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地理第七单元人口与环境课件.pptx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地理第七单元人口与环境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Ⅲ卷)2019年高考地理第七单元人口与环境课件.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七单元 人口与环境,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人口数量与人口容量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五年高考,1.(2014课标,10,4分,0.168)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 是 ( ),A. B. C. D.,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人口数量计算的能力。依据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等于移民人数与总人 口数之比,可计算出各时期的人口数量,1930年约为125百万人、1950年约为143百万人、1970 年约为200百万人、1990年约为250百万人,据此可判断出图符合该国人口增长情况,故A正 确。,方法技巧 部
2、分考生解题时的关注点不是理解本题的题意,而是图中的曲线形状,这样容易选 择出一幅与题干所给图相似的图。,2.(2014课标,11,4分,0.36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也就是不考虑移民人数的增长,依 据上题计算出的各年代的总人口数,以及图中对应的移民人口数量,可计算出各时间段人口增 长的数量,如1910年总人口约为90百万人,而移民人口数约为13百万人,则不考虑移民的人口数 量为77百万人;再依次算出1930、1950、1970
3、、1990年的人口数量,可看出19501970年间人 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C项正确。,名师点拨 本题组以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数量与移 民人口、自然增长人口的计算,以及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一组信息量较大的能力型题目。 解题关键是理解人口数量与移民人数、移民占总人口比例、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的关系。,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面 两题。,1.(2017江苏单科,13,2分)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
4、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答案 A 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 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 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 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 农村明显,D项错误。,2.(2017江苏单科,14,2分)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
5、.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结合我国 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B项正确。,读图,回答下题。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3.(2016天津文综,5,4分)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答案 D 由图可知,19902000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的,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减少 趋势,反映出19902000年该省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02014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 是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长率相对平稳,故D项正确。,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一
6、是要注意把握图中信息,二是要注意增长量和增长率两者的关系。,4.(2016上海单科,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 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答案 C 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资源短板;丙省水资源总量是最少的,即丙 省的人口容量最小。,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4福建文综,5,4分)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
7、的影响因素是 (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答案 D 本题考查人口构成和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2015年之后,老年抚养比增长明 显,主要是人口寿命的增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所致,年龄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D项正 确。,评析 本题难度不大,但是容易误选B项,医疗水平只是影响老年抚养比变化的一个因素,而非 主要因素。从人口抚养比定义入手是获取正确答案的关键。,6.(2014福建文综,6,4分)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学生读图分析问题
8、的能力。2025年后,老年抚养比上升,少儿 抚养比下降,也就是新生儿减少,老年人口不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 逐渐不足,因此B项正确。,7.2018天津文综,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 图,图 攀枝花市人口统计图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6分),答案 特点: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 区域迁入人口少。,解析 本题考查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及对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结合图例内容从人口密度和 人口迁入的情况来归纳。东区和
9、西区人口总量大,面积小,故其密度大,而周边区县人口总量 少,面积大,故人口密度小,可知,攀枝花人口密度差异大;图中还显示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 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地区迁入人口少。 审题方法 本题的中心词是“特点”,故要求尽量利用归纳、总结的方式去回答。本题重要 的限定词是“两个”“人口分布”“据图中信息”等,所以要思考“人口分布”应该从哪些 方面回答,图中有哪些关键信息,等等。而图例又为解答问题进一步指明方向。,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 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
10、,且该国从20 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0课标文综,4,4分)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 )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答案 A 由题干可知该国从2001年起,每年新生人口都将比2000年减少20%,可知2000年出 生的人口是最多的,故18年后该国的劳动力人口最多,即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同理65年后他 们将转化为被负担人口,那时劳动力人口负担最重。,2.(2010课标文综,5,4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
11、力人口的 ( )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答案 B 题目的问题方向是“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可以这样 来想,出生人口的减少,最先变化的是小于18岁的人口数量,这一年龄组人口将最先减少。故原 来为这一年龄组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将出现劳动力过剩,他们将向其他职业转移,故B正 确。,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 增长率变化图。,3.(2015上海单科,21,2分)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答案 B 读图中自然和机械增长率曲
12、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图中2008 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B正确。,4.(2015上海单科,22,2分)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答案 B 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故上海市人口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正确。,5.(2015上海单科,23,2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 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 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 B. C. D.,答案 C 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
13、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使 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对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影响不大。C正确。,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 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右图是我 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4江苏单科,17,2分)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答案 B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先波动上升
14、,然后 下降,但仍为正值,故人口规模仍增大,只是增速减慢,B项正确。,7.(2014江苏单科,18,2分)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答案 C 放开单独二孩,少年儿童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C项 正确。,考点二 人口迁移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 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15、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 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8课标,4,4分)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人口问题。由图可知,该市户籍人口数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出务工 人员多,A项错误;随着劳动力外迁,该市老年人口比例增大,B项错误;图中显示随时间推移,该 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变小,说明外出人数减少,该市对劳动力需求增加,C项正确; 由户籍人口曲线的斜率变化情况可知,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减少趋势,D项错误
16、。,读图指导 地理事物时间变化图的判读 一是明确变化趋势,特别是波动或持续性;二是判断不同曲线的关联性,如本题中常住人口较户 籍人口少是因为劳动力外迁;三是看变化值的改变,如本题中曲线分段斜率可以表示人口增长 率,两条线间距可以表示外迁人口数量的变化,等。,2.(2018课标,5,4分)该直辖市是 (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答案 D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我国四个直辖市中,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是重庆;同时,重 庆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大量人口外出务工,而另外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大量迁入, 户籍人口应少于常住人口,故选择D项。,规律总结 通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
17、数值大小可以推断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户籍人口少 于常住人口,则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该地区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8江苏单科,13,2分)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 ) 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答案 C 图示该国2059岁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明显大于女性人口比重,而该年龄段人口 均为劳动年龄人口,故可能是产业结构偏向于发展男性就业人口多的行业,从而吸引大量外来 男性人口迁入所致。,2.(2018江苏单科,14,2分)该国最可能位于 (
18、) 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答案 B 西亚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而该产业主要就业人口为男性。因国内男性人口不 足而使大量外国男性人口迁到此地就业,形成如图人口结构。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 式。完成下面两题。,3.(2016浙江文综,3,4分)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 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 城乡间人口流动 农业专业化发展 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B. C. D.,答案 D 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中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 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
19、,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4.(2016浙江文综,4,4分)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区域协调 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长,故A项错误,C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 素是经济因素,故B项错误。小城镇人口流向大城市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 的提高,故D项错误。,近年来
20、,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面两题。 5.(2015山东文综,1,4分)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答案 C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部 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6.(2015山东文综,2,4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 A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农 村劳动力短缺,
21、导致土地资源浪费,A项正确;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协调发 展,B 、C错误;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项错误。,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 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 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7.(2015北京文综,11,4分)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由题意可知,“城市牵挂”程度越高,人口迁出比例越大。读 图可
22、知,甲地受南方牵挂程度远大于北方,说明其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A项错误;北京、 上海和深圳附近的广州(省级行政中心)相比,甲地向其迁出的人口比例都较高,B项错误;珠江 三角洲样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且牵挂程度高,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出比例比向四 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C项正确;同样,从样本城市数量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甲地向内陆城 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人口迁出比例低,D项错误。,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城市牵挂”程度越高,甲地向 其迁出人口比例越高是解题关键。,8.(2014广东文综,6,4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
23、工人员出现 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会促进家乡城镇化进程,促进家乡 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但春运期间长途客运量会减少,故C项正确。注意选“不利于” 的选项。,9.2017天津文综,12(1),4分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4分),答案 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解
24、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入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包括经 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结 合材料中“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回答两条社会经济原因即可。,10.2014重庆文综,13(1)(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 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1)读上图,填出A、B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4分)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模拟 2019 地理 第七 单元 人口 环境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