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思考 地理环境决定论即为自然环境决定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在人地关系上,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原因和决定因素,人类社会活动是自然因素制约作用的结果,所以其实质是自然环境决定论。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 思想论 主张19 世纪 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20 世纪初 可能论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二战”以后 和谐论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
2、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判断1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的演进。( )22由于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变化导致现代环境问题突出。( )3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超过了农业社会。( )探究点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3、。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该思想体现最明显的是什么时期?答案 该县的引水工程是“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工业文明时期。2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答案 该引水工程的成功,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经济得到发展。3根据人地协调论观点,该地从邻县调水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答案 应控制调水量。如果引水量太大,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期 生产力水平 环
4、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人类社会早期极为低下,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生物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崇拜、依赖自然农业革命 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 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地理3时期 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增大境问题 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工业文明时期极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先后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前发展,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
5、严重,有些环境问题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了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读“洞庭湖变迁图” ,完成下列问题。(1)乙图与甲图相比,造成洞庭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是“_”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其后果是_。(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这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答案 (1)围湖造田 人定胜天 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洞庭湖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这体现了人地协调论。解析 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致使湖
6、面面积大规模缩小。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在调蓄长江洪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湖面锐减的结果是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反复的洪水劫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我国古代道教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和“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4论)。据此回答 12 题。1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A古希腊时代 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8 世纪 60 年代 D20 世纪 60 年代2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A要想富,多砍树 B讲卫生,用一次性饭盒C过日子,多生孩子多福寿 D到市场买菜,自备篮子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
7、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第 2 题,乱砍滥伐、使用一次性饭盒、多生孩子这些做法都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 “适应论”和“生态论”以及“和谐论”在诞生时间上呈现逐次递进的关系B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对地理环境的大肆破坏C “可能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工业影响较小D “人地协调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答案 A解析 工业革命后,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观点被他人所利用,发展成为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
8、20 世纪初,法国地理学家提出“可能论” ,随后出现了“适应论”和“生态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和谐论”应运而生,该理论又叫“人地协调论” 。4下面是美丽中国的漫画, “美丽中国”反映的思想属于下列哪种人地关系理论( )A人定胜天论 B人地协调论C适应论 D环境决定论答案 B解析 “山绿了、天蓝了、水清了、民富了”反映了自然和人类的发展相协调,符合人地协5调论的观点。5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四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第二 关系 思想 演变 学案湘教版 必修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