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2.了解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地域差异。3.了解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一、城市化1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标志3意义4乡村城市转型(1)含义: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2)实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3)类型: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转变为市区。判断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 )2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化使城乡差距缩小,影
2、响乡村的生活方式。( )4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但工业化却阻碍着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21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2主要表现思考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种说法正确吗?答案 上述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一般规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三、城市化特点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特点目前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水
3、平比较低,但推进速度快问题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心区衰落,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城市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下降解决措施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乡村向城市转变2.中国的城市化(1)特点Error!(2)过程:既是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又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3)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3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
4、设,改善人居环境。判断1起步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2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 )3中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4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 )探究点一 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市场的开放,上海市外来人口急剧增长:1984 年为 75 万,2014年外来常住人口为 996 万。据分析,上海流入人口的主力是到上海市寻找工作或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即经济型流入人口占了将近 80%。这使得上海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材料二 上海市用地变化示意图。4材料三
5、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全国 2 749 个村庄调查提供的资料,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农村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问题严重。显然,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除了就业机会、收入差距外,显然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答案 内涵:人口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地域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答案 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城市化的动力(从农村的
6、推力和城市的拉力角度考虑)。答案 农村的推力:农村就业机会少,收入低;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短缺,社会保障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农村环境质量差;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城市的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4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发展水平” 。你认为有道理吗?答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过程、表现、动力及结果5(2)影响城市化的动力(2017绍兴一中期中
7、)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完成 12 题。1图中反映中部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2结合材料,指出近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工作重心是( )A严格控制东部地带城市化速度B快速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C借助郊区城市化来营造大城市D加强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建设答案 1.C 2.D解析 第 1 题,根据三个经济地带城市化特征可知,乙线城市化水平最高,说明是东部经济地带;丁线城市化水平最低,说明是西部经济地带;甲线为全国平均城市化水平;丙线为中部经济地带的城市化水平,故 C 项正确。第 2 题,据图可知,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
8、化水平低,与东部经济地带的差距较大,所以近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工作重心是加强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建设,故 D 项正确。探究点二 城市化特点下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61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在速度、动力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案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速度呈现加快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自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2城镇人口与总人口增长趋势有何不同?答案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3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在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案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从而带动人口从内地流向沿海,由山区流向平原,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流向城市。
9、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 后期 中期起步时间 早 晚目前速度 慢 快发展水平 高 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适应 不相适应7城市人口比重 大 小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产业革命早,经济高度发达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问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南美洲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现象,而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读“甲、乙、丙、丁
10、四国城市化水平示意图” ,回答 34 题。3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非农业用地不断减少C城市化速度趋缓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城市中心区的萎缩A BC D答案 3.A 4.B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四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则四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故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丁国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不到 40%,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8象。第 4 题,丁国城市化水平不足 40%,应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迅速,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1、造成的。下图是“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 题。121 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C乙、丙 D甲、丙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 1.D 2.A解析 第 1 题,通常把城市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图中甲城市人口比重最大,其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化发展速度可根据曲线图的变化分析,丙曲线呈加速上升趋势,即城市化速度最快。第 2 题,甲城在 2000 年之后,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可能出现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即逆城市化。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 ,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
12、答 34题。3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4下列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9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答案 3.B 4.B解析 第 3 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市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第 4 题,甲城市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
13、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城市经济畸形发展。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 19972010 年城市化率变化图。材料二 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人均 GDP 及排名(除港澳台外)。城市化率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省级行政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 辽宁黑龙江吉林 江苏 新疆内蒙古人均 GDP (美元/人)7 3306 4105 3403 6302 8302 1002 0203 7101 8902 590人均 GDP排名 1 2 3 6 8 11 12 5 14 10(1)材料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城市 环境 城市化 过程 特点 学案湘教版 必修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