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完胜4个选考题选修6环境保护讲义(含解析).doc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完胜4个选考题选修6环境保护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完胜4个选考题选修6环境保护讲义(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选修 Error!环境保护考 点 一 环 境 污 染 问 题思维线索题点突破例 (2014江苏高考)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 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如图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 4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 4 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其原因是_。(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为防止我
2、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镉、汞、铅 3 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逐渐升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而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第(2)题,由图中的折线可知,矿冶区和居民2区污染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第(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铅、镉。主要原因是矿冶区工业比较多,污染严重。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措施主要从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3、等方面分析。答案 (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重难点拨 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
4、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演练冲关1(2018南通一模)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因具有结构紧凑、
5、占地小、投资及运行费用小、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城市排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前景。3下图为两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据此回答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先进的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1)生活污水按污染物成分可分为_和_。(2)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危害有_。(3)与传统工艺相比,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优势有_。解析:第(1)题,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污染物成分” 。第(2)题,从对水源污染、人体健康危害、生物破坏等方面分析。第(3)题,据题意(图和文字)分析可知,膜生物反应污水处理工艺具有简洁、投资及运行费用小、处理效果好、占地小、结构紧凑等优势。答案:(1)富含有机物污水
6、富含 N、P 废水(2)污染水源;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体健康;易引发水华、赤潮等现象(3)工艺简洁;成本低;节省用地;除污效率高;回收利用率高2(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下图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图。读图回答问题。(1)为减少垃圾总量,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应分别提倡_;_;_。(2)在城市垃圾再使用与再生资源化处理中,环节的主要任务分别是4_和_。(3)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图示垃圾处理方式的实现?_。解析:第(1)题,生产环节提倡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流通环节提倡减少包装,提倡包装材料循环使用;消费环节提倡适度消费,物品循环使用或再利用等。第(2)题,据图分析
7、可知,垃圾分类为有机垃圾(填埋堆肥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发电),不可燃无机垃圾(用于建材)等,所以为垃圾分类分选;为研发使用垃圾再生技术成为再生资源。第(3)题,从教育、法律建设和奖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答案:(1)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过度包装;提倡包装材料循环使用 适度消费;物品循环使用或再利用(2)垃圾分类分选 研发使用垃圾再生技术(3)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意识;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推行垃圾资源化奖励机制。考 点 二 生 态 环 境 问 题思维线索题点突破例 1 (2018江苏高考)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 64%
8、被海洋表层水(0700 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 30%的 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如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 1012kg;造成大气圈 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解析 第(1)题,由
9、材料“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 “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 64%被海洋表层水(0700 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 30%的 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可知,导致浅水珊瑚发生白化的原因是海水温度上升和海水酸化。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 ,结合图即可找出陆地植被、土壤和海洋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把碳释放到大气圈中,进行交换。第(3)题,注意图中箭头的方向。指向上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收入606080.990218.9,指向下的箭头代表大气中碳的支出12
10、2290214,因此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4.91012kg。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释放 CO2到大气圈。第(4)题,注意题干要求不需要从全球气候变暖角度考虑,因此主要从人们的保护意识、法治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监测、恢复其生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回答。答案 (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例 2 (2017江苏高考)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 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
11、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如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2)20002010 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其原因有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解析 第(1)题,需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湿地的功能,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海岸线变化不大;人工海岸线因围海养殖、填海造陆而总体增加;分析海岸线变化原因可知,海岸线变化造成了红腹滨鹬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第(3)题,保护湿地的措施主要有加
12、强宣传、提高人们湿地保护意识、依法加强管理、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答案 (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 围海养殖;填海造地 栖息地减少,食物7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重难点拨 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
13、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演练冲关1(2018徐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
14、区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2018 年 2 月 2 日为世界湿地日,本次主题为“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8材料三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段。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 316 万亩,主体位于张掖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国内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1)张掖黑河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有_、_、_。(2)张掖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3)建设张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可采取的措施是_、_、_。解析:第(1)题,据题意(图和文字)分析可知,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水资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第(2)题,张掖地区地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三 部分 完胜 考题 选修 环境保护 讲义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