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件新人教版.ppt
《(潍坊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件新人教版.ppt(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11单元 盐 化肥,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生活中常见的盐 6年8考,一、盐的定义与联合制碱法,二、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四、盐的化学性质,五、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详见实验聚焦突破栏目)想一想 1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不一定,如铵盐中就不含金属元素。 2盐的水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不一定,也可能呈酸性或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呈酸性。 3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胃溃疡患者能否服用碳酸氢钠进行治疗? 不能,因为碳酸氢钠与胃酸中的HCl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胃胀大而加重病情。,考点2 复分解反应 6年4考,一、复分解反应,二
2、、复分解反应常见类型及发生条件,想一想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 不一定,如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的反应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如2NaOHCO2=Na2CO3H2O。,考点3 化学肥料 6年3考,一、常见化肥的分类及作用,二、化肥的简易鉴别,想一想农田施肥时,草木灰不能和铵态氮肥混用,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因为草木灰和铵态氮肥反应放出氨气,会使肥效降低。,三、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附:化学方程式梳理,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 盐的化学性质,【例1】2017泰安中考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
3、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解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加入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中无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A不溶解,则A是氯化银,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由无色溶液B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硝酸钠,得B中含硝酸钙,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钙离子。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杂质可能有三种,即CaCl2、Ca(NO3)2和NaCl,C错误、D正确;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和硝酸钠,A错误;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变式训练 1.2016镇江中考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
4、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NH4HCO3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FeCl3_。 (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Na2CO3_,一定不含_Na2SO4_。 (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aCl22NaOHCO2=BaCO32Na
5、ClH2O_。,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会分解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硫酸钠和氯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氯化钡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解题方法常见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注意事项纯碱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其水溶液显碱性。,类型2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例2】2017永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中的现象是_有大量气泡产生_; (2)小杨同学认为实验不反应,小康同学不同意小杨同学的观点,认
6、为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 经小组讨论,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观察到上述实验试管中的现象_红色消失_(选填“红色消失”或“红色不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NaOHH2SO4=Na2SO42H2O_; (3)反应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_NaCl_(填化学式)。解析(1)实验中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2)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滴加稀硫酸,实验试管中红色消失,说明稀硫酸与N
7、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3)反应后,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烧杯中有白色沉淀,沉淀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碳酸钡,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因此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除酚酞外)是氯化钠。,变式训练2.2016荆州中考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D 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分别含有大量的H、OH。Cu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Mg2和碱性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 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结
8、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Na、Ba2、Cl、 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正确。,3.2016邵阳中考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不反应或无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KNO3_,B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复分解反应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aCl2Na2CO3=BaCO32
9、NaCl_。,解题方法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或离子能否共存、物质的检验与推断等是难点和失分点,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明确:(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注意与化学实验现象相联系,并结合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帮助记忆。(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对生成物的要求,还应提醒学生注意对某些反应物的要求,如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中两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等。(3)明确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于典型物质的判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在强化练习中巩固与提高。,注意事项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10、同时还要注意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1)“酸性”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H,查找题干中的关键字:酸性、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呈红色的溶液等。(2)“碱性”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OH,查找题干中的关键字:碱性溶液、pH7的溶液等。(3)“无色条件”型:查找题干中的关键离子: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含Fe3的溶液呈黄色;含MnO-4的溶液呈紫红色。,重点实验突破,实验14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典例分析,【例】 2017上海中考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36.0_g/100g水。 (2)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
11、水而氯化钠_易溶于水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的名称是_过滤_。,(3)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a_(选填编号)。 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4)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30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分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100g水;(2)该实验是利
12、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的名称是过滤;(3)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a正确;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b不正确;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c不正确;加热过程中不能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d不正确;(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命题挖掘,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
13、所示:(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过滤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NaOHHCl=NaClH2O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_。,(4)如果称量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CE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拓展延伸】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操作
14、a、b、c中都需将反应产生的不溶性杂质除去,故均是过滤;(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4)计算粗盐提纯的产率时,氢氧化钠、碳酸钠在除杂的过程中转化成氯化钠,会导致测得精盐的产率偏大,蒸发操作中有水分没有蒸干,也会导致产率偏大;溶解操作中粗盐若未全部溶解,测得的精盐产率应偏小。,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12017潍坊7题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病虫
15、害 C用氯化钠作融雪剂,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D医疗上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A正确;要合理施用农药,过量施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错误;氯化钠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C正确;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称为医用酒精,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在医疗上用于杀菌消毒,D正确。,常见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在各种题型中均有涉及,命题点主要有:碳酸钠的性质;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联合制碱法等。,22017潍坊15题2分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
16、是( )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 D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D 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氯化钾,A错误;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部分上层溶液,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B错误;氯化钠、氯化镁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C错误;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17、,D正确。,32013潍坊13题2分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B错误。,42013潍坊5题2分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 )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B 乙醇俗称酒精,
18、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A错误;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俗称胆矾,其名称、俗名对应正确,B正确;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C错误;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D错误。,52014潍坊13题2分小军同学自制汽水所需配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白酒 B硫酸铜晶体胆矾 C碳酸氢钠苏打 D氧化钙熟石灰A 小苏打的化学名为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A错误;柠檬酸属于酸,它的pH7,B正确;柠檬酸与显碱性的小苏打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正确。,猜押预测,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潍坊 专版 2018 中考 化学 复习 第一 部分 系统 成绩 基石 第十一 单元 盐化 课件 新人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