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地理环境变迁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doc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地理环境变迁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地理环境变迁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堂即时巩固.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8广州三调)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据此完成 13 题。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较廉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A黄土高原 B大
2、兴安岭C云贵高原 D西双版纳解析:第 1 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全年高温,但区域多山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据此选B。第 2 题,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需将保暖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于民居建设,选 D。第 3 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
3、数较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符合材料,选 C。答案:1.B 2.D 3.C(2018天成教育命题研究院精准预测卷)山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递减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且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下表为我国秦岭某山地两坡气温随高度递减率月变化多年平均值(/100 米),据此完成 46 题。2月份 北坡 南坡 月份 北坡 南坡1 月 0.31 0.40 7 月 0.53 0.542 月 0.37 0.42 8 月 0.51 0.513 月 0.51 0.50 9 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专版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地理环境 变迁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课堂 即时 巩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