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2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2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世界现代史第10单元第2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后限时集训.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9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1946 年初,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写道:“宁肯要一个分裂的德国,至少让其西部成为对付极权主义势力的缓冲器,也不要一个势力范围直达北海的统一的德国。”这一言论( )A拉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导致了两个德国形成C宣告了美苏关系破裂 D影响了战后国际格局D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故 A项错误;材料中“分裂德国”仅是乔治凯南的个人看法,不可能由个人看法导致两个德国的形成,故 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宣称遏制共产主义,宣告了
2、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故 C项错误;乔治凯南作为驻苏大使馆参赞,其主张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影响着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故 D项正确。2推动下表中所列美国对外政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 事件1947年 5月 22日美国援助希腊,土耳其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并由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1947 年 6月 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1949 年 4月 4日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英国等 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北约签字仪式A美苏结束了战时同盟关系B欧洲是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地区C美国力图全方位包围苏联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B 材料表格所列的美国对外政策基本上是围绕
3、欧洲。美国的欧洲政策主要是服务于美国的利益,美苏结束战时同盟关系不是影响美国欧洲政策的主要因素,故 A项错误;美国的对外政策围绕欧洲,是因为欧洲是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地区,故 B项正确;材料表格反映的是美国把欧洲作为对抗苏联的前沿阵地,不能体现“全方位” ,故 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达到可以与美国匹敌的程度,美国并没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故 D项错误。3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 【导学号:61600133】2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B奠定
4、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D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这一措施是指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扶助为手段,政治控制为目的,对抗苏联。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不属于客观作用,故 A项错误;奠定战后两极格局框架的是雅尔塔体系,故 B项错误;材料中呈现的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故 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受到援助的是西欧,所以客观上推动西欧依附美国,东欧依附苏联,故 D项正确。41947 年 78月,苏联为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帮助东欧经济发展,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史称“莫洛托夫计划
5、”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的产生背景是“冷战”加深、对抗加剧B它割裂了世界市场,使世界经济呈现半球化C它主要目的是反击美国为首的“关贸总协定”D它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西欧国家的经济渗透C 根据所学知识,1947 年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后提出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材料中苏联加强与东欧国家的联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所以它是“冷战”加深、对抗加剧的产物,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苏联的这个“莫洛托夫计划”割裂了世界市场,使全球化变为半球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7 年 10月“关贸总协定”签订,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符合题
6、意;苏联的上述做法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美国、西欧国家的经济渗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 )A重建世界经济秩序B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C扶植德国对抗苏联D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C 材料“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国,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 ,主张加强同德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盟国主要目的在于“冷战”的需要,故 A项错误;
7、此举有利于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的矛盾,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B项错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3峙格局的形成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扶植德国对抗苏联,故 C项正确;这一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D项错误。61962 年,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中说:“美国已公开走上了粗暴违反联合国宪章、违反在公海上自由航行的国际准则和采取反对古巴与苏联的侵略行动的道路无疑,我们也不能承认美国有控制那些对古巴加强自己防御能力至关重要的武器的权利我希望美国政府能谨慎从事,放弃你们正在采取的可能给世界和平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行动。”这段材料反映了( )A当时美国已经侵略古巴与苏联B赫鲁晓夫认
8、为古巴所拥有的武器是用于防御C苏联军事力量已经超过美国D在美苏争霸时期美国最终妥协B 材料反映的是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美国并没有侵略古巴与苏联,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对古巴加强自己防御能力至关重要的武器的权利”可知,赫鲁晓夫认为古巴所拥有的武器(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是用于防御,故 B项正确;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优势,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就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故 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是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苏联最终妥协,故 D项错误。71969 年 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要“发号施令”
9、。同时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了深刻变化B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C美国顺应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D美国亚洲政策出现根本转折B 根据“美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可知,美国与西欧、日本仍然是合作关系,故 A项错误;根据“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 ,并强化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据此可以看出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故 B项正确;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但世界仍然是两极格局主导,故C项错误;尼克松的新亚洲政策仍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只是方式有所改变,故 D项错误。81964 年 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
10、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这一社论( ) 【导学号:61600134】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4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B 材料中呈现的美国与法国的态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故 A项错误;1964 年,此时欧洲走向联合,反映了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法国战后经济恢复,坚持独立外交政策,试图摆脱美国的影响,故 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两大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关系的缓和,而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故 C项错误;法国只
11、是态度上与美国不一致,不等于决裂,故 D项错误。91964 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以上材料说明不结盟运动国家( )A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争夺B意识到美国严重威胁他们的安全C欲建立他们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D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目标D 材料内容未体现美苏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争夺,故 A项错误;材料中不结盟运动由反帝、反殖到反霸,并未特指美国,故 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世界 现代史 10 单元 29 当今世界 政治 格局 多极化 趋势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