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课后限时集训.doc
《(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课后限时集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通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第3讲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课后限时集训.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讲 魏晋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 )A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 B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C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C 门阀氏族政治的形成是在东汉,故 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文化教育,故 B项错误;材料说明,南朝时期寒人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南朝历代君王为了强化皇权,任用寒人,在内朝寒人典掌机要,在外朝,寒人通过担任典签对地方进行控制和监察,此外,南朝时的将帅
2、,大多出身寒门,根据以上分析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故 C项正确;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不合题意,故 D项错误。2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导学号:61600013】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C 材料没有体现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故 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三省长官行政级别降低,故 B项错误;从材料
3、中豆卢钦望因品级低不敢参与政事可知,三省六部主要职责是处理军国政事,是行政权集中的表现,故 C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体现出当时官僚机构的完整,故 D项错误。3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B 根据材料“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可知涉及专制主义和中央官制的调整,故 B项正确。4宋朝政府基本不提倡在内地州县筑城,
4、只在边境地区和部分重要城市兴筑或维护城垣。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2A防止地方割据 B促进民族融合C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D减轻农民负担A “不在内地筑城,只在边境兴筑或维护城垣”体现了统治者削弱地方分裂割据的军事基础和重视边防的用意,故 A项正确;在边境筑城不能反映促进民族融合的意思,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故 C项错误;内地不筑城与减轻农民负担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故 D项错误。5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反映了( )A科举制下知识分子以安定天下为己任B古代知识分子以读书为唯一理想归宿C古代知识分子不愿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5、D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D A、B、C 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故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社会意识,故 D项正确。6北宋初立,有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后采取措施,在众多州县之上设置一级行政机构“路” ,以此达到“振领而群毛理”之意。这一做法( )A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 B严密了地方监察体系C可收统摄管理之功效 D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C 在州县之上设置新的行政机构“路” ,显然是扩大而非分化了地方行政大权,故 A项错误;“路”是新设置的地方行政而非监察机构,故 B项错误;相比宋初千百个州县行政单位,作为其上级行政机构的“路”在数目方面必然相对较少,有利于收统摄管理之功
6、效,故 C项正确;设置新的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便于地方官向上奏事,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故 D项错误。7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专制主义空前强化C 根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 “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 C项正确。8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一书中评
7、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3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 ”他认为这一制度( )A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A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制度”指科举制度,科举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在这种规定内容、模式的考试中,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被束缚,成为依附于封建政权的奴仆,从而丧失了独立存在的可能性,但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让更多知识分子可以相对公平地进入政治舞台,故 A项正确。科举制内容限于儒家经典,故 B项错误;知识阶层只是扩大
8、了活动舞台,并没有消失,故 C项错误;科举制度推动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故 D项错误。9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D 根据材料中“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可知,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加强,行省的设置有利于维持社会政治的稳定,D 项正确;行省官员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地方军政大权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通用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单元 魏晋 宋元 时期 政治制度 演进 完善 课后 限时 集训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