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题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题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题十一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凉四部曲”2中华民族的奋起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4抗日战争5解放战争2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英国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渐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2)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
2、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4)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6)五四运动是一次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7)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使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成立。(8)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战争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9)中国共产党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3、创建人民军队;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10)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日本侵华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1)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军民共同抗战,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经过 14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2)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13)解放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
4、局势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课题十一 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鸦片战争31原因(1)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重要原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3)直接原因:1839 年 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2过程(1)爆发:1840 年 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2)北犯:英军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3)扩大:1841 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爱国将领海龄抗英殉国。3结果 :清政府屈辱求和, 1842年
5、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 2 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4.影响(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社会转型
6、: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拓 近代前期,清政府“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清政府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且对世界发展潮流不甚了解,所以在与列强就条约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时,其对于符合世界发展潮流且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一直耿耿于怀,如五口通商、公使进京等;对于列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要求,却轻易答应,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记 “五议港元”五(五口通商)、议(协定关税)、港(割香港岛)、元(赔款银元)。4记 不列颠人推开了门,美利坚人撞倒了墙,法兰西人扒了房。注 领事裁判权是一种司法特权,凡在中国享有此种特权的国家,其侨民不论发生何种违背中国法律的行为,中国司法机关无权
7、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也称“治外法权” 。注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拓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近代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民族独立,这是首要任务;二是社会进步,实现近代化,即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英法等国提出修订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战
8、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2)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4)美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注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鸦片战争后,英国并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注万园之园,付之一炬!3.结果天津条约(1858 年) 北京条约(1860 年)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5开埠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增开天津为商埠其
9、他权利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承认天津条约有效4.影响(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2)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三、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封建统治腐朽,没有认真进行战争准备。(3)西方: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愿望强烈,普遍支持或默许日本的侵略行为。(4)朝鲜:1894 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2进程(1)丰岛海战:日本舰队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
10、2)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3)黄海战役: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保船避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4)辽东战役: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5)威海卫战役:1895 年初,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
11、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1)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6(2)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编练新军。(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补 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客观作用(1)“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 “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2)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
12、、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拓1895年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在祖国遭受蹂躏、国土被宰割的背景下,谭嗣同写下了这首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注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联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四
1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的猖狂。(2)旗号:“扶清灭洋” 。它具有爱国主义性质 ,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丧失了对清王朝的警惕。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3)败因7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的强大与共同镇压。(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过程:190
14、0 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与清军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攻陷北京。(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 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
15、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为了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列强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五、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和美国“门户开放”方式 表现 危害争做中国债主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张在华政治势力争夺路矿权 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资本输出开设银行 控制中国贸易和金融8强占租借地胶州湾(德)、旅顺和大连(俄)、广州湾(法)、新界和威海卫(英)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山东;
16、俄国: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长江流域;日本:福建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美国“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夺取的特权;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有机会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美国进入侵华的新阶段,扩大了在华影响;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激烈的矛盾,中国得以暂免被瓜分之祸,拓 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赔款数量 越来越多割地面积 越来越大通商口岸 由沿海延伸到内地经济侵略 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侵华方式 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重难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一 读 图 明 史 鸦 片 战 争 爆 发 前 中 英 实 力 对 比解读 图片
17、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 世纪 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具体国情对比如下:中国 英国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朝政日益腐败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经济 自然经济为主导;财政入不敷出 商品经济发达;开展工业革命9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二)读图明史从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看列强侵华特点解读 相对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了重大变化:由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且深入到
18、长江中游;由远离清朝的统治中心到临近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北京。(三)史料探史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史料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鸦片战争的影响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日趋淡化 反映了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
19、程 鸦片战争的意义伴随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 反映了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反映了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结合所获取的信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10提示 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系统认知两次鸦片战争推动中国传统观念转变工业革命期间,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用武力打开被侵略国的大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抢占市场,即进行商品输出。在此目的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对华发动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激烈碰撞的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课题 十一 近代 前期 列强 侵华 中国人民 反抗 斗争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