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讲力课件.ppt
《(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讲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专版)2018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讲力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七讲 力,知识网络梳理,【例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物体间不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B把鸡蛋往灶台上一磕,鸡蛋就破了,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常考类型突破,类型1 力的概念,要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考查角度:力的概念:力的产生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中考问答考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思路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块时,二者并未接触,磁铁对铁块吸引,产生了磁力作用;物体之间接触不一定有
2、力的作用;产生力,物体之间必须有“作用”,例如,两个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接触的木块间没有推、拉、挤、压等作用时就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有施力物体,同时也有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B ),类型2 力的作用效果,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明确力的作用效果: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能够使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手拉开弓、人压弯跳板、熊猫拉弯竹子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运动员罚点球,足球受到脚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类型突破,影响物体运动状态的因素 物体的
3、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只要其中的一个因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例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D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类型1 弹力的概念,要点2 弹力,考查角度:弹力的概念和生活中常见的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思路点拨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例如,如果我们用手推、拉、压弹性物体时,
4、均可以产生弹力,会感到物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性物体产生的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弹力产生于同时发生形变的两物体间;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并同时消失,对同一物体来说,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例4】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类型2 弹簧测力计原理与使用,(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刻度尺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4 次实验.,(2)去除错误
5、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 答: 用钩码更好 ;理由是: 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确定 .,思路点拨此题探究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领悟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钩码的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的是弹簧的伸长量,所以还需要刻度尺;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专版 2018 中考 物理 第一 部分 系统 复习 成绩 基石 第七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