨能翻出万顷波涛,一支鞭高扬走进金戈沙场
10、,空荡荡的舞台能穷尽十八相送,一个圆场,一场趟马,就是“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2书法艺术(1)发展脉络: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2)概况 :类别 特征 代表人物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 、元朝赵孟 、明朝文征明等63绘画(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
11、,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时期 特点 代表人物及成就魏晋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注重“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展子虔的游春图 、阎立本的步辇图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两宋 风俗画成就突出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 文人画 成就突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 ;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4戏曲(1)发展演变:由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明朝昆曲 流传甚广。(2)京剧艺术:形成:道光年间, “徽汉合流” ,形成京剧。发展:“同光十三绝” 。传播:京剧 由北京走向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地位
12、: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粹 ”,在人类文艺殿堂上大放异彩。注 天下三大行书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 ;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帖 。联 “宋元以来,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来的高雅文化倾向” 。如在绘画领域的风俗画和文人画。注 昆曲乃百戏之祖, 牡丹亭 十五贯都是昆曲名作。7注 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重难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 )史 料 探 史 中 国 古 代 科 技 发 展 的 特 点史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 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13、轻工 兵器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史料二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 186 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说
14、明中国古代科技成果集中在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等方面,体现了重实用、服务于农业的特点 说明天文历法受到封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说明天象观测有助于历法的制定 体现出中国古代将天象变化与政治活动相联系,贯穿“天人感应”的思想(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中国古代,在发达的农耕经济和统一的中央集权中孕育出先进的科技成就,但最终走向衰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结合所获信息综合分析其特点。提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缺少实验,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集中分布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 16 世纪以后走向衰落,没能产生近代科学。8系统认知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
15、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二 )归 纳 总 结 影 响 中 国 古 代 科 技 发 展 的 因 素1促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
16、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智慧。(6)科学家本身: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阻碍古代科技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因素(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3)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科技人才短缺。(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
17、。重难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一)史料探史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演进史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史料二 明代小说繁荣形成了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等名著。明中9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摘编
18、自周先慎明清小说探究 (1)根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艺术世俗化趋势的推动因素。(2)根据史料二,概括明代小说创作的风格特色。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体现了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体现了民间娱乐对艺术发展的要求 教坊乐工请名人为乐曲填词,以求流传 明代小说繁荣 反映出明代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特色(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据史料一所获信息从经济和阶层等方面分析原因;据史料二中所获信息分析明代小说的创作风格。提示 (1)推动因素:古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娱乐设施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2)特色: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系统
19、认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和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描绘恢弘气势。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逐渐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等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
20、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使得反10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二 )读 图 明 史 从 文 人 意 趣 到 民 间 风 情探究 根据图片分析,图 1 和图 2 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图 2 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提示 图 1 属于文人画,图 2 属于年画。趋势: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性。系统认知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上碰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古代 中国 思想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课题 三十六 讲义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