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 分)A萦带(yn) 殷红(yn) 元勋(xn) 奠基(din)B校对(jio) 调羹(n) 薪金(xn) 抹杀(m)C绞肉(jio) 硕果(shu) 迭起(di) 梳头(sh)D卓越(zhu) 昼夜(zhu) 挚友(zh) 澎湃(pn)【解析】 “殷红”中的“殷”应读 y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 分)A选聘 谣言 鲜为人知 家谕户晓B抱歉 小楷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C咳嗽 草率 不以为然 深恶痛决D悠然 疙瘩 锲而不舍 妇儒皆知
2、【解析】A.家喻户晓;C.深恶痛绝;D.妇孺皆知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D)(2 分)A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B四川九寨沟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C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D相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解析】 “一见如故”指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根据语境,两人“常常”见面,并非“初次见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 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
3、了。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2 分)A 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B 说和做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C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刻画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解析】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B)(2 分)人格是什么? 只有
4、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才能拥有亮丽、伟岸的人生。 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也必将渺小、肮脏。 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基座。A B C D27古诗文默写。(6 分)(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的诗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孙权劝学中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8(曲靖中考)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8分)【听音台】(1)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2 分)5月 6日晚, 朗读者节目第一季
5、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 3个月,12 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 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 余个故事,60 余段朗读。它用优美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 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标题:朗读者第一季完美收官【说话吧】(2)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2 分)示例: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要注重停顿,读出节奏;要抑扬顿挫,读出语气语调;要读出感情等。(指出两种朗读技巧即可)【读书角】(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 分)材料一 “母亲啊!天上
6、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诗句出自繁星春水(或繁星) 。(1 分)材料二 “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吧,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 ”选段中他是 祥子(或骆驼祥子)。(1 分)【写作间】(4)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 分)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热的告别;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或:欢畅的河流是对礁石阻挡的告别;肥沃的土地是对沼泽荒芜
7、的告别)。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二、阅读理解(44 分)(一)(11 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治经为博士邪 (为:成,当)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3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
8、句子。(2 分)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理由)来推托。(或:吕蒙借口军中事务繁忙来推托)11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3 分)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 ,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意思接近即可)12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形容什么?(3 分)“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二)诺奖之路(14 分)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丽丝门罗荣获了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也成为了有史以来第
9、 13位获此奖项的女性作家。能获得此奖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是至高荣誉,门罗长期以来都是在北美和英国较有名气,而此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将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不仅因为她是位女性作家,更是因为她最擅长写的是经常受到忽视的短篇小说。每当有一位人士获得了诺奖,接下来的场面都是一样的,媒体的报道会铺天盖地而来,就如同是另一个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爱丽丝见到一大堆卡片从天而降一样。人们关注的不仅是耀眼光环之下的获奖作家,还有认识这位获奖者的所有作家。一句箴言、一段旧事、一句评价,都会成为美谈。 “她的作品到底怎么样?” “为什么是她?”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门罗自己不大可能会顺着这些问题说下去,在加拿大,作家只要一张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综合测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