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阶段质量检测(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解析:选 C 根据材料“不打烂旧机构” “保持原职 原薪原制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 生产秩序,故 C 项正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于
2、1953195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B 项是三大改造的目的,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而是强调新中国需要稳定企业原来的生产秩序,恢复和发展经济,排除 D 项。21960 年 9 月 7 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 )A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B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C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D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解析:选 A 1959
3、1961 年中国遭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最大限度地缓解经济困难压力,故 A 项正确;材料的指示意在缓解经济困难压力,与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粮食供应的压力主要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导致的,故 C 项错误;材料的指示不利于提供充足劳动力,故 D 项错误。3下表是“一五”计划时期主要轻工业产量指标。这表明“一五”计划时期( )产品名称 1952 年产量 1957 年计划产量 增长百分比(%)棉纱 361.8 万吨 500 万吨 138棉布 11 163.4 万匹 16 372.1 万匹 147食用植物油 72.4 万吨 155.2 万吨 21
4、4面粉 299 万吨 467 万吨 156盐 346 万吨 593.2 万吨 1712A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势头良好B经济建设侧重于改善民生C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 “左”倾冒进思想已开始滋生解析:选 C 材料只反映出轻工业部门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其他方面的表现,看不出侧重于改善民生,故 B 项错误;材料轻工业产量指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民生,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C 项正确;政府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左”倾冒进思想无关,故 D 项错误。4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 )项目 总计 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
5、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9 248.5 32.69 82.1 12.8 30.8 16.0 4.6比重(%) 100 58.2 7.6 19.2 3.0 7.2 3.7 1.1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C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D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解析:选 C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表格中工业建设投资所占比例高达 58.2%,说明当时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故 C 项正确;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不符合表格主旨,故 A 项错误;表格体现出优先发展工业,农业等其他部门发展明显不协调,故 B 项错误;表格说
6、明的是基本建设的投入,并不能说明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故 D 项错误。5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B这表明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C这一论断得到了认可并长期执行3D这一论断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解决主
7、要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故 A 项正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办法,没有涉及人民的表现态度,无法推断出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排除 B 项;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未能长期贯彻执行,排除 C 项;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方法,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D 项。61959 年至 1961 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 60 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甚至出现以“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的现象。这表明( )
8、A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C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D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解析:选 B 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分配由政府计划决定,而刚刚经历过严重经济困难的人们无法承担和消化计划的生产量,导致材料中猪肉积压的情况出现,故 B 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7下图是 1954 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想变成现实 。该漫画表明( )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B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C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D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解析:选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
9、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故 B 项正确;“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国家正在推行三大改造,并不是土地改革,排除 A 项;人民公社是在1958 年才出现的,排除 C 项;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并不是国有经济,排除 D 项。81962 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4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 ”中央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 )A打破“大锅饭” ,实行按劳分配B减轻农民负担C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D改革经济体制解析:选 C 1962 年,中
10、共中央开始在农村进行经济调整,意在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C 项正确;1962 年只是调整而未打破“大锅饭” ,A 项排除;材料是调整经济而非减轻农民负担,B 项排除;材料并非改革经济体制,D 项排除。9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 B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 D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解析:选 A 中国计划
11、经济模式建立是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故 A 项正确。101953 年 2 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 ”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选 A “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表明“组织起来”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故 A 项正确。11下图为建国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
12、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中股票上的“农村合作社” “发展农业机械化”等字眼,可得知此股票可直接用于研究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故 A 项正确。12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5施1963 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 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 ”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 C 材料体现的是“大跃进”后中国进入三年经济困难后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后的结果, “八字”方
13、针的提出,推动了 60 年代初国家经济的恢复,故 C 项正确。131978 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销售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 92%、100%和 97%。到 1990 年,国家定价占 30%,国家指导价占 25%,市场调节价占 45%。这种变化表明( )A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C计划指导不再成为经济生活主导D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解析:选 D 从 1978 年到 1990 年,政府定价比重明显下降,表明传统经济体制发生一定改变,故 D 项正确。141984 年 10 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企业可以根据原材
14、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 ”这项规定的出台表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国家给企业以一定的自主权利D计划经济体制仍然充满活力解析:选 C “企业可以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 ,这说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生产自主权,故 C 项正确;1984 年,计划仍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故 A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1984年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趋于僵化。15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15、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 1984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农村(家庭收入) 17.6%收入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6农村 8.9%消费水平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 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解析:选 B 1992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符合题干表格时间,故 A 项错误;表格反映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高于城市,结合时间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 B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是 1984 年,时间不符,故C 项错误;通过对比城乡居民收入与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阶段 质量 检测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