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呼兰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考试分数: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和第卷(表达题共 80 分)两部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文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
2、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
3、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 ,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 ”如果2今天的
4、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 ,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
5、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 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 ,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补
6、丁张格娟城市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将头发留得参差不齐,染成黄的、白的、红的、蓝的颜色。总之,怎么另类怎么染,怎么新潮怎么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酷。这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沮丧地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 ”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这可是我花 280 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3我能不心疼吗?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师傅说:“没办法了,实在要修,只能换底面了,还不如买一双新鞋。 ”紧挨着年轻师傅的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不过,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不影响美观。 ”看来,也只好这
7、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只好放下鞋子走了。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时,在琳琅满目的鞋子中,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果不其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而且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看样子是故意做成这样的,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一个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我就顺口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 ”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
8、上的补丁啊。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打断了他的回答,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妈妈不但要做农活,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又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欣慰像他这一代人还能
9、接受鞋上的补丁,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啊。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都是崭新的,可让我费解的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直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吧?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子,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老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4(选自短小说精选 ,有改动)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小说一开篇对城市中一群染发扮酷、追逐新潮的孩子的介绍,为
10、后文的情节埋下了伏笔。B小说对人物心理神情的描写真实传神,如第二段、第十三段都写到了妈妈心疼,细致地刻画出了妈妈珍惜财物的心理。C老年修鞋师傅是一个修鞋技艺高超又善于洞察他人心理的人物形象,他理解家长的心思,也明白年轻人的追求。D文中“左瞧瞧” “右看看” “奔过来” “亲一口”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儿子发现妈妈的创意时的喜悦兴奋之情。E本文是一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小小说。语言精致典雅,取材小中见大,立意深远,发人深思。5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小小说情节设置的常见特点,这篇小说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请任选一处情节做具体分析。 (4 分)6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11、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5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
12、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 年,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 ,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 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
13、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 “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朱启钤于 1930 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
14、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有数据显示,截至 1937 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 206 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 60 周年。6 月 13 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 3 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注 朱启钤(1872-1962)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
15、员。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6B文章提到朱启钤 1915 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D朱启带钤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8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有钤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4 分)9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 6 月 13 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16、(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判苏轼。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章惇当国,出知齐州,群盗昼掠途巷。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
17、宴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复以著作召。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词 ,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注:贼曹,汉、魏、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呼兰区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三次 12 月考 试题 DOC
