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9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知识点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1.氯化钠 (1)用途 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工业上用氯化钠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等; 生活中的调味品,可用来腌渍蔬菜等; 利用氯化钠可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2)制备 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易错警示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而化 学中的盐,不仅仅是指食盐,而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 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等。,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3.C (或HC )的检验方法,例1
2、小明从家中厨房取了一种白色粉末A,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结 果如下:图11-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含有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 ,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若A中不含氢元素,则A的名称是 ,它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根据白色粉末A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含钠元素的盐、常见的溶 剂及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且A中含有氢元素,可知 A是碳酸氢钠。(2)若A中不含氢元素,则为碳酸钠,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氢氧化钠。(3)DE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 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答案 (1)碳酸氢钠 NaH
3、CO3+HCl NaCl+H2O+CO2 (2)碳酸钠 Na2CO3+Ca(OH)2 2NaOH+CaCO3 (3)CO2+Ca(OH)2 H2O+CaCO3,知识点二 粗盐提纯,1.实验装置,图11-1-2,2.原理:依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等不 溶性杂质。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3.操作步骤:一般包括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4.实验成功的关键 (1)称量时:托盘天平使用时要调平衡,读数要准确;取药品要规范,不撒 落。 (2)溶解时:搅拌要匀速,不能过快,防止液体溅出。 (3)过滤时:要规范装置和操作,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4)蒸发时:不断搅拌
4、,以防局部温度过高;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加热。 (5)转移时:要全部转移进行准确称量。,5.误差分析 (1)产率偏低原因 (2)产率偏高原因:蒸发时未完全蒸干 特别提醒 (1)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但作用各 不相同。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目的是加速溶解;在过滤操 作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防止局部温 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经溶解、过滤、蒸发只能将不溶性杂质如 泥沙等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 等尚未分离,因而得 到的食盐不属于纯净物。,例2 (2018天津河北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
5、 杂质)提纯实验,图11-1-3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根据 示意图回答问题。,图11-1-3 (1)操作 A 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操作 E 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 时,应停止加 热。,(3)本实验中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所有步骤必 须使用)。 (4)他们用提纯后的盐来配制 100 g 8%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该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氯化钠固体的纯度不达标 量取液体水时,仰视读数 装瓶时, 有少量氯化钠溶液洒出,解析 (1)操作A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蒸发时,待蒸发皿中 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
6、将剩余液体蒸干。(3)粗盐 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因此 操作顺序为DBCAE。(4)氯化钠固体的纯度不达标,会造成实际所取 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液体水时,仰视读数,会 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液具有均一 性,装瓶时,有少量氯化钠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 (1)引流 (2)较多量的固体 (3)DBCAE (4),知识点三 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1.盐的性质 (1)盐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可溶;盐酸盐除AgCl外全部可溶;硫酸 盐除BaSO4、Pb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外
7、均可溶;碳酸盐除Na2CO3、K2CO3、(NH4)2CO3可溶,MgCO3微溶外均不可溶。 (2)盐的化学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盐能与金属、酸、碱以及另一种盐发生反应,见下表:,巧学妙记 盐的化学性质图11-1-4,2.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在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D CB+AD。 (3)复分解反应的种类及注意事项,例3 某同学欲用如图11-1-5所示的五个实验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分析并回答问题:图11-1-5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铁钉、 与稀硫酸混合的实验 没有必要做。
8、,(2)上述 (填序号)实验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 两者能够反应,你的操作是 。 (3)写出上述实验中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1)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的反应,铁属于单质,与稀硫酸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硫酸钠与稀硫 酸不反应,故B、D两实验没有必要做。(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钠和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可以向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者能够反 应。(3)Ba(NO3)2溶液和稀硫酸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答案 (1)硫酸钠 (2)A 向滴有酚
9、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3)Ba(NO3)2+H2SO4 2HNO3+BaSO4,题型一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例1 (2018山东济宁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 作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 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 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A错误。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铜和水,碳粉与稀盐酸不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错 误。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 原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C错误。适量AgNO3 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
10、化银沉淀和硝酸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 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正确。,答案 D,点拨 物质分离与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 沉淀法:使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而分离出来。 “气化”法:使混合物中某种成分与某一试剂反应生成气体而分离出 来。 转化法: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杂质转化成主要物质。,解析 A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 Cu2+的水溶液显蓝色;B中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 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C中Ca2+、C 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 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中H+、HC 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不能大量共存。,答案
11、B,点拨 溶液中常见的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对 (1)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OH-、C 、HC 等。 (2)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H+、N 、Cu2+、Fe3+、Mg2+等。 (3)与C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H+、Ca2+、Ba2+等。 (4)与Cl-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Ag+。 (5)与S 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Ba2+、Ca2+等。,题型三 常见盐的化学性质与鉴别,例3 (2018吉林长春绿园一模)现有含杂质的KNO3溶液,为确定其组成,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1-1-6 (1)白色沉淀A是 ; (2)实验中使用Ba(NO3)2溶液的目的是 ;,(3)写出无色溶
12、液B与K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原KNO3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 。,解析 向含杂质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溶液 中不含有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了不溶 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 适量的碳酸钾溶液产生了碳酸钙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钙离子。(1)由 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为氯化银;(2)实验中使用Ba(NO3)2溶液的目的 是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3)无色溶液B中含有硝酸 钾、硝酸钙,加入碳酸钾溶液后,碳酸钾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硝酸钾;(4)含杂质的
1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 子和钙离子,所以含有的杂质可能是Ca(NO3)2、CaCl2、KCl。,答案 (1)氯化银 (2)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3)Ca(NO3)2+K2CO3 CaCO3+2KNO3 (4)Ca(NO3)2、CaCl2、KCl,点拨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1)碳酸根离子(C ):一般是先加稀盐酸, 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C 。 (2)硫酸根离子(S ):一般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说明含S 。(3)氯离子(Cl-):先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 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说明
14、含Cl-。,易错点一 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错误,例1 (2015广西桂林中考)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反应物一定有酸 D.生成物一定有盐,解析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不 一定都溶于水,如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中不一定 有酸,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答案 D,纠错点睛 解答有关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问题,需“三看”。一看成 分:一般有相同离子,则反应不能发生;二看生成物: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 淀或气体或水,只要有其一反应就能发生;三看反应物溶解性:盐与
15、碱、 盐与盐反应必须均可溶;盐与酸反应,盐可不溶。,易错点二 离子检验中的常见错误,例2 下列对实验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 定含有S C.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解析 遇到酸产生无色气体的固体除了碳酸盐之外还有活泼金属等,故 A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沉淀 可能是AgCl,故B错;能使酚酞变红的除碱溶液外,还可能是显碱
16、性的盐 溶液,如Na2CO3溶液,故C正确;硝酸银溶液除了能与 Cl-反应产生沉淀外, 还能与C 反应产生Ag2CO3沉淀,所以加入AgNO3溶液后还应再加稀 硝酸进一步验证,故D错。,答案 C,纠错点睛 (1)检验S 时,先加稀盐酸排除C 的干扰,因为C 和Ba2+ 反应会生成BaCO3白色沉淀。(2)Ag2CO3沉淀等可溶于稀硝酸,AgCl沉 淀不溶于稀硝酸。因此,检验Cl-时,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一定 要加稀硝酸,以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答案 C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 酸钠的俗称;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2.(2018辽宁大连模拟)下列关于
17、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 )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答案 B 食盐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 钙,和纯碱不反应,纯碱不能用于除水垢;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碳酸 钙做补钙剂;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用来焙制 糕点。,3.大宝很爱在家自己动手实验。他偶然发现把卡夫果珍和做蛋糕用的 发酵粉一起放入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与发酵粉溶液酸碱性相同的是 (填序 号)。 雕牌肥皂 威猛先生洁厕剂 百事可乐 (3)测得卡夫果珍的溶液的p
18、H=5,将其和发酵粉混合后,放入水中产生的 气体是 (填化学式)。,答案 (1)NaHCO3 (2) (3)CO2,解析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发酵粉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肥 皂水也呈碱性;NaHCO3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知识点二 粗盐提纯,4.(2018浙江宁波中考)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答案 B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A操作正确;进 行溶解操作时,应该在烧杯中进行,B操作错误;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 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操作正确;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 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D操作正确。,5.(2016北
19、京中考)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1)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过滤、 。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11-1-1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 号)。图11-1-1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 。,答案 (1)溶解 蒸发 (2) (3)用茶漏分离茶叶和茶水,解析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泥沙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 发。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正确操作顺序是。 (3)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有许多,如用茶漏分离茶叶和茶水等。,知识点三 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6.(2018天津河北二模)下列物质跟锌、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 能发生反应的是 ( ) A.稀盐酸 B.CuSO
20、4溶液 C.K2CO3溶液 D.Ca(OH)2溶液,答案 B 硫酸铜和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氯化钡反应生 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7.(2018湖南长沙中考)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 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A 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三种物质。,8.(2015四川内江中考)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 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
21、们的溶液中离子之 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 NaNO3溶液混合后, (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不能 (2)H2SO4+Ba(OH)2 BaSO4+2H2O,解析 (1)BaCl2与NaNO3交换成分后对应的是硝酸盐(硝酸钡)和钠盐 (氯化钠),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因此不能发生反应。(2)中和 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钡和水,据此可 逆推酸为硫酸,碱为氢氧化钡。,1.(2018山东济南商河一模)现取等量的某物质X,分别加入足量的酚酞 溶
22、液、硝酸钡溶液、稀盐酸中,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 X是 ( ),A.锌粉 B.NaOH 溶液 C.Na2CO3溶液 D.Na2SO4溶液,答案 C 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 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 干;移动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答案 (1)烧杯 漏斗 (2)
23、低 (3)防止液体因受热不均而飞溅 较多固体 坩埚钳,解析 过滤操作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蒸发时应注意搅拌 的目的、停止加热的时间等。,1.碳酸钠俗称“纯碱”。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答案 D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故A正确;碳酸钠水溶液 显碱性,能用于洗涤油污,故B正确;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 氧化碳,因此可以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故C正确;“冬天捞碱”的原 理是降温结晶,说明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
24、的变化影响较大,故D错误。,2.(2018江苏宿迁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u2+、Mg2+、N 、OH- B.H+、S 、C 、Ba2+ C.K+、N 、Cl-、Na+ D.H+、N 、Ca2+、OH-,答案 C 铜离子和镁离子都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沉淀,A错误;氢 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中四种 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 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3.(2018四川南充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 K2CO3、K2SO4、KCl 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一 单元 盐化 课题 生活 常见 课件 新版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