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试卷人民版必修2.doc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试卷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试卷人民版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检测试卷(三)(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模式尚未确立 B公私合营已经全面展开C土地革命任务业已完成 D工业化已具备初步基础答案 A解析 中国计划经济模式建立是在对农业、手
2、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与材料中“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相符,故 A 项正确。2(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某地发行的一张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2答案 A解析 A 项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 “发展农业机械化”相符,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不符,故 B 项错误;工商业与材料中“农业合作社”不符,故 C 项错误;农业生产责任制与材料中“1958 年”
3、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7江苏扬州高一第二学期期末)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结构对比表,导致所有制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 年 19.1% 1.5% 0.7% 21.3% 6.9% 71.8%1956 年 32.2% 53.4% 7.3% 92.9% 0.1% 7.0%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 D中共八大方针指导答案 A解析 “大跃进”运动是在 1958 年,故 B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是在 1958 年,故 C 项错误;中共八大召开于 1956 年,当
4、时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故 D 项错误。4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 。(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解析 由材料“1956 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 “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 B 项正确。5(2018江苏南通一模)下面漫画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 ,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 )3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
5、律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答案 B解析 漫画中,人们正在为一场竞赛呐喊助威:前面一个人物的头部和身体是高高的烟囱,代表工业化,后面追赶的人物的眉毛是麦穗,代表农业合作化,在自行车还比较少见的 20世纪 50 年代,两个人物进行竞赛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再从后面的横幅“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和现场的气氛可以看出,人们对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充满了热情,故 B 项正确。6(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58 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从上年度的 3 100
6、万剧增至 5 194 万,在这新增加的 2 000 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 1 104 万人,占总数的 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C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答案 C解析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城市需要大批工人,推动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与材料中“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相符,故 C 项正确。7(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中基础检测题)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 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 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 。这
7、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答案 C解析 材料体现的“大跃进”后中国进入三年经济困难后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后的结果,八字方针的提出,是正确的经济方针,推动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国家经济的恢复,故 C 项正确。8(2018江苏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宿迁五市二模)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 “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取得成效答案 B解析 从重工业产值在 C 段急剧下降,表明是十年探索中 1960 年开始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的效果,故 A 项错误;CD 段产业协调较好,表明调整政策起到了作用,故 B项正确;1984 年后国企改革,故 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1978 年以后,故 D 项错误。9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 。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 B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
9、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故 A、C、D 项错误,故 B 项正确。10(2018江苏海门一模)1979 年 3 月 15 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这表明( )A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5C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答案 A解析 据材料“1979 年 3 月 15 日,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对农村分田到
10、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安徽的肥西县委停止包产到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遇到阻碍,并非一帆风顺,故 A 项正确。11(2018江苏扬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题)改革开放初期,有人在湖北沙市中山路“好公道”餐馆对面,开了家个体经营的“好再来”鸡汤包面馆,与对面的国营餐馆唱起了对台戏。同样的价格, “好公道”用的是清汤,而“好再来”却是鸡汤,把顾客都吸引了过去,这时国营餐馆沉不住气了,便通过主管部门在原料供应上卡“好再来” 。从“好再来”包面馆引发的风波可以得出(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萌动B主管部门的保护性做法值得肯定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D个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
11、阻力答案 D解析 材料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 A 项错误;主管部门的保护性做法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不值得肯定,故 B 项错误;此种做法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故 C 项错误;由材料“国营餐馆沉不住气了,便通过主管部门在原料供应上卡好再来 ”,说明个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定阻力,故 D 项正确。12(2018江苏苏州高三期初调研)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12、)A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表明阶段性, “放权让利” “跃进到产权变革”“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反映了渐进性,故 A 项正确。13(2018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下图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某份文件的内容片段。据此判断,该文件针对的是( )6A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B首批经济特区创建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对外开放体系完善答案 C解析 农村经营方式变革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涉及到扩大外资权限,故 A 项错误;经济特区的创建利用的是外资进行建设,不是扩大外资权限,故 B 项
13、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可以适当利用外资,扩大外资权限,扩大地方自主权,故 C 项正确;对外开放体系完善是指形成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是吸引外资,不是扩大外资权限,故 D 项错误。14(2018江苏常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下面的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A市场调节已完全确立 B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C对农业加大市场引导 D放弃宏观的经济管理答案 B解析 从图表可知,农产品收购价由国家定价占统治地位到市场调节价占统治地位,体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故 B 项正确。15(2018江苏无锡
14、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由此断言“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将一去不复返,社会将从此迈向资本主义体制” ,但中国却成了这个断言的“意料之外” 。此处的“意外”是指中国( )A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 B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C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 D实行自主经营和分配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意外指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将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故 A 项错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已经改革,不再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故 B 项错误;中7国没有改变经济的性质,但是借鉴了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实现了计划和市场的结合,故 C项正确;改革中自主经营和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检测 试卷 人民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